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拇指阅读
每晚22点22分,有趣、有态度、有温度地解读流行文化。让小众成为流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媒哥媒体招聘  ·  知名传媒公司一直娱招聘! ·  2 天前  
君哥说房  ·  2025番禺最值得买的房子原来是它 ·  昨天  
君哥说房  ·  2025番禺最值得买的房子原来是它 ·  昨天  
中产先生  ·  特朗普:疯王的诞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拇指阅读

李健首度公开与妻子合影:对全世界高冷,只对一个人卖萌

拇指阅读  · 公众号  ·  · 2018-07-12 22:34

正文


文/牛皮明明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里,有这样一句话: 「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以前我不信这句话,直到看到这样的故事,坦白说,我被搞得很感动。

1984 年的夏天,在哈尔滨,一个 10 岁的小男孩,人生第一次遇到小他 5 岁的小女孩。


男孩吃着雪糕,虎头虎脑的;女孩在母亲怀里抱着,她长得像俄罗斯女孩,眸子很亮,她冲着这个男孩笑,男孩脸就红了。

又过了7年,男孩读了高中,女孩已是懵懂少女。在一个长辈的婚礼上,两人再次遇见,男孩从楼梯上往下看,女孩从楼梯下往上看,两人目光交错,双眼如水。


正是在人群中多看了这一眼,两个人便缘定了终生。后来,这个女孩成了李健的妻子。李健也把这次遇见写进了歌里,这首歌就是被大家传唱的《传奇》。

我听过人世间太多的好故事,而李健的故事,却是最好的那一个。

1


李健,1974 年出生于哈尔滨,与付笛生、孙悦同住在一个大院。

父亲是一名京剧武生,父艺子承,李健天天愣头愣脑在院子里压腿、翻跟头,咿咿呀呀练唱腔。

可他并不喜欢京剧,也从未想过以京剧为自己的职业。

1988 年,美国电影《路边吉他队》传入中国,电影里男主角开车弹吉他,他看惊呆了,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知道吉他这个乐器,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乐器能弹奏出那么动听的音乐。

看完电影,李健做梦都想拥有一把吉他。

李健家有三个孩子,家庭生活拮据,那时候一把吉他需要 200 元,可疼爱他的母亲还是花了两个月的工资,送了他一把红棉吉他。

李健背着吉他,满街去找吉他班的招生广告,学费有 30 块的,有 20 块的,李健找了一个 4 块钱的。

从那以后,每个周末,在哈尔滨街头,你都能看到一个男孩,背着一把吉他缓缓走过街道。

风吹着他头发,他就会感到很自由。

每一个渴望自由的孩子,都会迟迟早早离开一座小城,到更遥远的地方去看一看。而改变这个孩子命运的,往往都是因为他的爱好。

李健少年时学吉他


2


李健的命运转折点,发生在 1993 年。那年他 19 岁,读高三。清华大学举办文艺爱好者冬令营活动,李健抱着吉他坐着火车就去了北京。

在舞台上,他弹唱了《说句心里话》,因为极高的文艺天赋,他拿到了第一名,直接被清华大学保送。

许多人十年寒窗都未必可以上得了清华大学,而李健只需要唱一首歌就入校了。


人间就是这样,有些人穷极一生不能到达的终点,而有的人只需迈出一小步,便可直接到达。

大学期间,李健读的是电子工程系。前些年,这个专业出了一个留着长发,终日弹琴泡妞的学长,叫 高晓松。


1991 年,高晓松终因「不学无术」,自我退学了。和高晓松相比,李健是个乖孩子。

功课之余,李健弹琴写歌。可那年头,唱歌不是正经事,属于吃不上饭的偏行。母亲担心李健会影响学业,写信:

你不要老想着当歌星之类的,那些都是梦,不现实。咱家人都是老百姓,你要学一门技术,毕业找个好工作,父母不指望你能出名挣钱。

和高晓松不同的是,李健自己也从未想过自己唱歌出名。


音乐在他看来,不过是自己的爱好,是可以下酒的东西,一个人如果把爱好当成了职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而电子工程才是自己的主业,是立身的东西。

