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读城事
和城市有关的数据运用与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数读城事

第一批国审城市批复:南京和广州的比较——城市群、都市圈以及城市性质

数读城事  · 公众号  ·  · 2024-09-30 16: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前言:

前两周,国务院官网先后发布了南京、广州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这是首批国审地级市国土空间规划的批复。南京、广州也成为了空间规划改革后第一、第二个国务院批复的省会城市。

原本以为会把省级的都先批复了再开始国审城市的批复,没想到还留着一个湖北迟迟没有批复,咱也不知道湖北为啥一直没批复呢。

话说回来,这次的南京和广州对比一下还挺有意思的,都是省会城市,在省内都不是绝对的“中心”,都有一个很强的城市虎视眈眈,都是三角洲区域,都属于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区域,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都市圈。

所以今天的对比不只是两个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复的比较,还涉及城市群层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省级层面(《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都市圈层面(《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


本文中的excel、矢量数据范围,规划原件均共享在知识星球


1

Part.1

城市群层面

2019年2月,中共 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包 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 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和粤港澳在同一尺度下的范围|数读城事

南京、广州在各自城市群内的表述|数读城事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可能是由于范围太大,包含的城市太多,没有很单独的说某一座城市如何,更多的表述给到了“都市圈”,显然是以都市圈作为城市群发展的单元,以都市圈内部的同城化,外部的协同作为发展的重点。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的地位大致上是相当的,在这几个都市圈之上强调区域联动发 展是“ 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提升都市圈一体化水平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9+2”的城市格局一共11个城市,“ 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广州作为大湾区4个中心城市之一,强调要“ 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
那么回过来说,南京是不是长三角的中心城市呢?肯定是的。虽然没有在显眼的位置表明,但在《纲要》里有这么 一句“依托上海国际大都市和 南京、杭州、合肥等中心城市 ,高水平打造国际组织和总部经济聚集区”。

2

Part.2

省级层面

根据 2023年8 月《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 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苏政发〔2023〕69号) ,江苏省构建 “两心三圈四带” 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两心:太湖丘陵生态绿心、江淮湖群生态绿心;

三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淮海经济区

四带:扬子江绿色发展带、沿海陆海统筹带、大运河文化魅力带、陆桥东部联动带。

其中, 关于南京都市圈的表述:

更大力度、更高质量推进南京都市圈建设。 提高南京城市能级,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打造开放包容、协同发展的跨区域都市圈典范。依托长江水体、洲滩湿地以及临江丘陵,强化生态空间协同保护和修复,探索跨界山体湖泊协同治理。突出发展都市生态农业,重点建设一批现代都市农业园区。

根据 2023年12月《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国土空间 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粤府〔2023〕105号 广东省构建 “一核两极多支点、一链两屏 多廊道” 的网络对流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促进形成“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即构建“一核两极多支点”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构建“一链两屏多廊道”的国土空间保护格局。

其中,开发利用格局的表述为:

“一核”即 强化珠三角核心引领带动作用 ,深化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 支撑广州、深圳都市圈和珠中江一体化发展,携手港澳共建国际 一流湾区和世界一流城市群,形成带动全省发展的主动力源。 “两 极”即支持汕头、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撑汕潮揭同城化 和湛茂一体化发展,提升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发展能级,与珠三 角沿海地区共同打造世界级沿海经济带。 “多支点”即增强汕尾、 阳江的战略支点功能,增强北部生态发展区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 功能,建设若干个重要发展支点,形成融湾发展、适度集聚、协 调联动的空间发展格局。

与江苏省把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整体表述不同,广东省是按照开发格局和保护格局分别展开的。

关于这点,我这里做个小问卷,大家觉得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应该是整体的格局,还是应该拆分成开发格局与保护格局?


3

Part.3

都市圈层面

根据 2021年3月 江苏 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1〕24号)》 京都市圈由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中心、联系紧密的周边城市 共同组成,主要包括: 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京口区、润州区、 丹徒区和句容市,扬州市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和仪征市,淮 安市盱眙县,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马鞍山市 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和县和当涂县,滁州市琅琊区、南谯 区、来安县和天长市,宣城市宣州区,面积2.7万平方公里,2019 年末常住人口约2000万; 规划范围拓展到南京、镇江、扬州、淮 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8市全域及常州市金坛区和溧阳 市,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3500万。

2023年10月《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规划> 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的通知 粤府〔 2023〕92号》 广州都市圈范围包括广州市、佛山市全域,肇庆市端州区、 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土 地面积约2 万平方公里,2022 年常住人口约3257 万人。 规划有关 任务举措涉及清远英德市和云浮、韶关部分地区。

南京都市圈与广州都市圈在同一尺度下的范围|数读城事

南京、广州在各自都市圈内的表述|数读城事

从发文机关可以看到一个显而易见的区别是,南京都市圈是江苏、安徽的南京都市圈,广州都市圈是广东的广州都市圈。
南京、广州分别都是各自都市圈的“极”“核”,区别在于,南京在都市圈内发挥我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而广州与佛山共同构成“广佛核心区”,并且广州的这个中心,是“国家中心城市”。
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南京都市圈强调“辐射”,广州都市圈强调“融合”“联动”。


4

Part.4

城市层面

20 24年9月,国务院批复 《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和 《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

在《南京批复》中,明确“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

在《广州批复》中,明确“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

针对城市性质,我总结了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本轮国土空间规划草案和该次正式批复的区别。

南京、广州的城市性质演变|数读城事

我们先纵向来看。

南京的草案公示对比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主要的调整是把“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改成了“国家中心城市”;在之前“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基础上,提出“全球创新高地”;在原来的“综合交通枢纽”的基础上,提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从最近的《南京批复》来看,还是 保留了“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没有支持南京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支持了南京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但是原来南京的科教这一块的内容直接在城市性质中删除了。

再看广州。在《广州草案》中,添加了较多内容,从区位、商贸、交通、科教等各方面提了不少。《广州批复》保留了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这三个,原来的“综合交通枢纽”调整为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删去了原来的“国际商贸中心”, 增加了“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并且保留了《广州草案》中提出的“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我们再横向来看。

在上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南京和广州的主要区别,一个是“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一个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南京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广州是“国际商贸中心”。而在本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南京和广州依然分别保留“ 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和“ 我国重要的中心城 ”,但是南京少了原来的“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广州增加了“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南京、广州原来的“综合交通枢纽”都改为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我们从《批复》的功能中,可以看到一些从原有的城市性质的表述中删去的部分。

南京、广州的城市功能|数读城事

可以看到,两个城市都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但是明显感觉南京的功能偏向于区域性,更多的是“东部”“区域性”这样的表述;而广州主要是“国际”“全国”这样的表述。南京发挥的是“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的功能,所以在城市性质中删去了“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的表述。 (南京那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我对此保留态度)

5

Part.5

指标层面

南京耕地、生态、城镇指标

广州耕地、生态、城镇指标

本文中的excel、矢量数据范围,规划原件均共享在知识星球

作者|数读菌

排版|数读菌

校阅|数读菌


想要查看已经公示的规划和批复文件,又不想要自己一个个下载整理的,可以了解下我的知识星球,当然,也不只是规划的收集整理,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数据库。




那今天就到这里结束啦,欢迎留言讨论。 文中的图片文字未经许可不要随便“引用”。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够 转发分享 ,点个 在看 并且点个 ,给个 赞赏 ~~也欢迎 规范转载 ~

也希望大家和我多留言互动啊!(据说这样可以增加我的推送在你的订阅号里出现的概率)

历史文章推荐



需要你的 “分享” “在看”


END>

如需 全文转载 文章、 投稿 或者 合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