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必须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把创新驱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以科技创新带动理论、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和文化等全面创新,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如何具体推进?
我们邀请政府部门、高校负责人,专家和民企“掌门”来谈这一热点话题,
看看他们眼中的创新驱动发展究竟是什么。
未来5年能不能闯过转型升级这道关,能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际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取决于发展动力转换的速度,取决于创新这个新引擎能不能成为主动力。
在创新驱动发展中,高校应该承担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学科支撑、制度价值支撑这四大使命。
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需要通过“机制创新+产业创新”一系列协同创新组合拳来实现。
四川要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深入探索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可以考虑以军民融合关键技术作为突破口。
我们正处于一个科技大爆发的时代,创新发展是民营企业拉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应该敢于在一些时代前沿科技领域展开探索,以拥抱的姿态来迎接科技时代。投资创新就是投资未来。
创新被放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有观点认为这是四川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刘东:这是省委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省发展全局作出的战略抉择。当前我省正处在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的关键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确立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未来5年能不能闯过转型升级这道关,能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际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取决于发展动力转换的速度,取决于创新这个新引擎能不能成为主动力。
刘东: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创新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是不够的,躺在已有的成绩上“停滞不前”也是不行的。近年来,我们围绕调动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积极性,探索开展了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科研院所分类改革、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先行先试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把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向一切制约创新创造的顽瘴痼疾开刀,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形成更具激励性和吸引力的制度环境。
刘东:我们将继续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力以赴抓好国家授权的30项先行先试改革举措,扎实推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等“9张清单”落地落实,着力打通科技与金融结合通道,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科技金融结合等方面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加快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推动我省与科技部、中央军委科技委联合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落地等。
我们将制定新一轮技术创新工程方案,瞄准战略前沿,围绕涉及经济转型长远发展和“卡脖子”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在信息安全与集成电路等领域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构建区域创新、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三类平台,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进绵阳科技城等重点平台建设;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行动,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每年抓好100项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常态化开展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16条政策,探索科研人员知识价值参与分配的体制机制。
西南交通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将知识产权的70%分割给职务发明人,促进科研成果加速转化。西南交大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飞认为,这项改革试验带来一个重要启示:产权驱动创新!
西南交大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如何?
徐飞: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将以前职务科技成果“纯”国有,变为国家(学校)、集体(团队)和个人“混合”所有,以所有权改革统领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二是将转化后的股权奖励,变为转化前的产权激励。通过“先确权,后转化”从源头上激发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的内在动力。
这项改革已取得很好的效果。去年1月出台“交大九条”,一年半时间,有168项职务发明专利分割确权,通过科技成果评估作价入股成立了9家高科技创业公司,科技成果评估作价入股总值超过了1亿元。翟婉明院士团队的“新能源空铁”一项成果就评估作价了2500万元。而2010?2015年六年间,西南交大只有14项职务发明专利实施转化,转化收益只有158万元。
徐飞:高校应该承担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学科支撑、制度价值支撑这四大使命。
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大学的创新教育需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之成为积极的知识发现者和建构者。创新教育要以问题和课题为导向,锤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审问、慎思、明辨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习惯。
大学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目前,中国的科技创新主要是效率驱动型的引进消化吸收跟随创新,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高校要在原理性、基础性研究中充分发挥支撑性、前沿性和突破性作用,切实承担起原始创新的使命,真正成为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战略科技力量。
学科是大学发展的“纲”,纲举目张。学科还是科技创新的学理基础和重要平台,决定科技创新的方向与特色。高校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进行学科规划和学科建设,没有一流学科就不可能产生原始创新。
