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关注中美贸易战的今天,为什么我们应该而且可以对中国经济抱有巨大的信心?
去年民营经济出现问题,党和政府很快就做出来调整,推出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今年第一季度开始,财政出台了三万亿的强刺激投资计划。在央行货币方面,第一个季度发了8.4万亿货币。经济下行的时候,每个国家都要运用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不可能有其他办法。
第一,关税的影响到底多大?你简单的算一下账就会发现,关税对我们的直接影响不会很大。
我们出口总量是2.3万亿美元,我们对美国的出口五千亿美元,美国出口占不到我们20%,美国现在对我们两千多亿美元货物征税,下一步我的判断极有可能对剩下的再征25%的税。
这25%的税对我们出口影响有多大?过去这两天,我们北大国发院在跟美国NBER开会,这是美国最重要的经济学组织。他们提过一些研究说,贸易战的关税上升导致的成本实际上都是转移给了美国的消费者。我们的出口企业谈判地位是很高的,美国的消费者承担了所有的后果。中国对美出口五千多亿,占美国GDP的2.5%,很小的量,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大。我们对美出口即使下降50% --- 我估计这是一个不太可能的事情 --- 我国的出口也只下降10%。而且出口下降是一次性下降,不可能每年下降10%。
我们在2009年的时候,全部出口下降了17%。由于我们政府应对得当,也就是四万亿政府投资,托住了经济。很多企业得益于这四万亿。在危机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刺激,没有别的办法。美国刺激比我们更厉害。所以只要政府应对得当,关税上升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小的。
第二,企业会不会大规模转移?我们的企业有没有转移?
有转移,在亚太地区我们的劳工成本仅次于台湾地区,发展中的亚太地区我们是最贵的。两年前我们的工资还比马来西亚要低,现在我们超过了马来西亚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到别的国家去,应该来说是正常的。
会不会大规模转移呢?不会。大家知道Nike还有多少中国生产吗?一半。为什么?中国市场足够大。优衣库60%生产仍然在中国完成,完全劳动力密集型的;造鞋我们没有任何成本优势,但是耐克二分之一产出还在中国。
现在对中国构成直接竞争的无外乎东南亚那些国家,特别是越南,印尼离我们还远一些,越南离我们近,它的出口总量不到2500亿美元。他要增长20%,非常难,可是他的20%相当于中国出口的多少呢?只有2%多一点儿,很小的比例。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应对。
第三,中国整个制造业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我们的生产网络是无与伦比的。你的企业转到国外去,所有的生产网络还在国内,你必须从国内进口所有的原材料。我们的华坚,北大国发院EMBA学员创办的企业,林老师把他介绍到埃塞去,他在埃塞有成本优势,但是很多原材料必须从中国进口,埃塞缺外汇,给他来一个外汇管制,它的生产就会很困难,无法购买原材料。不要小瞧中国的生产能力。
现在中央要求我们搞高质量发展,说到我们心坎里了。互联网那个风口已经过去,大家千万别再去跟风,你想想过去这几年跟风的企业有哪几家活下来了?
我希望企业家去做硬科技。以前,我们更多的是模式创新。在贸易战的新形势下,我希望大家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行,做制造业。今后我们要重点搞制造业。
制造业未必大家都要搞芯片,搞高精尖的,我相信每一个行业都可以做到极致。我知道一家国有企业至今没改制,厂长说了算。他做什么?机床,就做一样,就是汽车的冲压机床。做到极致,现在能打败德国企业,打败日本企业,能卖到美国去。以前人家把机器设备运到中国来,把技术人员带到中国来,教我们工人怎么安装这台机器,怎么运转。现在反过来,这家企业派工人到美国,教美国技术员怎么安装,教他们怎么开这个机床,他在济南实时监控机床每分每秒的运作,有小问题完全可以在济南解决,有大问题派工人去解决。这是一个大的反转。机床产业不是夕阳产业吗?他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
我们要相信中国。我们过去70年、乃至洋务运动以来开始的工业积累是有用的。我们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沿着自己的技术路径走下去,一定能够走到世界前列。
(张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