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4月6日,毛泽东在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中说:“我王震部入疆,尚且首先用全力注意精打细算,自力更生,生产自给。现在他们已站稳脚跟,取得少数民族热烈拥护。目前正进行减租减息,今冬进行土改,群众将更拥护我们。”新疆,成就了王震的一段荣耀历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来到这里的支边青年,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很多人一来就是一辈子。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和当地人一起建设新疆。图为群众和兵团战士在一起。
1949年,王震将军率领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在新疆起义的国民党驻军司令陶峙岳用这样的诗句赠予王震:“将军谈笑指天山,便引春风度玉关。”
对土匪,“必须用大炮讲道理,用刺刀去教训”
和平解放后的新疆并不平静。新疆在整体上虽然和平解放,但是新疆地区形势依然很复杂。新疆旧有的地方势力“赶走汉人”、建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分裂思想一直阴魂不散,这种政治思潮在新疆局部地区影响很深,他们通过各种分裂手段,进行分裂破坏活动。当时的分裂势力主要有三股:
一是阿不都拉大毛拉在伊犁的叛乱。阿不都拉大毛拉秘密建立了“大突厥主义伊斯兰党”,并策划暴乱,散布独立的谣言、标语及传单,试图建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二是乌斯满及其追随者的暴乱。三是穆罕默德·伊敏的分裂势力。
毛泽东多措并举,力求保存和解成果。为了彻底消灭新疆的顽固残余,毛泽东还布置了最为关键的一步棋,那就是选派王震亲自坐镇新疆平叛。王震率第一兵团挺进新疆,不负众望,顺利的平息了各地叛乱,充分证明了当时这步棋是走对了。
1949年,王震率部入彊,新疆和平解放。为避免大军长期驻守给新疆人民带来沉重负担,毛泽东要求王震:你们既要当战斗队,也要当生产队和工作队。图为1950年7、8月间,王震(左二)、陶峙岳(中)等研究石河子垦区规划。
新疆和平解放之后,为了支援新疆、建设新疆,内地从建国初期就开始持续支援新疆建设。
发展生产,“叫水往西流”
首先改变新疆面貌的是从内地进疆的人民解放军。1949年12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号召全军,“除继续作战和服勤务者而外,应当担负一部分生产任务。使我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藉以协同全国人民克服长期战争所遗留下来的困难,加速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
1954年10月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这一年,中共中央作出屯垦戍边的决策,同年10月7日,中共中央、毛泽东命令新疆的10.5万驻军官兵,连同家属在内共17.5万人集体就地转业,组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图为兵团一师1960年初进入塔里木盆地开荒。
“不占群众一分田,戈壁滩上建花园!”10万大军把青山碧水、耕地沃野让给人民,自己开垦荒田。1950年6月,官兵吃上了自种的蔬菜,7月吃上了自种的粮食和瓜果,第二年驻疆部队主副食全部实现自给,此后年年向国家交售大量富余的农副产品。图为部队开荒种田。
王震将军也发出了关于“改善军民生活,医治战争创伤,发展社会经济,克服财政困难,向建设近代化工业方向发展”的指令,进疆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随即组成了生产建设大军。
1952年2月,毛泽东向驻疆将士发布命令:“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图为1953年迪化电厂(今乌市苇湖梁电厂)投产发电。部队修建,后无偿转给地方政府。
此后,兵团又不断补充转业官兵,以及来自河南、湖北、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的支边知青,组成以军事化的建制从事生产建设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兵团。图为兵团战士兴修水渠。
石河子附近卡子弯有一片被当地人唤作“西戈壁”的地方,由于没有水源,完全不能进行农业生产。历史上曾有地主投入重金,企图挖出水渠把东边玛纳斯河的河水引来,但最后放水时水都渗漏在途中,一滴水也没有流到戈壁。人民解放军官兵在烈日炎炎、风沙弥漫的戈壁滩上,风餐露宿、挖沙填沟,做到了历史上从没有人做到的事情,第一次让玛纳斯河的河水朝西流淌,在戈壁滩灌溉出数万亩的良田,实现了“叫水往西流”的梦想。
1954年这一年,屯垦部队上缴国家粮食约1686万公斤。新疆农业生产落后的帽子,历史上第一次被摘掉了。
当年到大城市招收知识青年,都放一部叫《军垦战歌》的电影,把新疆描绘得处处赛江南。很多青年都受到了鼓动,放弃学业,报名去新疆。有的家长不让去把户口本锁起来,青年就把户口本“偷”出去,将户口迁到新疆。图为1959年江苏省泰兴县发的“支边证书”。
工人、青年与女兵