就这样读了四年清华大学,他始终也没像高晓松那样,组乐队、去流浪。高晓松声色犬马,遍游四海,而李健却沉静如一,心静如水。

李健在清华大学时


3



4 年后,李健大学毕业了。整个大学,他没出什么风头,毕业后,他也没出什么风头。老老实实穿着西装去上班,当了一名网络工程师。

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一个 office boy 。每天穿着西装去打水,查资料,接人送人。


如果他愿意,愿意在网络工程有所建树,也许日后他会成为互联网大佬,像雷军、张小龙他们那样。

可李健终归是一个喜欢沉静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他没有什么梦想,没有梦想便是最大的梦想。

就这样,极其无聊地上了三年班,西装换了一套又一套,开水打了一瓶又一瓶。有一天,有个清华校友,就是那个拥有奇特长相的卢庚戌来找他,问:

李健,你还想唱歌吗?

李健不紧不慢回答:可以啊。

他就是这样的人,生活里没有一件特别要紧的事。只要能让我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觉得做什么都可以。

离职后,他们组了一个组合叫水木年华。然后他们 2001 第一张专辑《一生有你》就获得了白金销量。

当年《一生有你》到底有多火,记得 2002 暑假,我一个人骑自行车去西安的高校去玩,几乎每一个寝室窗口飘来的音乐都是《一生有你》。


校园里的男孩拎着水瓶打水回来,也会高唱: 「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

那一年,可以说,不会唱《一生有你》,就没有办法追女孩,追上了,也没有办法谈恋爱。


2002 年,被夺走初吻的女大学生有多少,水木年华便有多火。

不难想象,如果继续下去,水木年华一定是中国当时最挣钱的组合,对于李健来说,只要露露脸,站站台,就会有数不完的钞票。


第二张专辑发行后,因为极高的名气,也让卢庚戌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只要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我们做什么,便会有名有利。

可李健并不这么想,在一次商业演出以后,两个坐在返回北京的飞机上。看着机舱外的云,李健告诉卢庚戌:

「再做下去,我感觉我快要失去自我了。这样做下去,我知道会有名有利,可是心却丢了,那些热爱也就丢了。」

卢庚戌半天没说话,他懂李健,李健是把音乐看的比命还重的人。

下了飞机,两人便分开了。李健不再唱原来的歌,也不再借用水木年华的名气,选择了「净身出户」。


以至于以后的很多年,都没有多少人知道水木年华曾有个叫李健的主唱。

李健(右)在水木年华组合时


4


离开后的李健,像一块热铁,突然捅进了冰水里。

没有人记得他,也没有人想起他。

他躲在北京,租了个没有暖气的老四合院,冬天生锅炉取暖,水管经常冻破,他自己安水泵。

他的邻居是个老人,耳朵不好,这样正好李健可以夜里通宵通宵地练琴。


他最刻苦的时候,有一个小偷盯上了他,凌晨一两点来探路,发现他在练琴。等了半夜,天都快亮了,发现他还没睡,小偷熬不住了,只好走了。

楼上的一个邻居,后来告诉李健:我亲眼看你把一个小偷给熬走了。

那时候,李健特别穷。为了生活,他会去一些商场促销活动上演出,舞台下边聚了一些大妈大叔伸着脖子看,商场的二三层走廊上的顾客也会伸头往下看。

音响设备很差,唱完歌,连掌声都没有。

他给观众致谢,但没人与他互动。


好不容易出了一个专辑,开了一场小型演唱会,新闻报道演唱会坐无虚席,事实上人根本没满,二层几乎没人。


朋友都劝他,让他多写一些流行歌,这样容易火,可李健不愿意,继续写自己的歌。

最惨的时候,自己费尽心血出了唱片,可根本卖不出去。签约公司找他,提议拿他和几个大牌艺人「搭车炒作」一下,他想了想,直接拒绝了:

