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医疗
广东医疗改革与医疗服务平台,致力推动提升医疗质量,增进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发布医改政策、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权威信息。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改善医患双方医疗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外场日志:躬身平凡 成就不凡 ·  18 小时前  
兵团零距离  ·  我国拟修法促进民航业高质量发展 ·  23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国产载人飞艇新突破!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医疗

【养生】春天捂得好,疾病自然少,捂这3处就够了

广东医疗  · 公众号  ·  · 2021-02-28 00:04

正文

春天到了,气温渐渐升高,让大家倍感舒适。 但冷空气却时不时地杀个回马枪,让气温忽高忽低。

刚脱掉秋裤,发现降温了;重新穿上冬衣,却又热得冒汗。

这一冷一热的变化,让人一不留神就会生病。

俗话说“春捂秋冻,老来无病”,春天,还是得捂着点!


春捂三处,杂病不生


1

捂腰背:肾好一切都会好


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会出现腰部酸软怕冷、尿频及易于疲劳的症状。

按摩腰部的肾俞穴,可滋阴壮阳、补肾健腰。



位置: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保健方法: 可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位于腰背部两侧的肾俞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连做36次。

用热水袋热敷或艾灸该穴,也可温暖肾阳。


2

捂足部和小腿:聚阳气,一年少疼痛


春季,很多老人会出现偏头痛或小腹痛,甚至是恶心、呕吐、眼睛痛等肝阳虚的表现。

这就提示我们要重点保护好足部和小腿部位了,平日多热敷足临泣穴能很好地改善这种不适症状。



位置: 足临泣穴位于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保健方法: 用两手拇指指面着力分别置于足临泣穴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缓慢屈伸活动足脚趾,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持续 20~30 秒后,渐渐放松,再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 ,每次按压 5~10 分钟,每日 2~3 次。


3

捂肚脐:养阳气,助长寿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对于经常有胃部冷痛和腹泻的人来说,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

保健方法: 保养神阙穴可采用揉中法, 即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每次360下。

注意: 北方地区,春寒料峭,还应注意护“神门”(即手腕)。


这些人群更要“捂”


1

胃病患者


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

这类人群需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

在饮食上要注意暖胃养胃,多喝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运动要适量,不宜大量运动出汗太多。

2

关节病患者


大部分的关节疾病复发都和受寒有一定的关系。

而在初春这个气温变化无常的时候,关节病患者更要注意保护好全身重要关节,避免寒气侵入。


3

哮喘


冷空气刺激后,会导致气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损,继而令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

因此,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最好减少出门,必须出门时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4

冠心病患者


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意思是说寒冷刺激会使得血管发生收缩、痉挛,血液流动不畅,同时增加心脏负担,从而极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所以,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此时需做好前胸及后背的保暖工作。

此外还需合理用药控制血压。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即使发作时间很短,也要格外重视。


5

脑血管病患者


春季是脑梗高发季节,尤其是这段时间昼夜温差大,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

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眩晕伴呕吐等症状,必须高度警惕,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春捂的注意事项


是否春捂,须根据天气而定。

一般来说,春季昼夜温差较大,早晚较冷时,要适当“捂”。

中午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时可适当减衣;出现“倒春寒”时,要恪守“春捂”之道;“暖春”到来,即连续几天日最高气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时,就不能“捂”了。

如果两种极端天气交错出现,穿衣、脱衣就该勤一点。■



来源:养生中国、广东中医药

编辑:陈佳、曹思扬

责编:陈广泰



猜你 喜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