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人说
投资人说,致力于寻找具有匠人精神的投资人,多角度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经常关注我们你可以获得充满趣味的思维启迪,还有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春晖投行在线  ·  “最终你会成为你本该成为的人” 网页链接 ... ·  昨天  
调研心得  ·  假期,两个超级利好! ·  2 天前  
何夕  ·  本来“金庸武侠 = 土 = ... ·  2 天前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研讨会】2月22-23日,企业出海防骗指南 ... ·  4 天前  
人生资本论  ·  一文讲透:普通人如何在今年致富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人说

刘芹、王琼、李骁军如是说: 唯有信仰能够穿越至暗时刻

投资人说  · 公众号  · 投资  · 2020-03-18 19:00

正文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投资人说



“当我们投资的公司进入至暗时刻,它不仅仅考验我们做投资的企业家,它也在残酷考验我们是否坚守自己的投资理念。过去几年,我们亲身经历小米大起大落并实现逆转。”晨兴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在其署名文章《相信相信的力量》中如是说。
所有光鲜亮丽的成功背后都有无人知晓的努力和坚持,创业如此,投资也如此。是以,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在今年合伙人年会上对话刘芹、王琼、李骁军等顶级投资人时,发问:“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投的Portfolio里面,哪怕今天非常成功的都会有他的至暗时刻,所以我们想听听你们的Portfolio里面有没有他的至暗时刻可以分享一下,以及你们当时怎么应对的?

以下是几位顶级投资人的分享

全文共3600字,阅读约需9分钟





晨兴资本创始合伙人
刘芹
这个话题还真是挺感触的,基本上我们所有的企业都经历了非常起起伏伏的阶段。而且我认为这个公司如果不经历几次起起伏伏,很难成为最终的赢家。即使你赢了,你也会被冲下来。我们的案例非常多,我和IDG有一个共同的案子,是脉脉,最近已经拿到一个亿美金的融资,挺恭喜林凡的。像脉脉这样典型的案例,就经历过非常痛苦的过程。
第一,五年以前,市场上像脉脉这样的公司至少几十家,而且LinkedIn也到中国来了,当时还有3W咖啡。做人力资源,利用各种各样的风口做营销,竞争极其惨烈。
这个产品我自己觉得它非常难做的原因在于:他不是以娱乐为诉求的,它的频次不是高频,它是一个中低频的应用。第二,我们研究这个方向的时候发现他有一个特别大的不确定性,美国人对于人脉的理解是:人脉就是资产,是开放的体系,是可以做交换的。中国人对关系的理解是私有资产,我有这个关系是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不能跟你分享的。本质上来讲这样的产品,在中国要找到它的适配性是特别难的。但是我们内部当时有一个总结,要做难的事,而不是做一个大家都觉得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足够难,你才有可能有超级回报,太简单的事大家都冲进来了。
我们当时进去之后,IDG也表现出老牌投资人的作风,早期公司经历了非常黑暗的阶段,快没钱了,基本上就是我们两家在后面跟着撑了一把。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做到了两个东西是没有变化的:第一个没有变化是,林凡相信机器学习的力量,这也是我们当时投资的一个信仰,包括头条,他们是一类人,认为算法代表了未来先进的工具,这一点是一直没有变的。
第二点,这个工具用来撬动什么?这很重要,刚好撬了一个特别难做的事情,一个是实名,一个是没有娱乐性元素,中低频,目标人群对于人脉这件事情有极强的封闭性心理。为了破冰,脉脉尝试了非常多的东西,产品做了几次加法减法,现在我认为这个公司是熬出来了。
今天回头看,这一点做对了:就是加入匿名的社交性元素,符合人的窥私欲,这是极大的拉动频次的小功能。别小看那个功能,任何一个公司一定要过那个点,这个点其实是靠主功能加上一些功能推动起来的。好在这个公司至暗时刻竞争对手全没了,剩者为王。连LinkedIn都从中国基本上退出了,他本土化的东西已经退出,完全是靠国际化的在做,我认为LinkedIn的退出极大的打击了大量投机性分子。
林凡这个人,我第一天见他的时候,他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他说我有算法能力,而且我想做人的事儿。我曾经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面写过一句话:“每一个人都要经历黑暗时代,如果不经历这种事情是没办法成长起来的,唯一能够救赎他渡过这个黑暗时代的,只有他的信仰,其他的都靠不住。”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我们的功劳,就是因为太黑暗了,所以人都扛不住,唯一能做下来的人,他有这个信念,他说我就能做成这件事。剩下的事情就是,当大家都走了之后这个需求还在这儿,这事怎么本土化,怎么把机器学习的算法能够发挥出来。现在用户数量上我们看到,比快手晚一年半到两年时间达到同样的水平,但是也是经历了快速成长的时代,收入也起来了。我觉得这个还是给我很大的信心,做早期投资的人,我们最应该尊重创业者的就是他的信仰,他们对那种别人都不相信的事情的坚持和信念,这是唯一能救赎他穿越至暗时代,可以依托的东西