制度创新就是要调整一切不适合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构建最大程度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法律制度与政策体系。大学可以通过出一流思想和一流理念,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制度价值支撑和制度学理支撑。
本月底,由省国防科工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华大学共建的“四川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将正式挂牌运营。该中心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为军工科研院所在职专家手中的应用型科研成果探索市场化转化新路。
省国防科工办主任许州表示,需要通过机制创新+产业创新,使四川军民融合再上新台阶。
许州:依托成德绵为核心,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下一阶段四川军民融合发展的明确目标之一。四川军民融合发展多项成绩走在全国前列,已形成省市联动的军民融合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与12家央属军工集团和中物院全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
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四川如何进一步推进创新创造,把丰富的军工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就需要“下深水”,加快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
这个目标要如何实现?许州: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需要通过“机制创新+产业创新”一系列协同创新组合拳来实现。一方面我们将继续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推动民口涉军单位重组上市或与军工企业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等;一方面将进一步推进民参军机制创新,如扩大军工“两证”联合审查试点范围,引导更多优势民企进入国防科工领域等。
还将推动建立完善与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对接机制、“省部军”共同参与的军民融合协调推进机制、与各大央属军工集团常态化工作协商推进机制。
我们将深入推进与央属军工集团和中物院的务实合作,大力推进航空、航天、信息安全等10大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除了省级基地,成都、德阳、绵阳、宜宾、乐山等市州也正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各自的军民融合集聚区和示范基地。
我们将充分发挥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联盟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的撬动作用,谋划实施一批创新项目。规模100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目前已征集投资项目145个,其中就包括通用航空、商业卫星应用、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等一批重大创新项目,通过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攻关运作,未来2-3年,这批项目将使四川显著受益,并形成新的战略性产业。
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飙透露,与空客直升机公司在成都联合制造装配通用航空直升机即将成为现实。
从“修飞机”到“造飞机”,再到“造芯片”,海特将目光瞄准航空产业高端服务领域和微电子、芯片半导体相关产业。李飙认为,投资创新就是投资未来。
李飙:我们正处于一个科技大爆发的时代,创新发展是民营企业拉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应该敢于在一些时代前沿科技领域展开探索,以拥抱的姿态来迎接科技时代。投资创新就是投资未来。
当然,民营企业应该立足自身擅长的领域,量力而行,切勿盲目跟风。要依据自身技术积淀和资金实力,循序渐进地推进。我们的创新主要是围绕航空航天装备研制、微电子、第二代和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研制这些比较擅长的领域来进行。
李飙:作为一个“三线建设”大省,国家很多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都放在四川,从技术优势角度来讲我们就已经站在竞争的前沿,应该利用好这些资源,这些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如果得到资金资本的支持,一定会发展得很好。
我觉得政府在营造好的环境,搭建好的平台方面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创新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件很花钱的事情,投资经常会超出预期,我们很希望政府能够在创新创业基金等方面支持和帮助企业,通过这些基金把一些好的项目扶持起来。政府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公平的,包括政府官员、行业专家、民营企业家在内的评审队伍,让政府的支持合理、精准地发放到需要支持的企业。
李飙:确实是,比如混合所有制改革我们就很关注。海特集团在军民融合方面较早涉足,比如和央企中电科29所合资组建海威华芯科技有限公司等。混合所有制一定要“混”出优势企业,而不是弱势企业。让民营企业进一步拓展、国有企业更好地市场化,同时更好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这种混合就是一种优势结合。政府应该搭建平台,促进各方能够尽早走到一起,对“自由恋爱”起到“牵线搭桥”作用。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陈锐:以军民融合关键技术为突破口
陈锐:我认为有两个亮点。
一是模式创新,四川陆续公布了一些经验,比如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地方与科研院所大型国防科研资源跨军民、跨行业、跨地区开放共享模式等。这些,为全国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国务院首批在全国推广的17条经验,四川有8条入选。
二是“三点联动”,抓准问题重点,瞄准政策痛点,形成改革亮点。四川推出“九张清单”,把改革的内容落实到清单上,聚焦改革要求,突出重大改革事项,明确了“改什么”“怎么改”,这九张作战图就是“三点联动”的体现,在推动改革、对接企业、搭建平台、落实项目等方面有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四川提出,要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深入探索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具体该如何发力?陈锐:四川可以考虑以军民融合关键技术作为突破口,例如军品民用和军民两用技术,都可以考虑。从全国来看,四川、重庆、西安均在尝试军民融合发展,三方不应该只是竞争关系,更要寻求跨区域合作,合力打造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三角地带”。三方应该建立高层互动机制,对接的不仅仅是项目,还有技术、人才、产业等。航空方面,成都有成飞,西安有西飞,两地可以围绕大飞机、航空产业、航空新材料合作做大做强。石墨烯也是三地可以合作发展的产业。
陈锐:成德绵区域的先行先试意义重大。三地应有不同侧重,应当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四川应把成德绵一体化发展、区域协同创新向纵深推进,站在城市群的角度探索改革试验。
成德绵区域还应当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开展更高层次的国际经济和科技合作,走在内陆开放的最前沿。成德绵作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排头兵”,应提供改革创新经验,供四川省内其他区域借鉴。
科创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