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入4月,杭州的阳光里已经热得像夏天一样了。周末带瓜瓜和小伙伴玩耍,在草地上打滚,数天上的风筝,花丛里追蝴蝶……
瓜瓜是玩得不亦乐乎,但我却
时刻注意着他有没有把手往嘴里塞或者用脏手拿东西吃
——
前两天,朋友圈里看到在疾控中心的朋友发了条提醒——
近年来一直稳居各类儿童传染病发病第一位的
手足口来了!
(每年4-7月、9-12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今年情况比往年凶猛很多!
学龄前宝宝多发,尤其是3岁以下的宝宝,爸妈们更要小心!
考虑到妈妈们都分布在大江南北,祖国各地,我又特地去找了全国手足口的情况,结果发现也不容乐观——
国家卫生健康委
对2010~2017年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发现:
近年来,手足口病报告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重症和死亡呈隔年高发特征。我国年平均报告发病200多万例,
累计报告重症13.5万例、死亡3千多例
,
主要集中在 5 岁及以下儿童,死亡主要集中在3 岁及以下儿童。
重症和死亡病例大多由
肠道EV71病毒
(引起手足口病毒的一种,有专门疫苗,我们后面具体说哦)引起。
预计 2018 年手足口病整体流行强度将高于2017 年,不排除重症、 死亡有所增加的可能。
手足口主要是
通过接触传染
的,
病毒来势如此凶猛,
春天又这么美好,总不能天天把娃们都关在家里吧?!
先不着急,我们一起来学习,再想对策!
宝宝每次生病都是对妈妈身心的一场考验。有个麻麻跟我说了3岁宝宝得手足口的经历。
第一天,上早教班回来,傍晚
突然发烧了,38度,不肯吃饭(后来才知道宝宝喉咙里长了疱疹,吞咽疼)
,嘴巴臭。
第二天,
嘴巴旁边突然冒出来很多疱疹,脚底有很多红点,发烧到39.3
。感觉跑医院,医生一看说是手足口病。一直哭闹,不吃不喝。医生说是因为宝宝喉咙里的疱疹,疼的。(麻麻看了心更疼)然后告诉我们要
隔离两周至少
。
第三天,
嘴巴、舌尖出来更多的疱疹,腰、脚、手、屁股发了很多红点
。体温下降,37度多一点,嘴巴还是很臭,用生理盐水喷洗了一次。依旧胃口很差,嘴巴里这么多泡泡,吃东西肯定疼,小脸上的肉一下子缩小了一半。
第四天,
嘴巴、舌尖还是有很多疱疹,手脚还是红点。
还是不愿意吃需要咀嚼,稍微硬一点的东西,但愿意喝奶、喝水。嘴巴的臭气减少了。(肯吃,哪怕喝点,麻麻也稍微放心点了)
第五天,
嘴巴里、旁边的疱疹感觉开始变小了,手上脚上的红点褪了,腰一圈的红点褪了大半。烧也退了
。宝宝想吃饭,但是嘴巴、喉咙里痛到哭,吐出来,基本没咋吃下去,可怜的宝宝!
第六天,
嘴巴内外的疱疹基本开始褪了,手脚上的红点也褪得差不多了。但是胃口还是很差,应该还是疼
,每天就靠喝奶“续命”的感觉。有气无力地躺在那,麻麻心疼得不行!
第七天,
疱疹、红点都基本好了,尝试给宝宝喂流质,慢慢恢复体力
。宝宝多吃点啊!整整一周,总算熬出头了,接下来再隔离一周。
折腾的手足口病,宝宝和麻麻都很辛苦啊!
手足口病是由
肠道病毒71型(EV71)
和
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
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婴幼儿急性传染病。
3岁以下宝宝尤其容易中招
。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接触生病宝宝的
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
以及接触被污染的
玩具、餐饮
等传播。上面说的那个生病的宝宝就很有可能是早教班玩,接触了有病毒的玩具。
中招后症状:
手足口病发病很快。
多数中招的宝宝一开始一般是
发热、咳嗽
等类似感冒症状,随后
嘴巴粘膜等出现疱疹,手心、脚心及臀部皮肤出现斑红点
(所以叫手足口,还蛮形象的)
。
一般一周左右就会恢复。 上面说的宝宝受了不少苦,但幸好是这种。
更糟糕的是,少数中招的宝宝可能病情较重、进展快,引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抖动、呼吸浅促、面色苍灰、四肢发凉等。
如果耽误救治,可能会引起迅速死亡,所以爸妈们一定要警惕
。
手足口病虽然对小宝宝有很大的威胁,但庆幸的是,我们还是有足够的办法对付它。
1、最经济有效的预防办法——打EV71疫苗
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好多种,但引起重症、死亡病例的主要是由
EV71病毒引起的。
目前的手足口疫苗就是专门针对它的,可以有效预防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
关于手足口EV71疫苗,你要知道这些:
》》
二类自费疫苗
,要爸妈自己带去社区医院(平时打免费疫苗的地方)打。
》》打疫苗对象为
6月龄以上婴幼儿,全程需间隔1个月接种2剂次
。
由于
6月龄后母传抗体浓度降低,建议在12月龄内
打完疫苗,这样疫苗可以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啦。
》》打了疫苗也不要觉得高枕无忧,因为只防EV71病毒,不能预防其他型病毒如CA16等引起的手足口。所以,仍然要让宝宝注意个人卫生清洁。
2、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医生总结了15字口诀:
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常通风、晒太阳。
》》好好洗手
我应该是第N次说,要让宝宝学会好好洗手。宝宝的手到处探索,不洗手就拿东西吃,病毒分分钟“病从口入”的节奏,尤其是像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类病毒。(我在《
最近一定警惕这种没疫苗又没特效药的病毒!