我觉得作为一个歌手,唱好歌就可以了。

人生什么是罪过,为了混口饭吃委屈自己的志趣就是最大的罪过。

李健单飞后,逐渐被人遗忘


5


那是他最糟糕的几年,收入微薄,连胡同口卖煎饼果子的大妈都同情他。

最可怜的时候,是在 2005 年,父亲患癌。李健和姐姐一起凑钱,凑了半天,加起来也只有几万块钱。

去医院,看到病重的父亲,李健转过身就哭了。

李健最遗憾的是,2006 年父亲去世,而李健却没能给父亲一个拥抱。

父亲生命的最后阶段,李健送他回哈尔滨。火车上,父亲已经很虚弱了,李健背着他时,父亲对他说了句:

原谅爸爸,给你添麻烦了。

那个夏天,父亲永远离开了。十年里,李健最遗憾的是,自己没能给父亲一个拥抱。每次想起来,他的眼泪都会夺眶而出。

以后的日子里,每次想父亲时,李健总会唱自己写的《父亲》。

李健的父亲叫李久良。他在冬天出生,在夏天去世,李健后来在他的墓碑上,刻下八个字:

冬夏恒久,一世温良。

父子情深,实在令人动容,座中泣下谁最多?不能再说下去了。


6


这样的日子,李健过了整整7年。而他同时期的人呢,连庞龙的《两只蝴蝶》,王蓉的《我不是黄蓉》都能火遍大江南北。

到了最后,比他没才的歌手,一个比一个火。最后,身边做音乐的朋友给李健的音乐判了死刑:

「你这种音乐,永远也火不了,实在太小众了。」

慢慢的,许多朋友都觉得他很无趣,一点都不开窍,都不愿意跟李健玩。李健就住在租来的房子里,那感觉,就像星爷说的:

你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

可李健自己却说: 当下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不应该活在目的里,而应该活在过程里。



7


时间不是药,药在时间里。

故事得从2010年说起,那一年春晚,王菲理着短发,穿着彩带一样的裙子,唱了一首《传奇》,许多人被这首歌打动了。

然后大家慢慢去找,才知道这首歌的作者是一个叫李健的人,然后又知道了原来这首歌写了整整7年了。


一首歌写了7年,换做别人,这首歌恐怕早废了。 可时间总是公平的,它只会把最好的东西留下来。

然后,莫名其妙地李健之前积压的唱片,忽然卖脱销了,在冷水里浸泡太久的李健,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但他并不在意。

而再回头看看,和他同时期的人呢?

卢庚戌去拍了电影,汪峰口碑越来越差,阿杜也过气了,庞龙那些口水歌曲根本没人听。

最后在时间面前站着的,只有这个叫李健的音乐诗人。

他身上的气质还是一样,沉静如水,安静得就像空气。


他像是活在过去的那个时代,身上没有急躁,也没有得意。


依然像活在清华的大学校园里,活在一个出租来的房子里,依然还是活在哈尔滨街头的那个少年,把自己做到了极致,就成了自己的风格。

又过了五年,李健参加《我是歌手》,更多的人都知道了他。 可他依然一点没变。

歌手李荣浩来看李健,他很喜欢李健的歌。想找李健加个微信,结果李健拿出来却是2002年时,买的诺基亚手机。

大家都很诧异,这也太老土了吧,原来李健还是活在过去的那个时代,没有智能手机,更没有微信。诺基亚都已经倒闭好几年了,大家都忘记了怎么用键盘打字。


成名后,他还住在租来的房子里,没有买房,也没有买车。 电视台找他参加真人秀,他也不去。广告找他做代言,他也不去。除了演出,闲下来时,就住在租来的房子里。

他把房子收拾得很干净,养了很多盆花,有一台咖啡机,除了弹琴、写歌,几乎都在煮咖啡。

后来,采访越来越多了。李健觉得很烦,就去了美国“避风头”。在别的明星眼里,这趁热打铁是往上爬的好时机,而李健却不管不顾。他说:

以前是小名小利,现在要面对的是真正的诱惑。所以你内心必须知道,外在的情况变了,但内心的东西没变。我只愿意做一个知识分子,一个音乐知识分子。


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