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Jeff Mangum, Scott Spillane
Julian Koster, Jeremy Barnes
长久以来, Neutral Milk Hotel 乐队总是透着一股神秘气质。乐队的主唱/核心人物 Jeff Mangum,被比作摇滚界的塞林格,在乐队马上就要成名的时段迅速做出了退出的决定。他回避采访,像现代版谜一样的 Syd Barrett。在 1999 年突然解散之后,至今几乎没有做出过什么解释。
Neutral Milk Hotel 解散前的专辑《In the Aeroplane Over the Sea》充满了难以形容的谜团。他们在互联网音乐氛围形成前便销声匿迹,Pitchfork 对那张专辑的再版给出了 10/10 的满分,接下来网络上流传着关于他们的各种流言,这些流言让乐队有了更高的声望,又因缺失的官方回应导致热度无限度的上升。
《In the Aeroplane Over the Sea》(海上小飞机)
《In the Aeroplane Over the Sea》是《安妮日记》的令人心碎的演绎,脱离了现实和历史,充满了超现实的景象。这张专辑启发了接下来十年的另类摇滚进程,从 Arcade Fire 到 Beirut,甚至 Bon Iver 的首张专辑里都能听到那分裂的情感。
这十一首歌里带着 Jeff Mangum 的敏感和自传体式的主题,18 年来一直被人们试图破译。简单来说,这是一张每个人必须得听的独立专辑。也许就连 Frank Ocean 都从这里得到过灵感——你说的越少,人们就越想要听你讲述。
在乐队解散的前夕,Neutral Milk Hotel 已经逐渐开始有了人气。也许当时解散的原因之一就是 Mangum 发现自己很难处理得到的越来越多的关注。Bill Doss,当时同属 The Elephant 6 唱片的另一支乐队成员,说:“Jeff 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当时一些年轻人像疯了一样跟在他周围,他被吓坏了,于是就有了躲避的想法。”
Neutral Milk Hotel 的第一张专辑《On Avery Island》卖了 5000 张。乐队早年的演出是为了生存,但很快这些演出就变成了那种“此生必看”的架势。那段时间乐队还在享受创作和录制的自由,在乔治亚洲的阿森斯和其他人共享公共区域,无欲无求的做音乐。
所以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 Mangum 会在乐队起飞之际放弃追求更大目标的机会。对于身处卡带和 DIY 文化的他来说,音乐是自身情感的出口。当他发现这个出口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时,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足够了。
2002 年,他罕见的接受了 Pitchfork 的采访:“在 Aeroplane 那张专辑之后,我经历了一段时期,那时候我对现实的假想开始崩塌。我之前会想,如果我们都能坚持梦想,那么就会活的很开心。但当我们的大部分目标都实现了之后,我的朋友们还是很痛苦。我意识到......唱歌不是解决这种痛苦的唯一途径。”
相比现在的那些在死之前还试着挣扎一把的乐队,Mangum 当时的决定可以算是相当令人钦佩了。
2013 年,Neutral Milk Hotel 有过一次复出巡演。那次复出没给乐队的传奇地位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他们将收益捐赠给了为蒙古儿童提供帮助的慈善机构,也没有因为那股势不可挡的热情收取过多的音乐节 headline 费用。
Neutral Milk Hotel, 2014 年
更可贵的是,他们没有再发行一张(圈钱的)专辑并世界巡演,把一切都控制在了符合乐队基调的范围内。人们对那次复出的看法不尽相同,没有大规模的宗教般虔诚的朝拜,也没有太多的感伤和痛苦。
Neutral Milk Hotel 将一切都做的恰到好处,甚至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的残酷。每个看过这些演出的乐迷都有了自己的顿悟,就像他们曾经第一次被那些音乐所震惊时一样。
直到最后,Mangum 还是成功地拉紧了那条绑住乐队神秘感的绳子。
Neutral Milk Hotel 的发行唱片和画
翻译自:https://www.theguardian.com/music/musicblog/2016/oct/26/cult-heroes-neutral-milk-hotel-alt-rock-enigmas-who-shied-away-from-the-spotlight
Jeff Mangum 最近开始在乐队的官方网站上卖一些原创的手制画作,这些画都是一个叫做“ the book cipher sings”系列的一部分。有乐迷猜测这些画和乐队的新歌有关(只是猜测)。
另外,Neutral Milk Hotel 会在之后把 box set 里的一些未发行过的单曲放在 Bandcamp 账号上,乐迷可以自主选择价格付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