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莞阳光网
东莞阳光网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主管、东莞广播电视台主办,是以新闻资讯为龙头,集专业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强势媒体,是东莞四大媒体之一。2012年3月13日,东莞阳光网获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东莞阳光网

暴露年龄贴!广东过去17年高考作文大全!那一年你写了啥?

东莞阳光网  · 公众号  · 广东  · 2017-06-06 12:0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明天就是2017年高考,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备受关注。去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题是看图作文。


2017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看图说话

那么,你高考那年的作文题又是啥,还记得你是怎么写的吗?跟着小编来看看,过去这17年的广东省高考作文题,找找你那一年的青春记忆。同时,祝愿今年的考生们取得好成绩!


2000年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


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

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

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

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


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


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只要与学者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001年
诚信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2002年
心灵的选择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 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


2003年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2004年
语言与沟通

古时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就无虎。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妇。第二天市场上失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众人跑出去,却找不到虎。大火烧到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那个商人也因此而获罪。(据《郁离子·冯妇》改编)


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5年
纪念

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过去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它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种一颗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6年
雕刻心中的天使

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2007年
传递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8年
不要轻易说“不”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2009年
常识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2010年
与你为邻

《与你为邻》: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2011年
回到原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含标点符号)。


2012年
生活的时代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美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
捐助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问题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4年
胶片与数码时代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
感知自然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6年
看图作文


要求:

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那年,你作文写了啥?不妨在评论区和小编交流,欢迎留言分享!



来源 | 东莞阳光网

编辑 | 伍源

主编 | 吴金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