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未上市之前,网友们普遍是替仰望U7发愁的,毕竟小米SU7 Ultra直降30万上市,已经提前掀了桌子。
比亚迪如何从前者泼天的热度中,淌出一条路属于自己的旗舰车路,颇为考验造车功底。
可以明确的是,随着比亚迪、小米、尊界等品牌接连发力新能源高端市场,国产车已然跨越了高端“天堑”。
比亚迪又打出了一张王牌
新能源市场的玩家们逐渐意识到,价格战得到的只是一时的销量,想要长久地发展,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向中高端的价格上探才是一个品牌最大的底气。
仰望在比亚迪的阵营中扮演的正是这样一个角色。
硬派越野U8和纯电超跑U9的成功使得其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消费者的预期也被无限拉升。
仰望U7瞄准的是D级轿车市场,这块香饽饽长期被迈巴赫S级、奔驰S级、奥迪A8、宝马7系等燃油车型把持,自主品牌只有红旗国雅、国礼两款车型下场竞争,只有从这里突围,才能真正证明自己在高端市场的号召力。
比亚迪是带着十足的底气来的,前后投入了数万人的研发团队打磨了三年,三大核心技术傍身:云辇-Z、易四方、水平对置发动机。
云辇-Z噱头十足,号称全球首款智能悬浮车身控制系统,灵感来源于磁悬浮列车,让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实现更精准的动态控制,从而提高行车的稳定性。
●
图源
:微博@仰望汽车
比亚迪还整了个尬活,让仰望U7过不同高度的减速带,车顶上单脚站了一个武者,摆出了咏春的姿势,目的就是凸显稳定性。
不过我好像读出了一些弦外之音: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易四方技术老演员了,就是那个看懵老外的原地调头、汽车跳舞功能,这次又多了一个”平行横移“功能,让车像螃蟹一样横着走,停车狭窄问题再也不用担心了。
水平对置发动机值得一提,这是中国车企首次做出这种发动机,和保时捷911等车是一个级别的,动力这一块又上一个台阶。
还有不能不提的智驾,仰望U7搭载了天神之眼A方案,支持无图城市NOA,全车搭载32个智驾传感器。
外观方面有些争议,这次的设计辨识度的确拉满,造型凶狠,独树一帜,但总感觉有点怪,网友们也是看法不一。
整场发布会,比亚迪大量时间都在秀技术肌肉,如果展开讲,估计得要个三天三夜。
不过仰望U7的出现时机称得上恰到好处,目前高端电动车渗透速度较慢,而且传统燃油品牌们正被新能源打的头昏脑涨,需要一款车站出来挑起大梁。
现在比亚迪拿出诚意之作,又在价格上砍了自己一刀,友商们估计彻夜难眠了。
和小米SU7 Ultra正面“碰撞”
小米SU7 Ultra最具竞争力的对手出现了,这是很多人看完发布会的感受。
前面提到过,小米SU7 Ultra诞生在普通版“泼天流量”的基础上,本来预售81万的价格还让许多人指责雷军飘了,没想到最终以52.99万的价格惊艳亮相,便宜了一个SU7本体。
于是舆论画风突变,“性价比”的头衔第一次被安在了一款跑车身上,开售10分钟,订单6900台;开售两小时,订单过10000台。
●
图源
:微博@仰望汽车
其他燃油豪华品牌估计都看傻了,两小时干完了许多车一年的销量总和,到底谁是豪华车啊?
我想此时此刻比亚迪心里同样是崩溃的,以往都是掀别人桌子,如今家直接被偷了。
是否受到了小米的影响不得而知,但以往仰望系列号称百万级的品牌,在U7这一代价格突然下探到了60多万,其中的挣扎可见一斑。
但是目前看来,比亚迪走出了和小米完全不同的道路,小米SU7 Ultra在性能这一块大做文章,仰望U7则更强调舒适性和驾乘体验感,各打各的牌。
比如小米SU7 Ultra搭载双V8s和V6s三电机全轮驱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高达1548马力,零百加速仅需1.98秒,直接对标千万级别的跑车,但比亚迪避其锋芒,用了一堆黑科技把自己打造成六边形战士,毕竟贵了10万块得从技术上弥补回来。
有业内人士表示,仰望U7的定价虽不低,但同样给出了足够的性价比,在技术配置这一块是不虚任何对手。
不过在营销这一块,小米SU7 Ultra喊一句遥遥领先都不为过,有雷军这个“顶流”在,号召力和话题性都是断档领先的,反之比亚迪在发布会上只能更多的强调技术,舆论层面的热度也比较一般。
但归根结底,这两款车很难放在一起全方位比较,毕竟二者主打的优势不同,各自承担的品牌使用也有所不同。
●
图注:比亚迪向小米汽车祝贺
相同的是二者瞄准的客户群都是传统豪华轿车车主、年轻的新贵群体,所以免不了一番销量碰撞。
小米SU7 Ultra已经打响了第一枪,超额完成任务,仰望U7肩上的担子则要更重一些,因为家族其他车型仰望U8销量逐渐走低,仰望U9作为百万超跑很难走量,其作为旗舰轿车,需要通过稳定走量来夯实品牌的豪华底色。
作为仰望冲击高端化的最新名片,能否一战成名,至关重要。
中国新能源跨越“高端”天堑
过去一年,比亚迪一路狂飙。
全年销量达到破纪录的427万辆,营收为7771亿元,创下比亚迪历史新高,利润为402.5亿元,超越了特斯拉2024年全年976.90亿美元
(约人民币7022.35亿元)
营收表现,为2018年以来首次。
不过高端车型销量不达预期,始终是横在比亚迪狂奔路上的巨大暗礁,但好的一面是,比亚迪正在不断修炼内功,在失败中不断站起身,这恰是国产新能源冲击高端市场的一个缩影。
回望过去的一两年里,理想、问界、尊界、小米等品牌都向高端市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步步将中国新能源的上限拉高。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强国,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攻防互换,可以说咱们已经完成了销量上的弯道超车,但最重要的还是观念上的重塑。
这话怎么理解?
如果说过去的100年是欧美掌握了定义一辆燃油车的“定义权”,那今时今日,一辆新能源豪车的“话语权”掌握在国产新能源手里。
●
图源
:微博@仰望汽车
在豪华向上的这条路上,国产新能源正在通过颠覆性创新直接定义高端。
首先在设计方面,国产车不仅度过了邯郸学步的阶段,还成功创造了品牌家族化设计语言,如问界M系列、理想 MEGA ,极氪 009 等,毕竟对于一台豪华车型来说,能一眼让人分辨出来你是什么品牌的车型也是尤为重要的。
其次在性能上优势尽显,新能源时代将传统车企拉回到同一起跑线,小米 SU7 Ultra荣登纽北最速四门车、仰望 U9在德国 ATP 赛道刷新中国汽车极速纪录等,背后是三电技术的成熟应用。
还有配置上,从用户角度出发,真正在每一处细节上都凸显“豪华”二字,以往被调侃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其实就是新能源配置拉满的一种体现,“我全都要”是每一个用户都期盼的体验。
当然还有技术层面的不断突破,智能驾驶已成新能源汽车的“第二增长曲线”,这些都是传统燃油品牌尚不具备的。
不可否认,品牌向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国产新能源已经掌握了加速的密码。
咱们乐于看到尊界S800、小米SU7 Ultra、仰望U7等高端国产车的不断涌现,因为这一次,所有人都是这剧烈变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