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身为家长的我们,常常会急着插手去指责孩子的错误,反而错过了让孩子自我认识的最佳时机,还会对孩子的尊严造成伤害。
在遇到问题以后
我们可以尝试先问这8个问题
让孩子有机会说话。
不要习惯性的先给问题定性,更不要上来先劈头盖脸的一顿骂。
先冷静下来听听孩子的说辞,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
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让孩子情绪有个出口。
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先不要急着教育孩子。
孩子心里受到的冲击是主观的感受,没有对错。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
科学研究表明,
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孩子够冷静之后,可以问他第三个问题。
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也不要惊慌,
更不要害怕,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第四个问题。
在这个阶段,我们就要尊重孩子的“童言无忌”,
给予孩子意见的足够尊重。
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想点子,为孩子出谋划策,和他一起去想解决的方法。这样,孩子今后再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想着要向你求助。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第五个问题。
让孩子去思考,并且了解,每一样的解决方法背后都有一个你需要承担的后果,你是否可以接受这个后果?
如果这个时候孩子,不能思考的明白。家长就要出现,
帮助孩子去理清思路,告诉
孩子后果是什么。但是这里父母应该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当分析完所有的情况和后果之后,孩子也会权衡利弊,选择最有利的解决方式。而且,这一般也是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
即便他的选择不符合你的期待,也要
尊重孩子的决定。如
果你出尔反尔,以后恐怕孩子再也不会相信你。
何况,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
当孩子说出自己希望如何帮助他时,
家长一定要积极表示支持。父母的
支持是孩子坚强的后盾,这会让孩子更有信心。
等到事情过去之后,问他最后一个问题。
等事情过去以后,给孩子审视自己的机会。反思自己的判断和解决办法是否有效,
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小,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运用一些策略和办法来解决问题。
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不妨试试先问以上8个问题,多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
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和财富!
- END -
欢迎大家扫描文末的二维码
添加帮主的私人微信
一起学习科学育儿知识
分享孩子们的快乐童年
文章来源 | 网络
编辑 | 帮主
如有侵权,请来函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