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86版《西游记》的导演杨洁老师因病去世,享年88岁。
要知道,86版的《西游记》至今为止已经播放了3000多次,观看量超过60亿人次,相当于每个中国人看了不止四遍,是我们记忆中永恒的经典。
和大家一样,小编也是看着86版《西游记》长大的,对这部剧,以及对杨洁老师那群中国电视人,心中自有别样的情愫。如今斯人已逝,唯有以文字聊寄哀思。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正是杨洁老师2013年出版的个人首部回忆录:《敢问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
从选角到选景,从解决技术难题到克服资金困难,在这本书里,杨洁老师首次公开了当年《西游记》拍摄幕后的诸多细节。
也许你早已把《西游记》的剧情倒背如流,但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这部经典的背后还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敢问路在何方?
1982—1988年、1998—1999年,《西游记》先后共发行了二部:《西游记》25集、《西游记》续集16集。
82年西游记在央视试播3集,开始有了名气。于是有人指责导演拍电视剧游山玩水,还出国。
其实剧组的条件非常艰苦。
艰苦到什么程度呢?只有一个摄影师,一台摄像机,拍了6年之久,才完成了上万个丰富多彩的画面。
《西游记》的导演是杨洁,而摄像是她的丈夫王崇秋。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两个人一起在外天南地北拍摄此剧,连家中12岁的幼女丫丫都无暇照顾。
▲ 杨洁(右二)和王崇秋(右三)给六小龄童说戏
剧组每人每顿饭只有5毛钱的配额,到广州这些已经贵起来的地方,一碗饺子2块5,才6个,男生根本吃不饱,导演只能自己掏钱给工作人员吃饭。
为了找到符合剧组要求的场景,杨洁带领团队,走遍了全国的26个省。光选景就花了两个月,跑了好几千公里。
拍摄时,主创人员多次遇险。杨洁有次差点从山上跌入悬崖,师徒四人拍摄走过瀑布的场景时也差点滑脚跌落。就连白龙马,也曾多次遭遇跌落沟渠等险情。
这是特技最多
却也最土的一部电视剧
在特效制作上,当时全国的技术程度和剧组的硬件设施,已经决定了这部剧的拍摄难度有多高。
一架摄像机无法实现多机位拍摄,就抱着机器爬高上低、俯仰摸滚;
不会吊威亚,就自拉钢丝制作土“过江龙”。
无法用机器实现人物的放大缩小,就利用视觉的错觉原理,再一寸寸抠像…
所有的困难,都被“土办法”一一解决。现在看来略有些过时的特效,当时却让无数观众大呼过瘾。
每次拍完
都庆幸能活下来
当年吊威亚是非常危险的事。因为经费少,安全措施只好节约,常常威亚的绳子都磨得很细了,还在冒险用。
所以,演员摔伤,是常事。
有一次,170多斤重的闫怀礼(沙僧),摔在摄像师王崇秋的脑袋上,摄像师当场就晕过去了。
师徒四人每次吊完威亚,都要庆幸自己又活下来——尤其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主要吊威亚的,每次结束后无摔伤,都互相击掌欢庆一番。
剧组里没有区分主演和配角,主演的待遇和其他人是一样的,没有助理,没有保姆车,没有优待。拍摄结束后一样要和剧组一起搬运几车皮的设备工具。缺少龙套演员的时候,一样要和剧组一起化妆救场。
“蜈蚣精”救了西游记
由于西游记在央视受到非议,央视还专门组成立了调查小组。
戏剧的是,调查组来了才发现,原来剧组真的是特别艰辛。本来是来查问题的调查组,回去后反而帮着要钱要设备。
不过,本来说好要给钱,要再给一台摄像机。谁知小组回到央视,一切变回老样,央视命令剧组停止西游记拍摄,直接拍个尾巴结束。当时,《西游记》只拍了15集不到。
杨洁和央视领导努力争取,多次谈判之下,央视终于松口:你要是自己找到资金,但必须是贷款,不能是投资(牵涉到央视要独霸版权),我们就让你继续拍完西游记。
于是剧组开始到处找资金。那时社会还没有商业化,电视剧能卖钱还是个新鲜事,大家努力联系了不少单位,但最终都没成功。有些小观众得知《西游记》可能要被扼杀,甚至寄来了自己的压岁钱。
最终,制片副主任李鸿昌找到了铁道部十一工程局,对方以优厚条件答应借给《西游记》三百万资金,真是雪中送炭!
