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职位,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是所有互联网人必备的,做互联网的人不能不懂产品,关注产品,改变生活。
51好读  ›  专栏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当我们设计「发现页」时,我们想让用户逛什么?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公众号  · 产品  · 2017-03-10 18:07

正文


作者:银光

全文共 1649 字,阅读需要 3 分钟


—— BEGIN ——


发现页是内容类产品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页面,是用户探索更多内容的重要途径,同时承载了众多产品需求。Banner 、搜索、功能入口、精选、推荐、排行、除了这些常见的发现页元素,似乎什么都可以往里塞,如何权衡这些复杂的功能,最终引导用户发现内容——更好的逛内容呢?


用户心理


可以说,进入发现页的用户,除了想进入某一个功能入口外,其余都是没有明确浏览目标的。


当用户无目的浏览内容时,我们需要满足用户的从众、好奇、推崇权威、求新、求异等心理。


体现在产品设计方面,即:


  • 从众:提供相关好友的推荐、大多数人的推荐(排行);

  • 好奇:提供当下热门;

  • 推崇权威:提供编辑推荐;

  • 求新:提供最新内容;

  • 求异:提供用户未曾接触过的内容。


内容结构常见类型


对内容的梳理,常见的有以下两种类型:


类目聚合型



这种类型经常在垂直电商、视频网站或在线音乐网站看到,根据不同的主题维度模块化聚合展示,这给了运营极大的空间,通过整理不同的维度引导用户探索内容,常见的维度例如:热门精选、编辑推荐、或某种运营总结的主题合集。


这样的展示方式可以曝光出每个维度模块的部分内容,对于有明确维度目标的用户能更好的浏览感兴趣的主题维度。


类目聚合型发现页适合定制数量适中的维度内容,而不是数量庞杂的定制模块,我们不期待用户能在这样一个页面中翻完全部模块,而是希望在这个一级页尽快地找到感兴趣的模块并进入详细浏览。


一些 App 也会将分类当做聚合模块去运营,用户查看某一具体分类是抱着明确目的的,当他想找某一个分类时,却被我们安排在了发现页非常靠后的位置,这就远不如提供一个能一眼看明的分类汇总页,或者分类 Tab 切换方便了。



实例:腾讯视频中,首页提供了丰富维度的类目聚合模块,从 NBA 到 动漫,每个维度,首页都露出了精心编辑过的内容,若对某些内容感兴趣,点击模块标题则进入一个单独分类页。


同时,考虑到一些用户一进入发现页就是想看「喜剧」或「新闻」,提供一个分类的聚合页可以使这部分有明确维度浏览目标的用户快速找到想看的内容。


类目聚合型本身的缺点是:


  • 基于内容维度的聚合,模块新增的内容多是该分类下新增内容,或编辑新增了推荐内容、排行榜上榜了内容,与用户自身喜好无关,缺少了个性化的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