  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合伙人 
王琼

刚刚提到至暗时刻,那个电影让我印象深刻,主要在于丘吉尔临危授命,在特殊的国际政治形势下,靠着自己的热情和对胜利的信仰,不仅激励了整个英国人民,甚至于激励了全世界人民对反法西斯的热情。在这件事情上,敦刻尔克战役的成功作为二战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不是战略上的成功,而是信念上的成功。

很多发展不错的公司其实都经历过困难的时刻,作为投资人来讲,我们替他们担心,安慰他们,鼓励他们,和他们一起想办法,但可能不需要我们花太多力气公司就已经渡过去了。什么时候才是至暗时刻呢?这样的公司在心理上承受了最坏的结果,他对于未来有一个很大的预期,而且认为这个未来是存在的,可由于之前的一些业务失败,使得账上资金已经无法支持公司向看得到未来的方向迈进,生存已经成为首要问题。当投资人和创始人都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且面临运营资金马上要断掉时,这个时间点就是至暗的时刻。在资金已经干涸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让别人相信公司认定的未来还能实现,怎么跟创始团队一起去把这件事情重新扳回来?做什么样的决定去改变?

在这个时间点,沟通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作为早期投资人,每天不仅要跟创始人一起去做决策,包括业务调整和裁员,还要向LP解释在所有人都不投、公司严重亏空、发生了重大决策失误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还要支持他?我愿不愿意拿我自己的信誉为他再赌一次?我觉得对我来讲也是一个抉择。

我想分享一个我们投资的公司所经历的至暗时刻。当时创始人说:“我的团队跟着我工作了两年什么钱都没赚到,我对不起他们,我要不要放弃?”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一个月内裁掉了60%的人。他说:“我这个月没干别的,每天都在和员工谈裁员,但幸运的是,员工都很理解,没有过分要求,认为如果公司能够起死回生,还是愿意回来的。”我觉得在做人上,他已经算是成功了。

由于整个资金流已无法支撑,公司只能通过大幅度提价的销售策略,有意把很多订单回旋回去,造成当月的销售额只有上个月的1/3,在这种情况下创始人更不可能到外面融资。当所有的事情同时发生,如果你没有参与到其中,没有参与到丘吉尔每天的纠结,去问民船到底弄了多少?没有经过这个痛苦的过程,你实际上只是一个旁观者的心态,而没有真正去面临那个至暗时刻。那时候我又给了公司一千万美金,我跟创始人说恢复就要靠他自己了。到了年底,公司业务慢慢开始造血,一点一点渡过这个难关。

我记的特别清楚,经过一个月的纠结和折腾,创始人已濒临崩溃。那天下着暴雨,我问他:“还能坚持住吗?如果哪天你跟我说放弃,我不怪你,因为这个事挺难的,咱们趟了很多坑,确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但只要你还能坚持,我就支持你。”这实际上是个很纠结的至暗时刻,我觉得我们和被投资公司经历蛮多的。在我投资的这些公司里多少创始人有过忧郁症,我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在我看来,做早期的投资,无论我们投过什么,面对所有的新项目都还是一贯的做法,再经历这种时刻的时候我们仍然会跟创始人一起去纠结,一起去探索。




        IDG资本合伙人        
李晓军
我觉得如果碰到至暗时刻就好了,因为就是最黑暗了,要么就死了,要么就光明了,更多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未来是不是比这还黑暗,这是每一个创业者包括大公司都不断在面临的问题。
我跟刘芹的合作挺多的,我们都坦然的认识到这是每个公司必须经过的过程。但是我觉得这个过程挺能反映创业者本身处理这些问题的态度。碰到这个时候,才能真正的看到创业者到底是积极心态,还是消极心态。对股东,对团队,对员工是不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态度,是不是一个比较公平的人,还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