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丽俊
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专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嗅嗅挖金  ·  阿里相关,政务云,阶跃星辰概念 ·  22 小时前  
嗅嗅挖金  ·  阿里相关,政务云,阶跃星辰概念 ·  22 小时前  
南京市场监管  ·  在菜场碰到这个“码”,记得扫! ·  3 天前  
南京市场监管  ·  在菜场碰到这个“码”,记得扫!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丽俊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瞎忙,看这3点就够了

张丽俊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0-05 07: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为什么瞎忙比闲着更可怕,并给出了判断一个人是否在瞎忙的三个标准:是否经过深度思考、是否对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以及做事是否有结果和效率。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提高效率和管理时间的方法,包括使用TDL工具、养成良好工作习惯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判断一个人是否在瞎忙的三个标准

首先,要看他是否经过深度思考;其次,要看他是否对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最后,要看他做事是否有结果和效率。

关键观点2: 深度思考的重要性

深度思考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善于深度思考的人能够全面、深度地思考问题,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

关键观点3: 如何提高效率和管理时间

使用TDL工具,根据事情的重要紧急程度去做,可以很好地提高效率。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做好时间管理,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关键观点4: 管理时间的工具推荐

TDL是一个很好的管理时间的工具,通过通盘思考、要事当先、想不透的事情持续想三个核心点,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安排工作。

关键观点5: 做正确的事和效率的重要性

工作做得多不等于做得好、效率高。以结果为导向,聚焦在与结果相关的事情上,避免瞎忙。同时,要提升效率,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更大的价值。


正文



导语: 为什么说瞎忙比闲着更可怕?本文与大家探讨。
本期音频由 科大讯飞提供 的语音合成支


在任何一家公司里,你都能看到这样一类人:

他总是忙忙碌碌,任何时候你看到他,他都在埋头工作,任何时候找到他,他都说“没时间”。


尤其一些管理者,更是经常把“没时间”挂在嘴边。


忙,可以理解。作为管理者,你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一大堆事情都等着你处理,你怎么可能不忙?


但是,你的忙碌是有价值的吗?你的忙,是高效的、有价值的忙,还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瞎忙?


很多时候, 瞎忙比闲着更可怕。


那,如何判断一个人到底是不是在瞎忙呢?


我认为,主要有三点考量的标准。


有没有经过深度思考


你有没有听过“懒蚂蚁效应”?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进行追踪,观察它们的活动情况。


结果发现,大多数蚂蚁都很勤快,清理蚁穴、搬运食物、照顾幼蚁,总是忙忙碌碌的。


但也有少数蚂蚁整日无所事事,在蚁群周围东张西望,悠闲度日。


生物学家在这些少数蚂蚁身上标记,并叫做"懒蚂蚁"。


令人惊奇的是,当生物学家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勤快的蚂蚁立刻乱成了一团。


而“懒蚂蚁”们则不慌不忙,带领蚁群向新的食物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看似懒,实则一直勤于动脑,思考着如何寻找和研究食物来源。


这就是著名的“懒蚂蚁效应”。


企业中,从来都不缺乏勤奋、努力的人,真正缺乏的是像“懒蚂蚁”一样善于深度思考的人。


很多时候, 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就在于你有没有深度思考。


有些人在工作中只知道低头拉车,吭哧吭哧干活,却从不抬头看路,也不管做得对不对。


等到要交付的时候,才发现方向错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资源和精力,结果做了无用功。


而有的人,做事前会先进行深度思考:这件事到底能不能做,应该怎么做,我的方向对不对,方法对不对,可以借助什么资源……


他会进行全面的、深度的思考,然后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


同样的目的地,你走什么方向,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在瞎忙,首先要看他做事前是否经过了深度思考。


千万不要用行动上的勤奋,掩盖了思考上的懒惰。


是否对事情的轻重缓急排序


如果要往一个瓶子里装入石头和沙子,如何才能把瓶子装满呢?


先装沙子,石头就装不下。所以,你要先装入石头,再装入沙子,细碎的沙子会塞满石头的每一个缝隙。


瓶子就像是你的时间,石头是你人生中重要的大事,沙子是琐碎的小事,你应该先做重要的事,把其他的不重要的放在后面。


有些人每天看似忙忙碌碌,很勤奋,但实际上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既浪费了时间,又消耗了精力,这实际上是“伪勤奋”,是在瞎忙。


以管理者为例, 管理者的时间从来都不属于自己 ,每天除了本职工作外,还要去解决团队的问题,平行部门的协同问题,更要时不时地被老板拉去开会,所以很容易陷入“伪勤奋”的陷阱。


那,怎么办呢?


作为管理者,你不想瞎忙,就一定要懂得对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要事为先,把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放在后面。


德鲁克说过, 要让管理变得卓有成效,取决于你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花了多少的时间。


高管到管理层,再到员工,你每一天,每一周,每个月能够抓住三件最重要的事情,这三件事你做好了,你的绩效就一定会好。


在重要的事情上,投入足够多的时间,你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很多时候,你的工作之所以没有成果,就在于你把时间浪费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而不是重要的事情上。


那么,怎么来管理时间呢? 我给你推荐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TDL(To do list)。


TDL有三个核心点: 通盘思考、要事当先、想不透的事情持续想。


像我每天来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花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做TDL,要思考今天最重要的是哪几件事,今天为什么是这几件事最重要,这几件最重要的事情我打算怎么干,遇到问题去找谁,我今天的总结是什么,我明天的规划是什么。



通过TDL这一工具,根据事情的重要紧急程度去做,就能很好地提高效率。


有没有结果和效率


工作做得多,不等于做得好、效率高。没有结果的工作,等于白做。


所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瞎忙,还要看你做的事情有没有结果和效率。


有些人看似很勤奋,很忙碌,但他做的事情没有结果。没有结果的付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以结果为导向,聚焦在与结果相关的事情上,你就能避免瞎忙。


简单说来,你要时刻保持着“目标感”,理解你所希望达成的业绩结果,做正确的事。


同时,你要分析哪些事情是必须去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必要做的,从时间维度去把握工作的重点,这个月做什么,这个周做什么,分别要达成什么目标。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事情, 你不能只看短期结果,还应该从长期价值考虑。


比如说,客户关系的维护,短期未必有结果,但从长期来看,是非常有价值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