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河套融媒
河套微传媒是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第一时间为河套地区微友分享吃喝玩乐咨询,聚焦本地新闻,传播河套文化,感受河套,分享快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TF和LOF圈  ·  麻绎文:为何现金流能长期跑赢红利? ·  昨天  
何夕  ·  #a股# 上证50跌幅top ... ·  昨天  
聪明投资者  ·  芒格:我想要自己的钱,因为我想要独立 ·  4 天前  
EarlETF  ·  Deepseek R1的新朋友和新对手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河套融媒

“铁路医生”护航游子回家路

河套融媒  · 公众号  ·  · 2025-02-02 18:17

正文



春节我在岗



1月29日上午9:21,哐当、哐当……列车行驶的声音由远及近,45秒后,一辆列车从铁轨上呼啸而过,冷风吹得脸颊生疼,孟宪丰和3名检查人员在线路旁列队迎车。





“我们守护的这段铁路,轨道几何尺寸以毫米计量,要控制在容许偏差范围之内,非常平稳。”孟宪丰是临河运营维修段杭锦后旗综合车间副主任,参加工作15年来,他与铁轨昼夜相伴,让更多的旅客平安回家过年。



出发前班组点名



7:50,太阳还未升起,班组点名后,孟宪丰安排当天的工作。“作业项目有线桥设备巡检、外部环境检查……检查过程要注意安全……”孟宪丰根据作业内容特别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8:00,记者乘坐线路检修车,前往巡检地点,K17+000至K25+000,共计8公里的检查任务。路上,孟宪丰告诉记者,每天作业都要提前半小时到达现场。


当天的点外作业时间有6个小时。上铁路轨道作业前,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用对讲机确认无列车经过,随后穿过网围栏,爬上陡坡,上道检查作业,脚下的铁轨笼罩在薄薄的晨雾中。走在碎石子和轨枕上,记者踉踉跄跄,工人们负重前行却如履平地。


“叮叮……叮叮……”孟宪丰拿着检查锤弯腰敲击螺栓,检查轨道接口处连接零件,紧固松动的螺栓。孟宪丰负责的这段铁路,每公里40对接头,每个接头夹板上有6个螺栓,每个螺栓敲2下,8公里的铁轨全部检查需要敲击3840下。



孟宪丰 检查轨道接口处连接零件



杨利权正在检查线路几何尺寸,他俯身将脸贴在铁轨上目测轨道高低,拿着道尺在铁轨上测量。“道尺用来检测两股钢轨的水平、轨距。”杨利权说,他们通常会先目测线路状态,再用道尺检查,记录数据,判别是否有超限点,作为整个铁路修轨道的依据。



杨利权 拿着道尺在铁轨上测量



“钢轨的高低通过肉眼就能看出来吗?”记者问。“对啊,这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才能掌握。”杨利权介绍,列车经过时速90公里,对钢轨和枕木的冲击力很大,会造成线路几何尺寸的变化、高低方向不良,影响旅客的舒适度。遇到这样的情况,线路工人会用专业的工机具把钢轨整修平顺。

1个小时行进2公里,一路下来,记者已记不清他们重复了多少次这样的动作。凛冽的寒风中,记者的脸冻得通红,手指僵硬,瑟瑟发抖,摄像机也有些迟钝。“小丫头,这还不是最冷的时候,走着走着就暖和了。”同行的工友笑说。

行进途中,现场防护员提示,中途有列车经过,线路工们需要停止作业,下道避车,站在道旁列队迎车。两条铁轨无声地连接着旅客热切的思乡之情,也承载着一代代线路工人的青春年华。

检查时间虽然短暂,孟宪丰等线路工人的工作并未结束,明天他们又将奔赴下一点位继续作业。

记者了解到,过年期间线路工人24小时值班。孟宪丰父母都在吉林,2021年春节过后,他已经4年没回老家。一列列旅客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的背后,有无数个像孟宪丰一样的“铁路医生”,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十年如一日与铁轨昼夜相伴,守护着我们平安回家的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