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诗词天地  ·  四大名著最经典的40句大俗话:话俗,理不俗 ·  2 小时前  
诗词天地  ·  四大名著最经典的40句大俗话:话俗,理不俗 ·  2 小时前  
国家人文历史  ·  晚清的“费洋古”们,在海外经历了什么? ·  昨天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唐朝289年、明朝276年、清朝268年,为 ... ·  2 天前  
鱼羊史记  ·  “拿下”中年女人,这些方法就很奏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吃货的幸福,总是来的容易一些,比如东坡先生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08-13 11:36

正文

本文系 濠梁开讲 独家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文/手挥五弦
责编/修斯

东坡先生,请把我吃掉!


史上文化名人中,若评学问上的位次,多半大有争议。但若论饮食之趣,恐怕无人能出东坡之右。此公好吃、善吃,以吃取乐,以吃解忧,大有趣味。 假令食物有知,可以自由选择食客,大概都会选择被东坡吃掉吧。

今日众多自诩为吃货的或许不服
我也挺能吃的,凭什么不如苏东坡?
可是自己掂量一下,你有人家会评会品吗
你能为美食赋诗作文编段子吗?
你能为美食取雅号吗?
面对不大可口的食物,你能保持尊重吗?
不行的话,你那最多叫馋嘴、贪吃而已。

食物充我 饥肠腹 ,何以报之诗词赋



对美食的尊重,除了将其吃得一毫不剩之外,莫过于以诗词歌赋相赞。 对于东坡这样的文学大家来说,此事自然属于基本操作。

吃货不可怕,就怕吃货有文化,东坡留下的向食物致敬的诗文甚多,读来让人食指大动,就算是不大可口食物,也令人想去试试,秒杀朋友圈深夜放毒晒美食的勾当。


观赏惠崇的春江晚景画作而题诗,前两句先写竹写桃花,写鸭子戏水,好一派春意盎然。可是后两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终于暴露了东坡的本意。

河豚在水里,画中自然没有,而蒌蒿、芦芽在画中多半也难以辨识,自然全是东坡脑补出来的。见水边春草便思及蒌蒿、芦芽这样的野菜顺利成长,又想到正适合与蒌蒿、芦芽同煮的河豚,敢情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是被肚子里的馋虫带了节奏?


东坡任职黄州,吃不起昂贵的羊肉,只好大烹廉价的猪肉而食,并为之作《猪肉颂》。 “富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东坡捡了个大漏,好不得意。 “待它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它自美”,深得肉烂自香的烹调之道。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见到黄州的好山好水,脑子里想的依然还是美食,东坡是饿着肚子去游山玩水的吗? 却把馋嘴也写得如此清新脱俗。

贬谪惠州后见荔枝味美,又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说得好像真的乐不思归,差点就信了。


东坡在海南的生活甚是贫苦,常以蔓菁、萝卜、苦荠同煮,不用调料而作羹汤。 此物一看原料和作法,便觉“淡出鸟来”。 而东坡食之甚甘,并欣然作赋。 赋文不好在此大段引用,有兴趣的可自行搜索《菜羹赋》。 其辞引经据典,铺陈华丽,不细看的话,恐怕以为办的豪华盛宴,烹的水陆奇珍。 东坡调侃自黑,幽默风趣,其达观知命之性,于此赋亦可见一斑。

在儋州生活困难,不得不入乡随俗,按当地土人食谱果腹。 主食多用薯芋也还罢了,却是苦于是肉食难得,没奈何之下,熏鼠、蝙蝠、蜜唧、蛤蟆这些被中原视为怪异的食物,也只好拿出贝爷荒野求生的勇气努力尝试。


即使见之欲呕,东坡仍然表示了足够的尊重,“ 人言天下无正味,蝍蛆未遽贤麋鹿 ”,认为饮食各有习惯,正如麋鹿吃草,蜈蚣食蛇(古人误以为蜈蚣吃蛇),并无高下之分。

对各种食物都予以接受,并不带有偏见,这正是美食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雅号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饮食本是俗事,而东坡并不避俗,且惯于化俗为雅。 一些食物或饮食行为由此得到雅号雅称,也是饶有兴味。

东坡将清晨饮酒称为“ 浇书 ”,大约取意于晋人郝隆于日下袒腹仰卧,谓之晒书。 这大概也算炫富,炫耀腹中学问之富。


阮籍心中块垒,需以酒浇使之灭,东坡腹中诗书,难道需用酒浇使之长? 当是种庄稼吗?

而门下侍郎李清臣有样学样,称午睡为“ 摊饭 ”,虽觉生动形象,格调却差了一截。

既有现成的代名词,陆游便不客气地拿来就用: “浇书满挹浮蛆瓮,摊饭橫眠梦蝶床”。


山中笋出时,东坡欲邀刘安世游山食笋。 安世不喜登山走路,却好谈禅理,东坡便只道是参拜玉版大师,安世果然欣然同往。

二人在山中廉泉寺烧笋而食,安世只觉味道胜于他笋,遂问此笋有何名字。

东坡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这就是玉版大师,这位大师最会演说佛法,善于让人领会禅意。


安世这才知道上了东坡的当。 竹笋去壳剖开,可不正像一块白玉制作的版片? 而“玉版”从此便也成了竹笋一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别名。


俗语有称熟睡为“黑甜”,酒酣为“软饱”,其实这两处比方词虽俚俗,用意却甚佳。 以甘甜之味通感熟睡之美,以固体食物下肚的饱满形容液体入腹的酣畅。

类似雅称围棋为“手谈”、“坐隐”。 东坡用之入诗,“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存其俗词,取其雅意,也是大好。

美食诚可贵,段子价更高



东坡善谑,是当时有名的段子手,大嚼之余往往妙语脱口而出。 自己吃好了,却让别人喷饭,也是坑人。


东坡曾有《春菜詩》,在北方冬日苦寒缺菜时,思念蜀中冬蔬春菜,并戏言“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大有效仿张翰见秋风起,思念家乡鲈鱼莼羹美味命驾而归的意思。

黄庭坚喜食苦笋,见诗中提及此物,便和诗故意抬扛: “公如端为苦笋归,明日青衫诚可脫”,何必明年,说走就走吧。

东坡得诗后,对坐中客人道: 我固然不爱作官,但黄鲁直却硬逼我为了苦笋马上退休。 众人无不为之绝倒。

损友之间互相调侃戏谑,东坡似乎并未输过。


贬谪惠州时,吃不起羊肉,只能买点人家不要的羊脊骨,以酒腌制后,加少许盐烤至微焦,然后细细挑食骨缝中的碎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