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终于和我的好友vicky见面。差不多三年了,我和她的联系基于短信、微信,以及断断续续地道听途说,保持着记忆的完整性。
不得不承认,在某一段时间里,我很少记得她,说自己忙也好,说自己薄情也罢。只是情深处,还是依旧能很确定地告诉别人:这姑娘,就是我的好朋友。
当然,她也是。
所以就算很久很久没有见面,我和她的相遇也并不陌生。我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以为她身体状况不好,也问过几回,得到的都是否定的;以及,我还猜测过,会不会情绪上出现了问题,也并没有。
事实,也确实没有。
这一次见面,她俨然已经是一个准妈妈。自然而然聊到的,就是她没发朋友圈的两年里,她去了什么地方。
她说,你把朋友圈看太重要了。日子照过,只是远离了人群的日子,发现也没有什么不自在。
她说得轻描淡写。那些年,我们在人人网活络,也流窜在QQ空间,去过微博互相@,而最后的最后,她选择了最原始的社交,而我依然紧紧和别人有所关联。
早上的时候,骑车上班。
白天在单位里待上一天,上课、喝茶,该做什么的一样不缺。
晚上的日子,做饭和做家务,以及看书。
最近有了孩子,马上降临。
该有的都在,也一样不缺。
她说完的时候,我只觉得,很普通的日子,和每一个人一样。
“朋友圈是一种社交工具,并不是全世界。我关闭了它,没有依赖它,也活得很好,甚至于清静。”
02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太依赖一件事和一个人,总觉得不要被时代所抛弃,所以拽着人流,拼命努力向前,生怕一不小心就乱了阵脚也忘了自己的位置,生怕波涛汹涌而我无所去处。
我曾经见过一个教授,那年是2009年,我还没有毕业,他很少用手机,他和我们的联系经常是打电话,从来不发信息。
后来,他告诉我,他不会短信,电脑也极少用,他保留着上课粉笔字的习惯。计算机的水平,也大致在最初级的阶段。
我觉得,手机可能会打扰到我的生活,因为我总是发现很多人上课不经意会去看手机,有事没事也会看手机。
手机会让你方便,可能对我来说,像我这样的人,就会打扰到我,对我的影响会更大一些。他自然是自谦,他笑着调侃自己。
“你不要把某件事或某个人看得太重要,当他们没有出现之前,我们的生活可以继续,当他们出现之后,我们也未必会有惊天突变。”
时至今日,他也开通了微信断断续续联系,偶尔给我点赞,却从不发微信。
“有事可以打电话,没事就不需要打扰了。”
“我到底觉得自己并不需要一些事,所以也会舍弃一些,它是工具,但不是必需品。”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