新疆最初的工业建设可以取得显著成效,也是与内地工人的支援分不开的。以七一棉纺织厂为例。该厂从厂长、总工程师、纺部、织部工程师和各工段技术人员,都是上海的华东纺管局从局里和各工厂抽调去的。
据从上海来新疆援建的工人回忆:“到厂后,空荡荡的厂房内,没有锅炉暖气,生了数十只火炉,还是零下十几度。”就是在这种艰难困苦之中,支援新疆的内地工人用忘我的劳动。
从1956年起,河南、江苏、两湖、安徽等地的青年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63年至1966年,国家动员了京、津、浙、沪等12万支边青年进疆,其中有9.7万上海支边青年。图为1963年上海知青来到兵团农一师所在地阿克苏市。
随着技术人员成建制扎根边疆,一些新疆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技术单位,也从无到有产生了出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电力行业。
1956年电力工业部西安电力基本建设局第三十六工程处的职工384人进疆支援苇湖梁电厂二期工程安装。这批电力职工在完成任务后扎根边疆。
当地老人欢迎来到新疆支边的上海青年。
1959年11月,以第三十六工程处为基础成立新疆电力安装公司。
此前,1958年7月24日,以西北电力设计院支援新疆建设的六十七人为主体的新疆电力设计院也宣告成立。电力设计和安装部门的组建,大大推进了新疆电力工业的建设速度。
这种成建制迁址新疆的事例,一次次填补着新疆各行各业的空白。如新疆奎屯针织厂的前身是上海富华织造厂,1962年支援新疆建设举厂西迁,选址奎屯市,成为了新疆第一家针织企业。
山东籍女兵在新疆新源肖尔布拉克镇。
上海“十万青年支边”,湖南“八千湘女进疆”
解放新疆后,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部队明确规定:“汉族军人不允许与少数民族妇女结婚。”可当时新疆的汉族人口一共才30万。
50年代初,彭德怀视察新疆时,曾对官兵们说,“我们的屯垦事业要后继有人,你们都打光棍了,谁来继承我们的事业?我跟王胡子(王震)讲了,叫他到内地招一批女兵来!”王震还真的去向毛泽东请示,组织内地女青年来新疆工作。毛和王都是湖南人,自然先想到动员湘妹子。
但进驻新疆的女兵,不止是湘妹子。
1954年11月8日,520名上海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新疆。他们中绝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的女生。面对世俗的阻力,上海市立第三女子中学初三毕业生徐胜男慷慨陈词:“如果谁都不愿到西北去发掘富饶的宝藏,社会主义怎么会来呢?”他们的这一行动,堪称是开启了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的帷幕。
兵团人在告别“地窝子”之后,就住在这样简陋的土房子里。
1951-1952年,大约8000多湘女进疆;后王震又从华东招了2000多部队女护士、从山东征了3000名女兵;1954年,又从山东征了7000名女兵。到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时候,部队中女性的比例增长到40%。
兵团里的女护士。
征女兵入新疆,大大平衡了男女比例,客观上也能适当解决士兵们的婚姻问题。
至1962年已有数千名上海青年来到新疆。1963年起,一个新的赴疆热潮形成了。1963年7月至1966年10月,有九万七千名上海知青赴疆支援建设。约十万在繁华大都市长大的上海青年,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选择到祖国的边陲支援新疆建设。这在上海城市史和新疆建设史上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一直到1985年底,留在新疆参加建设的上海知青还有3万人。
少数民族群众教知青跳舞。
而在上海十万青年大规模赴疆之前,1959~1960年,江苏、安徽、湖北三省分批动员组织青壮年支援新疆,建设新疆。据记载,支边青壮年入疆时均由当地政府选派县乡级干部带队,以营连编制。最关键的是,青壮年赴疆配有教育、医疗和各专业人员一并支边。这种专业配置在减少了支援区域负担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大批教育、医疗等技术人员,推动了支援区域的发展。
图为兵团里的结婚仪式。
扎根新疆知青的孩子。
谁也没想到,这一来,就是一辈子,就把根扎在了荒漠戈壁滩。不但是这一辈子,还有自己的后代。就像她们自己所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图为扎根新疆知青的孩子们。
如今,新疆的面貌远非昔日能比,这里边,有多少援疆儿女的血泪与汗水?在大时代的潮流中,他们命运已与共和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牺牲也罢,甘苦也罢,面对自己的青春和情感、付出和收获,能否无怨无悔,也许只有她们自己才知道。
- END -
素材来源 | 新疆我的家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及时处理
小伊微信号:home0999
伊犁我的家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快快来投稿吧)
招商电话 | 0999-6796999
客服电话 | 0999-83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