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部芭蕾,每年圣诞期间
都在世界各地的剧院上演
它就是
《胡桃夹子》
在圣诞日益临近的冬日
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胡桃夹子》
是
如何成为“圣诞芭蕾”
的传奇
▼▼▼
《胡桃夹子》由
柴科夫斯基
作曲,
马里乌斯·彼季帕
和
列夫·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
进行编舞,1892年的12月18日在圣彼得堡首演,后世多有改编。它的故事源于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老鼠国王》。
《胡桃夹子》能成为“圣诞芭蕾”的第一要素就是它
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圣诞夜的故事
。
德国小镇上的一户人家正在举行圣诞晚会,家中的女儿
克拉拉
的教父为孩子们带来了各种礼物,克拉拉选择了一个胡桃夹子。
晚上克拉拉抱着胡桃夹子入睡,半夜克拉拉醒来看见老鼠王带着老鼠士兵攻击胡桃夹子,克拉拉用自己的鞋砸跑了老鼠王。
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个英俊的王子,为了感激克拉拉,便带她到
糖果王国
做客。他们先是途径雪之国,这里是一片晶莹的世界。雪精灵们随着飘落的雪花,跳着舞蹈欢迎他们。
之后他们乘着马车来到糖果王国,糖果精灵们跳起各种各样风格的华丽舞蹈。舞会结束,克拉拉再次进入梦乡,当她醒来,她已回到家中。克拉拉紧紧地抱着胡桃夹子,追忆着和王子一起渡过的美好时光。而窗外大雪纷飞,
圣诞节的夜更深了
。
除了圣诞夜的童话故事背景,《胡桃夹子》的第二项“圣诞必备”要素就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
充满童真的动听旋律
,特别适合圣诞的节日氛围。
【胡桃夹子-序曲】
序曲描绘了圣诞晚会上孩子们充满期待地盼望圣诞礼物的模样,轻快活泼旋律奠定了这部舞剧的基调。
▼
【雪花圆舞曲】
克拉拉和王子来到雪之国,
雪精灵们跳着舞前来迎接他们。在器乐的基础上加入人声合唱,更有一种圣洁梦幻的感觉。
▼
【
巧克力-西班牙舞曲
】
《胡桃夹子》中的几首性格舞
舞
曲,都是非常著名的段落。这是一支欢快活泼的舞曲,使用到了西班牙传统乐器响板。
▼
【
咖啡-阿拉伯舞曲
】
这也是性格舞中的一支,
在大提琴和中提琴构成的持续五度音程的单调背景上,由小提琴奏出
一支温柔的主题旋律
,充满了异域风情和神秘色彩。
▼
【茶-中国舞曲】
在这支性格舞中,
柴科夫斯基在配器
上以短笛来模仿中国竹笛,如鸟雀般清亮啼哨的短笛与弦乐的拨奏相映成趣。
▼
【俄罗斯舞曲-特列帕克】
这支俄罗斯舞曲,带有浓厚的乡间舞曲和
民族音乐
的特色,情绪热烈奔放,洋溢着喜悦的情绪,极富感染力。
▼
【芦笛舞曲】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悠扬的旋律和灵动的长笛音色,让人心旷神怡。
▼
【花之圆舞曲】
这可能是《胡桃夹子》中最脍炙人口的曲目,也是柴科夫斯基本人最著名的一首圆舞曲。序奏的竖琴增添了梦幻的“仙气儿”,圆号奏出圆舞曲主题,更添甜美圆润,表现了糖果仙子的甜蜜。
▼
【糖果仙子舞曲】
在竖琴悦耳的伴奏上,音色迷人的钢片琴奏出温柔的旋律,表示秀丽纤细的糖果梅仙子的来临。
▼
《胡桃夹子》成为“圣诞芭蕾”的第三个要素是
华丽梦幻的场景与舞蹈
,尤其是雪之国的段落,观众仿佛置身于白雪飘落的水晶球内,如梦似幻。而由甜品与糖果搭建的糖果王国更是甜蜜无比,让人一秒穿越回童年。
下面我们和大家一起欣赏
3个《胡桃夹子》中的著名舞段
。
《雪花圆舞曲》
是一支梦幻十足的群舞,表现的是克拉拉和王子来到洁白晶莹的雪之国,雪精灵们踏舞而来迎接。在洋洋洒洒的飘雪间,雪精灵们的身姿如同飞雪一般,轻盈飘逸。
和大家分享的是巴兰钦版的《雪花圆舞曲》,由
纽约城市芭蕾舞团
演绎,这是“雪量最足”的一版,并且用长裙替换了古典芭蕾中常用的tutu裙,更显得仙气缭绕,缥缈动人。
剧中的
《花之圆舞曲》
同样是一支群舞,表现的糖果王国的糖果仙子们翩翩起舞的画面,像是万花筒中炸开的礼花,绚丽梦幻又声势浩大。
和大家分享的是
马林斯基剧院
的演绎,这是像舞者们樱花般的舞裙一样粉嫩优雅的一个版本,舒展的肢体有一种诗意的古典美感,整齐的群舞更是分分钟秀你一脸雄厚实力。
舞如其名的
《糖果仙子舞》
,就像圣诞糖果一颗颗掉落一样俏丽灵动。和大家分享的是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
的Nina Kaptsova诠释的版本,自然流畅,精致伶俐,力度与踩点都恰到好处,是糖果仙子本仙没错。
童趣天真的
圣诞
故事
欢快优美的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