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姚冬 编辑 | 职伴君
来源 | 知乎
算来我离开外企已经六年了,还是挺怀念在Nokia的日子的,办公环境很舒适,免费的咖啡小零食,基本不加班,班车很准时,食堂很好吃,经常能出国培训出差,我跟同事说Nokia的工作跟我以前比起来就像度假。
但是我还是离开了,去了创业公司,去了座位放一台电脑都很挤,上班要骑自行车,没有免费零食,中午吃盒饭,6x12加班是常态的创业公司。
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属于外企,虽然工作了三年,也能应付英文开会,也解锁了回email的各种姿势,北京到Tampere我闭着眼都能走到。
外企管理水平其实是很高的,流程细致完善,分工明确,这就造成个人能力的权重很小,尤其是技术能力,整体的软件规模已经非常庞大,架构已经固定了,只能修修补补,很难有大的改变,技术能力好不好并没什么大差别。
外企的技术人员如果不自己业余时间学点东西,很容易就变成为企业定制的工程师,只熟悉局部几个小模块,就像丰田生产线上的工人并不会造汽车他们只是在某到工序上给汽车装个零件,无论他装得多熟练,这种技能离开了丰田生产线就没用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技术有狂热兴趣,有自制力去坚持学习的,所以时间长了就体制化了,变成这个企业的专用工程师。
1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意识到自己被围在城里,还想逃出来,说明还没完全被体制化,就怕被围久了就适应了,也觉得挺好的,但是无论多坚固的城池总有被攻破的一天,届时城里人的命运就由不得自己了。
Nokia曾是世界500强,产品的全球占有率是40%+,是第二名的两倍多,智能机销量在不断增长,Symbian是OS是核心技术部门,中国区人力成本低于芬兰是未来重点发展的区域,无论怎么看裁员都轮不到我的部门,但是万万没想到,iPhone和Android出现了。
2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
历史转折点到了,挣扎是没啥用的。
Nokia上上下下为了拯救公司该做的都做了,压缩了成本,调整了组织架构,降低价格,连以前阻力很大的软件基础架构调整都做了几项,但收效甚微。
我离开Nokia后没多久,iPhone4发布了,我看到这个手机就感叹,Nokia大势已去。找了几个Nokia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劝他们跳槽到我的新公司来,能救几个算几个吧。
3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其实不只是外企,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有类似的问题,包括BAT,完善的流程和精细的分工都会造成工程师体制化,技术能力退化,但是无论多成功的企业在4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基本都会面临衰退或倒闭,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员工,尤其是工程师,坚持学习,保留一些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虽然你不一定会用上但是有个保险总是好的。
为了让更多从事运营岗的同学或想要转到运营方向的职场人找到清晰的行业方向,快速学到互联网运营相关的技巧。
3月4日
(周三)
晚19点,职伴君邀请到了现字节跳动海外项目资深运营经理;原猎豹移动内容运营负责人;原国家通讯社驻欧记者—Lita,给大家带来一场
《资深运营经理的求职进阶之路》
直播课程。
同时,参与话题互动,
30个头条内推名额(不限于运营岗,各种岗位皆可内推)
等你来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