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片段↓
在影片《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中,福尔摩斯和华生循着莫里亚蒂教授留下的线索,来到位于德国的一处兵工厂内。
这是一个圈套,福尔摩斯被俘,莫里亚蒂极尽残忍的用铁钩将大侦探吊起。
铁钩硬生生扎进肉里,在福尔摩斯痛苦的闷哼声中,邪恶教授竟然打开留声机放起了音乐。
莫里亚蒂非常喜欢这首歌,跟着旋律哼唱起来,还踩着近乎舞步的步子推了被吊起的福尔摩斯一把。
残酷的场景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这首曲子,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
舒伯特 “鳟鱼”五重奏 第4乐章↓
我们更加熟悉的《鳟鱼》版本,是舒伯特的五重奏。
这部作品是五重奏这种音乐体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没有之一。除了这部《鳟鱼》,估计你再难想到古典音乐中其它的五重奏作品了。
这部作品的配器非常特别,它并没有采用约定俗成的四重奏+钢琴的模式,而是以一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与一把低音提琴加钢琴的形式演奏。
整部作品共由五个乐章组成,其中的第四乐章,改编自他的同名艺术歌曲,也就是莫里亚蒂教授唱的那首歌。
舒伯特 艺术歌曲《鳟鱼》↓
这首艺术歌曲,创作于五重奏版本发表的两年之前。
舒伯特非常喜欢这首艺术歌曲的旋律,在艺术歌曲发表之后,他自己修订过不下6个版本。
甚至在这首艺术歌曲发表之前,这段旋律就已经隐隐约约出现在他的其它作品之中了。
例如这首创作于1815年的 "幻象
(Die Erscheinung)
" ,听上去,就像《鳟鱼》的姊妹篇一般。
舒伯特 艺术歌曲《幻象》↓
而电影中,莫里亚蒂教授再三提到的《鳟鱼》的原因,主要与这首艺术歌曲的歌词有关。
这首听上去欢快优雅的作品,讲的故事却并不怎么让人开心。
“在清澈的小河中,有一条小鳟鱼,正在欢快的游来游去。
河边有一个渔夫正在钓鱼。只是河水清澈见底,鱼儿一眼就能看见钓竿和鱼钩。
渔夫等的着急了,把水搅浑。小鳟鱼迷失了视线,终于被渔夫钓起。”
这首歌最后一段歌词,是警示正值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应当以小鳟鱼为戒。世事无常,人心险恶,年轻人们未经世事,未免会上当受骗。如果嗅到危险,就赶紧逃离,否则就会后悔莫及。
这首艺术歌曲的词作者,是
克里斯汀·舒巴特(Christian Friedrich Daniel Schubart, 1739-1791)
。
他的名字与与舒伯特(Schubert)只差了一个字母。
他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记者,同时也是作曲家、音乐家,以及管风琴演奏家。
他还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名为《论音乐美学的思想》,奠定了“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基础。
艺术歌曲《鳟鱼》发表时,这位仁兄正在蹲监狱。
他谴责买卖黑奴,支持美国独立,为波兰民族运动和俄国农民起义摇旗呐喊……
总之,法国王室、贵族、教会……这些当权阶级,统统被他得罪了一遍,能碰的高压线,也统统碰了一遍。
以他犯的事儿来看,这辈子是没什么出狱的指望了。
然而,再绝望的剧情也有反转,他入狱的10年后,法国大革命了,他从囚徒变成了英雄。
回到电影中,福尔摩斯落入莫里亚蒂的陷阱,影片之前已有了铺垫。
两位天才首次见面时,背景音乐同样也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编号为D 881的《渔夫生涯》。
“放弃你徒劳的努力吧,这条鱼你可骗不到!”
究竟谁是鱼?谁是渔夫?
福尔摩斯想找到莫里亚蒂的犯罪证据,而莫里亚蒂则设下圈套,引诱福尔摩斯上钩。
于是有了开始兵工厂那一幕,眼瞅着邪不压正,大侦探已然落败。
可是别忘了,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再绝望的剧情也有反转。
现实中如此,电影中更是必须如此。
影片中的瑞士
莱辛巴赫瀑布
影片最后,瑞士莱辛巴赫瀑布,所有的底牌亮开时。
鱼儿上了钩,却一口吞噬了得意的渔夫。
我不能再讲了,再讲就剧透完了。
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自然知道我在讲什么。
没看过的朋友,再听一遍这首曲子。
然后找来这部电影看看吧!
去感受一下这小清新旋律背后的重重心机!
祝大家赏乐愉快!
点击进入「解叔的音乐小屋」
- 行走的音乐-漫游指南 -
回复“如何入门”,可以获得经典音乐的入门指导。
回复“有啥推荐”,可以获得最新的推荐音乐列表。
回复“电影”,可以获得电影中的经典音乐。
继续探索其它似曾相识的经典音乐,请回复“似曾相识”。
回复作曲家姓名,可以获得音乐家相关作品和故事。
现在支持的音乐家有巴赫、莫扎特、拉威尔、海顿、肖邦、奥芬巴赫、李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