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
(18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
人类的一大通病,就是怀有各种各样的愚蠢的见识。形成这些愚蠢见识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野心、虚荣、骄傲、盲从、懒惰、灌输、洗脑等等。
愚蠢贯穿了人类历史,也充斥着当今社会。愚蠢的人处处碰壁,对身边人也是灾难。
但其实,要想脱离愚蠢,并不需要超人的天才。
英国哲学家罗素总结过五个简单方法,虽不能保证绝不犯错,却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避免愚蠢。
-1-
罗素在《
西方的智慧
》中略带幽默地说到:
古代的作家谈起麒麟和火蛇总是头头是道,但是他们当中谁也没有觉得,既然自己从未见过任何麒麟和火蛇,那就应该避免武断。
就连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思想家,也会误认为“妇女的牙齿比男人少”。这种错误,他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办法很简单——他只消请他的夫人把嘴张开,亲自数一数就行了。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于是他的自以为是使他闹了一个笑话。
“自以为知道其实自己并不知道”,这是我们人人都容易犯的一种致命错误。
如果一个问题仅凭观察就可以解决,那就请你亲自观察一番吧。
检查证据
人人都可能陷入某种偏见,而许多事情又不容易用经验加以检验。
因此要避免偏见,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及时检查自己的信念是否具备足够的证据支持。
罗素说,如果你一听到某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本身就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察觉到,自己的观点没有充分的支撑。
如果某个人硬要说2加2等于5,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你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
除非你自己对数学和地理也是这样无知,因而他的看法竟然动摇了你的见解。
最激烈的争论,是双方都固执己见,却又不能提出充分证据的争论。
-3-
兼听则明
任何时代,人们都更愿意听取与自己想法相同或相似的信息。
现代社会,表面上每个人都能获得海量的信息,实际上在信息筛选机制和按个人喜好推送机制下,每个人反而更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形成武断的偏见。
所以罗素说,摆脱某些武断看法的一种好办法,就是设法了解一下,与你不同圈子的人们所持有的种种看法。这对于我们削弱狭隘的偏见,很有好处。
如果你无法外出旅行,也要设法和一些持不同见解的人们有些交往,或者阅读一种和你政见不同的报纸。
如果这些人和这种报纸在你看来是疯狂的、乖张的、甚至是可恶的,那么你不应该忘记——在人家看来你也是这样。
-4-
罗素说,有些人富于心理想象力。对于这些人来说,
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与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在他看来整个产业革命都要不得。也许你永远没有机会,真的遇见一位抱有这种见解的人。因为在西方国家里,大多数人都把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视为当然。
但是如果你确实想同意这种流行的看法是正确的,那么一个好办法就是设想一下,
甘地
为了反驳现代技术的好处,可能会提出的种种论据,从而检验一下你自己想到的论据。
我自己有时就因为进行这种想象性的对话,真的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即使没有改变原来的看法,也常常因为认识到假想的论敌有可能蛮有道理,而变得不那么自以为是。
-5-
我们最应该提防的,就是那些容易助长狂妄自大的意见。有些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但是,自尊心却使大多数人都看不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