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叔快评
肿瘤学临床研究及制药企业研发评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于东来:胖东来超市公司决定在郑州开店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雷军发视频秀 SU7 Ultra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叔快评

CD30学院 | 张薇教授:维布妥昔单抗在PTCL临床研究

大叔快评  · 公众号  ·  · 2024-05-28 22:18

正文





CD30是位于激活的淋巴细胞上的一种膜蛋白受体,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的一员,CD30的特异性表达使其具有了良好的成药性,靶向CD30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已被广泛开发,用于HL,sALCL或其他CD30阳性的PTCL,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生存。


今天的课程由北京协和医院 张薇 教授 为大家带来“ 维布妥昔单抗在PTCL临床研究 ”。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视频时长18分钟, 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张薇教授主要围绕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现状、初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和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三大方面内容展开分享。


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现状


按照最新的细胞起源分类可将淋巴瘤分为B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和淋巴瘤、T细胞和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淋巴瘤以及淋巴组织间质细胞来源的肿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组来源于成熟的T细胞和NK细胞的高度异质性疾病,其主要亚型发病率占比因地区而异,PTCL非特指型(NOS)在欧美国家最常见,而我国NK/T细胞淋巴瘤(NKTCL)更常见。

2022版WHO淋巴瘤病理分类中对外周(成熟)T/NK细胞淋巴瘤进行了部分内容更新,值得一提的是,以淋巴结起病为主的淋巴结T滤泡辅助(TFH)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AITL)、滤泡型等均归为到一类中。以往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删除了“鼻型”,改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此外,EBV阳性淋巴结T和NK细胞淋巴瘤也被单独划分出来,因其生物学特征与ENKTL有所差异。

近10年来,国内外临床医生尝试了多种PTCL治疗方案,直至维布妥昔单抗(BV)的出现,突破了固有药物的局限,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在2022 NCCN指南中,将BV联合方案即BV+CHP推荐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优选,也推荐于其他任何CD30+的PTCL亚型。

2022版CSCO指南中针对初治PTCL的治疗方案也进行了更新,BV+CHP方案是ALK阳性及ALK阴性ALCL的I级推荐;其中自体移植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可用于高危患者的巩固治疗。

针对难治性或复发性(R/R)PTCL的治疗方案,NCCN指南中BV仍是ALCL、AITL以及其他PTCL的首选方案。BV在国内上市后,患者经BV联合方案挽救治疗后再行移植的比率显著提高。鉴于BV的疗效和安全性,无论是移植患者还是非移植患者,BV均是优先推荐的方案。CSCO指南中BV也是R/R PTCL患者(包括移植和非移植)的1A类推荐,其具有不影响干细胞采集的优势。


初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ECHELON-2是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研究主要纳入晚期病变患者,入组标准中CD30表达≥10%,患者被随机分配至BV+CHP或CHOP组,两治疗组间基线特征大致平衡。正是基于该项研究结果,FDA批准BV+CHP方案作为PTCL一线优选治疗方案。2021年EHA大会报道了ECHELON-2研究的5年随访结果,结果显示,BV+CHP方案的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获益均更为显著,分别降低了30%的疾病进展风险和28%的死亡风险;亚组分析中,系统性渐变大细胞淋巴瘤(sALCL)亚组获益更明显,降低了45%疾病进展风险和34%死亡风险。

BV+CHP一线治疗CD30阳性PTCL患者复发后再次接受BV治疗的反应性如何?ECHELON-2研究的随访5年数据表明,一线治疗后,BV+CHP组的BV再治疗客观缓解率(ORR)为59%,患者再次接受BV治疗反应性仍很高,且长期随访安全性可控,如BV+CHP组和CHOP组发生周围神经病变(PN)患者获得缓解或改善的比例分别为72%、78%。


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一项针对PTCL患者一线治疗失败后生存预后的观察性研究,共纳入1020例患者,接受一线治疗的937例患者中仅有32%可获得长期缓解,其余68%被确定为难治性或复发性患者;从治疗结束到复发的中位时间为8个月。R/R PTCL患者中位OS为5.8个月,其中难治性和复发患者3年OS率分别为21%和28%,远期生存率较低。

对于难治复发患者,除传统化疗方案外,目前有了更多的选择如ADC、PD-1抑制剂等,国内外指南推荐中,BV是复发难治PTCL的首选方案,其在R/R ALCL中的疗效不输于一线,且BV在CD30阳性的PTCL-NOS和AITL中的ORR和完全缓解(CR)率也较高。

NCT00866047研究是BV治疗R/R sALCL患者的II期关键性研究,5年随访结果显示,ORR为86%,CR率为57%,PR率为29%;5年OS率为60%。R/R sALCL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ALK阳性和阴性患者无明显差别,其中非移植患者经BV治疗后达到了很好的缓解和生存。

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旨在评估法国和比利时21家LYSA中心BV+苯达莫司汀(BBV)治疗R/R T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R/R TCL患者经挽救治疗后ORR达70%,其中复发患者治疗反应更佳,ORR高达83%。中位随访22个月时,不良反应仍完全可控;中位PFS为8.3个月,1年PFS率高达40.7%;中位OS为26.3个月,1年OS率达63.7%。获得CR/PR患者 vs SD/PD患者的中位PFS为17.4 vs 1.9个月(P<0.0001);移植vs 未移植的中位PFS为NR vs 4.8个月(P<0.0001)。总的来说,BBV联合治疗R/R TCL缓解率高、预后良好,获得CR且接受移植的患者预后最佳,BBV可作为此类高危淋巴瘤移植前挽救治疗的优选。

最后,张薇教授总结道:

  • PTCL患者预后较差,因发病率较低和异质性较强使得治疗进展相对缓慢,既往CHOP样方案一线治疗方案及复发难治化疗方案预后欠佳。

  • 维布妥昔单抗治疗CD30阳性PTCL显著延长患者PFS和OS,改变了PTCL一线及复发难治治疗格局。

  • 不同亚型的PTCL预后差异较大,如何选择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