李鸿昌本来在剧中一人分饰七角:渔翁、黑狐精、多目怪、驿丞、大臣、接引佛祖,客商。
杨洁发现他小龙套演技很好,就给了他一个大角色蜈蚣精。当然,也可能是感激他找到了铁道部的三百万元资金,挽救剧组于危难。
然而,拿到了这300万后,还是不够花——随着物价上涨,景点收费,原定三十集的西游记,只能忍痛砍掉5集……
原来他们都是一个人扮演
唐僧共有3位扮演者。
最初是汪粤,他拍了3集,感到角色对演技挑战不大,加之有电影邀约,就离开了剧组。他还在《猴王初问世》里演了一只白猴。
徐少华本来被挑选演小白龙,汪粤一走,导演决定由他顶替扮演唐僧。拍了9集后,他考上大学,离开了剧组。
焦急万分的导演在楼道巧遇迟重瑞,当下就看中了他来演唐僧。
徐少华一人分饰3角:唐僧,唐僧的爸爸陈光蕊,东海龙王。
迟重瑞一人分饰4角:唐僧,井龙王《除妖乌鸡国》、天庭文臣《四探无底洞》、沙僧《传艺玉华洲》。
沙僧扮演者闫怀礼一人分饰9角:沙僧,牛魔王(第2集官封弼马温),千里眼,太上老君,和尚(祸起观音院),老者(猴王初问世),卷帘大将,御马监里的一个监丞,西海龙王。
闫怀礼老师于2009年4月12日因肺部感染在北京去世。享年73岁。
4月12日正巧也是六小龄童的生日,自此之后,六小龄童再也不过生日了。
火眼金睛却是近视眼
我们火眼金睛的孙大圣,其实有600度近视,200度散光。
他瞒着导演进剧组,刚开始孙悟空经常打到其他人的脑袋,还出过血,以至于当时没有人愿意和孙悟空演对手戏。
六小龄童(24岁)进剧组,是老猴王“六龄童”章宗义(60岁)送去的。他在家非常被宠,几乎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当初选角时,杨洁就觉得,六小龄童很娇,连洗澡水都是老爸给倒的,4瓶热水瓶,六龄童要两手拎。进了剧组后,就被导演杨洁阻止了。
蜘蛛精还有男裸替
在当年的审美来看,蜘蛛精的衣服太暴露了,几个演员集体抗议,最后都无效。
这些十五六岁小姑娘有的还在房间里哭。开拍的时候,披着纱巾披风,遮挡一些。等拍到肚子的时候(肚子上的肚脐眼会吐丝,把唐僧绑起来),就找了剧组的男生做蜘蛛精的裸替。
红孩儿扮演者叫赵欣培。“红孩儿”不能穿裤子。小娃比较害羞,要求穿裤子。导演说不行,红孩儿就是不穿裤子的。于是,一拍好他的镜头,他就跑去旁边穿裤子。
剧组一开始找不到白马,就用黑马代替,刷一层白漆,每次到河里,河水都白了,从河里站起来,又是一匹黑马。
当年拍戏因为特技条件差,大家都经常掉到河里去。
▲ 太上老君炼丹炉旁的小童之一,是今日女星许晴
僧人恭迎“玄奘”
《西游记》拍摄的第一站,在扬州。
“瘦西湖、五亭桥、个园、大明寺、平山堂,都是扬州的著名景点,也是我们剧中的景点。”
第一场戏是在个园赶拍雷鸣的戏。
“从第一天的上午10点开始,一直拍到第二天的上午9点,整整23个小时!”杨洁回忆道,扬州的7月,天气出奇的热,本以为拍夜景会凉快一点,但蚊子多得不得了。
酷热的天气,加上强烈的灯光照射,闷热难耐。特别是孙悟空、猪八戒,他们不仅要穿着厚厚的戏服,脸上还要戴着厚厚的乳胶面具,根本就不透气。
“更麻烦的是,乳胶面具一遇到汗水就会脱落,有时拍一个镜头需要补几次妆。”
“我们拍摄唐僧进入这座皇家寺院时,本应该穿观音赐给的袈裟,但当时服装还没有赶制出来,只能穿普通袈裟。”
杨洁说,当时大明寺的住持能勤法师知道后,慷慨地把他的佛衣借给了他们。
“这件佛衣很珍贵,是在鉴真纪念堂落成时制成的,上面的金线都是用真金制成的。”
拍摄唐僧进入宝林寺这场戏时,杨洁本想用群众演员来扮演迎接的和尚,没想到,能勤法师亲自带领着大明寺内和扬州城内的20多位和尚,身披法衣,双手合十,站在两旁,迎接唐僧师徒进寺。
“他们恭敬而严肃,就像对待真的唐僧一样,我感到,他们心中已经把汪粤认作了真实的唐玄奘,他们没有把这当做是演戏,而是作为一场真正的迎接唐僧的仪式。我被他们这样虔诚的心态深深感动了。”
✎✎✎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杨洁老师写道:
“时间久了,一切都在前进。现在的事物变化太大,大得我都觉得跟不上它了。电视特技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电视剧的资金投入,成千上万元。
现在的价值观也完全不同了——金钱至上,名利第一。引导人们积极性的是金钱。
在如今人们的眼里,我们那个时代的人也许都是‘傻帽’。除去几位主演得到了他们辛苦付出后的回报以外,其他人虽辛勤劳动,却默默无闻。”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西游记》这部电视剧也许与原著有所出入,也许有人觉得它是脸谱化创作,也许有人嫌它特技“土”得掉渣,但剧组人员的付出与奉献精神,值得被我们每个人铭记。
相比之下,如今我们拍影视剧,资金、技术都不再是问题,为何却再难出经典,为何年轻演员们的演技和态度总被诟病?
杨洁老师说,之所以愿意把拍摄《西游记》的艰苦经历写下来,就是希望告诉人们,曾经有一群人,是那样对待工作的。“假如能够引起今人的一点感动或反思,便达到我的目的了”。
所以,86版《西游记》不仅是荧屏经典,更是中国八十年代精神的遗产。
愿杨洁老师一路走好,愿那一代“西游人”的精神能永远传承!
本文素材来自江苏文艺出版社《敢问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作者杨洁。
企业求报道、约采访、内容合作,请加微信:hlc911227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商界APP,悦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