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中国的海商们就已经会自发筹资建立一个共同的资金库,用以支付在出海过程中被损坏的船只的维修费用。最早期的保险就是以这一互助形态开始萌芽的。
虽然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科技已经完全颠覆了保险行业的销售形态,但是价值万亿美元的全球保险市场在很多方面依然还很“古典”。
(在美国)即使保险的网销已经非常普及,依然有大量的客户还在通过电话向保险经纪人购买保险。大量保险公司还是只出具纸质保单,这意味着他们在处理理赔和支付时,无法避免人为错误的干扰。
传统保险业务流程中,任何一步发生错误,都有可能出现牵一发动全身的后果。比如投保人信息丢失、保单条款错误解读以及理赔过于冗长。
区块链技术,一个基于密码学的分布式账单,或许有机会改善这一切。
虽然这两年区块链被吹得天花乱坠,似乎它能彻底改变互联网,但是目前只能说是雷声大雨点小。此外,区块链的杀手级应用很有可能是率先出现在一些最古老的行业中。像保险这样涉及到保险公司、投保人、中介以及再保险公司等多方参与的行业,区块链也有能力为他们提供强有力的转型驱动。
当然,区块链的实践注定会比理论难上数倍。因为在我们能见到区块链在某一行业上的广泛应用前,做区块链技术的保险公司和创业公司必须要先克服监管和法规上的障碍。还有一些评论家认为,对于像保险这样还没有完全应用云技术的行业来说,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将面临诸多阻碍。
区块链技术能否跨过监管和法规的障碍,为保险行业制定新的标准?现在做判断还为时过早。但保险公司和创业公司依然对区块链有着无限憧憬,并加足马力在进行尝试。以下是区块链和保险最有希望进行高效整合的四个方向:
反欺诈:
通过将保单信息记录在无法篡改的账本上,并在链上处理理赔流程,区块链能够帮保险公司识别出同一事故反复理赔的欺诈手段。
赋能产险:
通过智能合约来执行产险的投保、续保和理赔,区块链能大幅提升产险的效率;
赋能健康险:
区块链技术可以将用户的健康数据以密码学的手段存储在链上,健康服务商在获得授权后便可调用数据。这一特性将使健康险生态系统的信息交流更加高效;
再保险:
通过将再保险合约用智能合约写到区块链上,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沟通和业务交流将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