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很多人都看到了零售商们不断在关闭实体门店,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被关闭的都是传统的简单销售场所的实体门店,更多的体验式的大型旗舰店将会开张。
文 /
孙凯锋 拍档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许斌 明基智能应用事业部 产品总监
“纯电商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是新零售时代,线上线下必须结合起来。”自从马云在2016年10月份提出“新零售”概念至今已有一年的时间。新零售讲的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是以顾客为中心、用数据来驱动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新的零售形态。
实体零售发展至今,走过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从最开始的产品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服务经济,如今在大家的服务都做得很好的时候,
现阶段开始比拼体验。
如何让消费者进入一个你想要让其进入的场景、并且融入其中?这就是体验。在融入的过程中,你的商品也要融入到消费者的思想和生活中,让其感觉到“这个商品就是我想要的,用体验来带动销售,这就叫
“体验经济”
。
零售商们一直在说要“做到更好的体验”,实体店则是产品体验的一个重要场所。我们认为,
无论电商再怎样发展,实体门店都具有电商无法取代的优势,能够为消费
”
者带来沉浸式的体验感,未来大有可为。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零售商们不断在关闭实体门店,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被关闭的都是传统的简单销售场所的实体门店,更多的体验式的大型旗舰店将会开张。近两年,零售商们开始将关注点从实体门店的数量转移到了质量方面,纷纷开始做起了体验店。
什么是体验店?摘取豆瓣评论苏州诚品书店的一句话:
“从色香味来看,每一个调调都是对的。灯光很柔和,书摆设的感觉很舒适,空气中的味道很清香,甚至鞋子走在地板上的音调都有点好听。”
能够让人产生很舒服的感觉并沉浸其中,这就是体验店。在体验店中,商家不单单只是销售商品,而是可以营造一种氛围,并借此传递商品价值,实现引流+吸睛,这是智慧门店的
第一点:体验价值。
第二点,就是粉丝经济
,这一点同样耳熟能详。品牌是富有人性的,就好像是一个虚拟形象,让消费者对其产生信赖感,进而购买产品。那么如何让你的品牌征服更多消费者?就是要让消费者变成你的粉丝。
在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的时代,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购买商品,
零售商需要关注的不再是消费者是否在实体店做出购买行为,而是消费者在实体店体验之后是否成为你的粉丝。
不少实体门店的KPI考核指标已经不再是营业额或者销售额,而是微博粉丝数、微信公众号粉丝数、粉丝互动指数等新的业绩衡量指标。
第三点,就是门店的网页化。
这个思潮其实来自于电商,电商拥有丰富多样的数据来源,从简单的页面中就能很清晰地获知:谁来过?从哪里进来?是怎样的人?有哪些购买习惯?整个商品的浏览过程和消费过程都能够被后台记录在案。
在过去,实体店只有一个数据来源,就是POS机,这被认为是门店最核心的设备。但我们认为,
实体门店应该能够提供更多的数据给经营者作为参考
,比如:
哪个商品最受关注?被拿起来次数最多、但销售不佳的商品是什么?被拿起来次数很少、但销售不错的商品又有哪些?消费者进入门店之后是如何流动的?……
诸如此类的数据对于实体零售商的经营而言非常有价值。
这几年我们也做了一些案例,为大家介绍一下。
案例一
GAP在上海南京西路的门店一共拥有2万6千多个SKU,服装行业在门店管理方面的一大痛点就是断货,断货会造成一定的客户流失,从GAP的数据来看,每100笔订单中就会有5笔订单因为断码或颜色不全而流失。
我们为其做了一个“虚拟橱窗”方案,在大屏幕上将单品全部显示出来。当消费者想要的单品在门店出现断货的情况时,可以来到大屏幕前扫描该款式的条码,显示产品的尺码和颜色,消费者通过手机买单或者店内买单,后台进行调货配送,消费者就可以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门店也不必再担心客户出现流失,还能降低实体店的库存面积,从而优化库存管理。
此前,GAP南京西路店每个月的营业额大约为600万元,在应用“虚拟橱窗”方案的半年以后,该“橱窗”为店内带来了11万元的单月销售额,占比将近2%。不少年轻消费者,为了尝鲜,非常乐意去尝试新的购买方式。
案例二
我们还为华润集团旗下的便利店业态也提供了解决方案,帮助它实现了“您家门口的大卖场”。
华润一共有4000多家便利店和数百个大卖场,单个便利店约有1000~2000个SKU,大卖场则为2万个左右,消费者通过大卖场的屏幕下单,购买一些大卖场才有的商品,利用大卖场原有的配送体系送到离消费者距离最近的便利店中,然后去便利店自提取货。
这样一来,消费者也不会感觉到麻烦,企业也能在扩大销售品类的同时优化实体零售门店的配送方案。
总而言之,在智慧零售门店的整合方案中,我们认为主要有这三个方向:
如何更好地引流、吸睛?
如何更好地导购、吸粉?
如何更好地做数据侦测和分析?
此前,实体门店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场所,成本居高不下且优势并不突出,而在新零售时代,门店可以变得更加智慧。
本文内容根据作者在中国·静安“探索新零售”参访活动上的演讲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