》这篇里写过怎么培养宝宝好好洗手,这里就不重复了哦,还没看过的可以复习)
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各种启发、要求、训练,瓜瓜大部分时间也还是能乖乖洗手滴。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奶瓶、奶嘴、餐具、玩具、毛巾等使用前后要充分清洗、消毒。
》》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比如室内游乐场等,家里要经常通风换气。
》》EV71病毒最怕紫外线,多晒太阳能有效消灭病毒。婴幼儿的尿布、孩子的衣被等也要及时清洗、晾晒。
》》二胎家庭,如果一个宝宝中招了,一定要隔离。
去年,有个麻麻因为幼儿园有小朋友得了手足口,怕被传染,她就没让孩子去幼儿园了。每天只在小区里玩,结果还是得了手足口。她感觉很冤枉,到底哪里传染来的啊!我跟她分析:
是不是玩了小区里的滑滑梯之类的,那些设施肯定不会像幼儿园、家里那样消毒
。她想了想说:十有八九是了!
所以,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就算不让宝宝去公众场所,不去幼儿园,早教班,也依然要当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让宝宝清洁小手
!
1、
手足口有潜伏期,爸妈多长个心眼,可以提前发现。
医生说
手足口病有1-10天的潜伏期,
建议这个季节多关注宝宝:摸摸有没有
发烧
,看看手心、脚心、嘴巴有没有约1-2毫米大小的
白色小点点
,还有
食欲有没有下降。
2、手足口病能不能用药、挂水,快点好?
挂针或者口服药物对于缩短手足口病的病程长短毫无帮助
。也就是说,手足口病无论是吃药、打针还是挂水都要7-10天的过程。
我们看宝宝生病心疼,但恢复也得有耐心等着。别太心急,宝宝生病的时候,麻麻自己也要尽量抽出时间休息,保存实力。
当然,宝宝要是平时免疫力建立得好,病程可能就会短些。(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生病?怎么才能增强他的抵抗力?
)
3、虽然大多数手足口一周左右就会好,医生建议可以做这些让宝宝舒服点:
》》如果发烧到39℃,很难受,可以用
退烧药
能让宝宝舒服一些(退烧用的用法参照 《
致300多人死亡的流感来势汹汹!怎么判断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发烧到底要不要去医院?看完这篇,你不会再纠结了!
》);
》》如果孩子精神还可以、没有很难受,只要
适当减少衣物、开窗通风,缓解发烧带来的不适就可以了。
》》手足口病的疱疹
与水痘不同
,一般是不疼、不痒、不留疤。小宝宝很少去抓,但稍微大一些的宝宝,会出于好奇去碰疱疹,不小心抓破了,就可能发炎,可以
找医生看看需不需局部消炎。
》》如果宝宝嘴巴里的疱疹变成口腔溃疡,很疼,可以
用生理盐水清洗,或让医生开点喷雾剂缓解。
疱疹很疼,宝宝会拒绝吃东西,
想办法让宝宝喝点奶、流质,生病需要能量,实在吃不下就尽量让宝宝睡觉,哭闹也是很费体力的
。
4、
得过一次手足口,还有可能再中招!
手足口病不是终身免疫的,也就是得过还可能会再得
。有宝宝一个月感染2次手足口病,也就是说上一次感染的手足口病还没痊愈,另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又来了。所以就算宝宝之前得过手足口,也还是要小心哦!
写在最后:
1、手足口可防可治,不用太担心。
尽量预防
,因为嘴巴里长疱疹会让宝宝可能疼得几天都吃不下,太遭罪了!
2、遇到宝宝精神不好,或者爸妈心里没底,要及时去医院!
手足口病的重症也是很可怕的!
3、
如果确定是手足口,就要
隔离,而且要2周。
因为就算一周左右,疱疹、红点都退了,接下去一周宝宝体内依旧还有病毒残留,还会传染给其他宝宝。
4、春暖花开,传染病还真是不少,除了手足口病外,还要
当心麻疹、水痘、猩红热。
预防的方法嘛,参照手足口病。
愿我们的宝宝在春天只长个子,不生病!
瓜妈再叨几句:
春天真的很美好,妈妈们只要给宝宝做好基本防护,就还是应该多带宝宝出门。昨天是中国的愚人节,又赶上意大利的复活节,Cindy也带土根出门去嗨皮了。意大利的阳光真的很厉害,
Cindy和
土根都是全副武装:墨镜、防晒霜……上周六我们团宝宝墨镜(截止到今天中午12:00),很多妈妈留言说赶紧团防晒霜,所以这周会
先有大人的防晒霜
,是
Cindy之前推荐过的一直回购的自用款;
宝宝的防晒霜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做测评
,妈妈们可以等等我!
我们公号最近也跟春天似的热闹,有两个活动正在进行,一个是
逆龄美妈的投票
活动,详见:
燃爆!这些妈妈一定是怀了个假孕!
;一个是
亲子阅读的征集活动
,看这里:
愚人节,我要送你总价值2800元的图书大奖
! 大家别忘了去参加哦!这个亲子阅读的征集,是想鼓励大家真的要坚持给宝宝读绘本,有句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