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数据风控联盟
传递大数据风控前沿讯息;聚合顶尖信贷行业精英;分享云风控实操案例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免费领取DeepSeek教程 ·  昨天  
数据派THU  ·  成功率可达100%,药物开发公司Cellar ... ·  昨天  
数据派THU  ·  NeurIPS ... ·  4 天前  
数据派THU  ·  独家|人工智能值得信任吗(附链接) ·  5 天前  
软件定义世界(SDX)  ·  Flywheel:2024电商消费趋势年度报告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数据风控联盟

信贷风控核心:如何做好“贷款三查”工作?

大数据风控联盟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18-02-11 19:12

正文

贷前调查


贷前调查是风险防控第一道防火墙,建立在市场拓展和风险防控的双重基础上,从而获取风险利益的最大化。


首先,通过前期掌握的贷款申请人相关信息,全面审查承贷主体的合规、合法和有效性。 可利用“人行征信系统”、“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国法院被执行人查询系统”、“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查询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以及通付盾信用认证平台等一切信息透明系统和第三方信用查询渠道,查询申贷人是否涉及民间融资、法律诉讼、集团关联、担保圈、担保链、多行业经营、主业不清等显性、隐性和潜在风险信息,对申贷人做出一个明确判断。


其次,对收集的申贷人基础材料,进行风险审查。 由于近两年国家企业注册随着全球市场变化,做出了适当调整,对经济形势做出史无前例的宏观调控。很多企业注册资本均为认缴制下的产物,应加大对申贷人财务系统的审查,通过查询进项和销项增值税发票、水电费、发货单和订货单、各银行交易明细等辅助资料进行推断,从而大致估算出申贷人合理区段销售收入,是否与财务报表、纳税报表存在异常信息,并收集与注册资本相关的会计资料,佐证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是否真实。

最后,撰写“调查报告”要以合规为主题 ,上下贯穿,从审核风险的角度,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通过申贷人提交的基本信息、关键信息、融资担保、各项财务信息、贷款合理用途、担保措施等资料,全面揭示存在何种风险。通过政策风险、行业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操作风险等种类风险,剖析申贷人是否符合准入条件,并对风险做出主观和乐观判断,为贷中审查提供准确、充分和全面的可供采用信息和依据。从风险防控的工作理念上,完成尽职尽责调查,不受任何因素影响主体操作,及时上报审批。

贷中审查


贷中审查从风险意义来讲 ,贷中审查是风险准入第一道防火墙,也是防范风险的第二道防火线。


从近两年产生的不良贷款来看,由于“贷前调查”岗位职责失守,或受一些因素影响,导致上报的信贷资料和调查报告,可供采用信息寥寥无几,操作风险、道德风险比比皆是,导致贷中审查或多或少存在审理误区。


作为风险管控重要一环,岗位人员应对贷中审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要独立行使审查职权,对不完善的信贷资料,要根据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规章制度要求客户经理及时补充, 并对“贷前调查”所获取信息,进行排查、核查和审查,保障信贷资料、财务数据、调查报告的合法、合规和有效性。 并对风险揭示、披露、判断和处置不利的报告,应进行现场调查逐项核对,获取有价值信息,并通过客户经理补充的信贷资料进行对比,在“审查报告”中予以体现,为“贷审会”、“有权签批人”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各金融机构随着信贷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风险防控人员明显不足,只能依托信贷资料表象,不断利用繁琐复杂的系统工程,反复推断、估算和判断存在的风险可控性。


久而久之,风险防控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双重负荷下,只能“照猫画虎”应付了事。只从“合规风险”方面简单审查,对一些存在的隐性潜在风险,不能深度掌控。对一些该披露不披露风险,出具的审查意见只停留在“讲”上,使“做”这一重要环节成为“摆件”。所以,有效控制风险审查人员业务审查规模,加强质量管理,势必力行。

贷后管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