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才能贯彻好、落实好。坚定的行动自觉建立在坚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之上。只有在思想上清醒而坚定,才能在行动上坚强而有力。抓好改革落实,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指导,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着力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谋划改革,绘就了恢宏的改革蓝图,鲜明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视野宏阔,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我们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领会,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为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为行动和实干提供根本遵循。
思想是行动和实干的旗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前人不曾走过的道路,必须有正确指导思想引领前行之路。只有坚持正确指导思想,改革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这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改革行进到当下,我们面临的形势环境之复杂前所未有,肩负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改革大船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为改革行稳致远提供了“导航仪”。我们要按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指引的方向前行,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移、不能动摇。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改革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仅具有政治性、人民性、实践性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共性特质,还具有强烈的历史主动、坚定的守正创新、鲜明的问题导向、系统的战略布局、深厚的人文观照、深邃的世界眼光等理论特质。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握其丰富内涵、理论特质和实践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
目标是行动和实干的目的。目标明确,行动才能知所趋赴,实干才能有的放矢。在改革进程中,我们党总是善于以明确目标形成最紧密的团结、激励最有力的奋斗。《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总目标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方向,展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前景,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改革上道不变、志不改和接续奋斗的坚定决心。把握住总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和实干就有了“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就能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能把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有机统一起来,向着总目标不断前进。
原则是行动和实干所遵循的基本准则。重视对以往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形成重大原则,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每一次新的启程,都要回望过去、总结经验,让前行之路奠基于深厚的历史智慧之上,走得更稳更远。《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这是我们在行动和实干中必须贯彻好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这“六个坚持”原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改革韬略、深谋远虑的改革智慧,对于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改革行稳致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在抓落实中必须严格遵循、长期坚持。
重大改革举措是行动和实干的着力点和发力点。《决定》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确定了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这些重大改革举措坚持问题导向,对准难点痛点堵点,破除体制机制藩篱,既具战略性、前瞻性,又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改革味道浓、改革成色足。每项改革举措的出台都经历了严谨周密的论证,都凝结着方方面面的改革智慧,都将对相关领域改革工作产生重要促进作用。落实好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就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其内涵和指向,确保改革最终效果符合预期目标。要登高望远、胸怀大局,把每项改革举措置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框架中去把握,弄明白其如何从实践中来、奔着什么问题去,在整体改革中承担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与其他改革举措的关系,确保不偏不倚、不打折扣、精准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