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思录
低风险理财社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陶博士2006  ·  241002 拉出来一个内脏脂肪7级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买房送20万元股票?最新回应! ·  5 天前  
南半球聊财经  ·  股市见证历史的一周 ·  5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TOP5最新: 我国社交媒体与集体行动,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思录

任志强说得都对,然而房地产慢熊已开启

集思录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1-14 23:13

正文

2018年我认为投资会比较难,主要是全球范围内没有大规模的明显机会。13-17年每年都有显而易见的大规模机会。13年开始A股估值极低,这很明显,尽管在14年中才开始牛市,这也证明了我们不能预测何时赚钱,但我们知道这么买肯定能赚钱。15年下半年是分级A,这个也很明显,大家都明白。分级A弄完之后,我是去了估值更低的港股,当中这半年是没有明显机会的,直到16年2月港股创历史第三低估值。后视镜来看,16年初买港股更好,但事前无人可以知道,毕竟15年8、9月的港股估值也不高,所以这点波动和等待完全可以接受的。然后就到了此时此刻。

一. 楼市

一线楼市还是维持原来的观点,限购延迟了趋势的发展,导致泡沫的收缩速度减慢。但是只要是有心的人都可以发现目前上海的住宅售价在下降,而租金却微张,目前市盈率的中值可能在65倍左右,而去年年底则可能是在75-80倍附近。环线间差距很大, 越是市区的住宅估值越低(比如南京路、静安寺附近可能只有50倍左右),越是郊区的房子泡沫越大。

和去年8月对一线住宅的观点从中性转向悲观时相比,当时我对二线住宅还是中性的观点,但现在看起来,许多二线市场的住宅泡沫在一年多里也得到了大大的加强,许多城市的估值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石家庄、厦门、天津、三亚等)。所以现在整体中国的楼市是很难有期待的,也许存在个别城市的投资机会,但绝不是“一眼可见”的狗头金机会。

顺便说一句,市面上几乎所有对楼市的分析都建立在“逻辑”上,这是投资中最大的谬误之一。我看任志强的文章,我自己都觉得很有道理,好像不涨确实天理难容,可是我们做一个小小的假设。现在上海6万一平,你是觉得不涨天理难容;那么假如其他条件不变,上海现在60万一平,你是不是还是觉得不涨就天理难容呢?因为按照许多房地产逻辑分析熊文的描述,洋洋洒洒的政策、政府立场、人性、宏观人口集中等等等等逻辑不一而足,这些逻辑在6万或者60万,而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些逻辑是完全一致的,那么结论也是一样的。同样的“逻辑”,在不同的价格下放之四海而皆准,这难道不是笑话吗?

归根结底,就是许多人,没有投资中最重要的思维“安全边际”或者说是价值的概念。同样的逻辑在6000一平时是对的,在6万一平时可能也是对的, 60万,600万一平呢?也是对的吗?大家以为自己是投资家,其实只是投机者而已。

复杂自适应系统少用逻辑演绎,多用价值定量;
复杂自适应系统少用逻辑演绎,多用价值定量;
复杂自适应系统少用逻辑演绎,多用价值定量。

重要的话说三遍。系统中个体因子在做布朗运动,各分子之间存在混沌的联系,这样的系统需要用逻辑去推演,这是人还是神做的事?你认为你是足够理性的推演,但其实只是经验主义或者掷骰子。

二. 股市

目前港股还是牛市中,全球主要股市也在牛市中,股票上没有明显的国家存在太好的整体机会,因此我预计从18年开始,机会的级别由“国家整体级”转为“行业级”,这是对股市的看法。

在这种情况下,股市投资的难度大了很多。去年2月的港股,无脑买入一揽子股票或者指数,随随便便到现在就能赚个50%,而此刻来看,未来可能很辛苦也只能赚个10%。当时港股是”国家级”整体低估机会,现在港股则是“行业级”低估+整体高估值风险,难度加大不是一星半点。所以明年的股市我会很谨慎。

A股蓝筹泡沫慢慢出来了,中小创依然还是估值太高,连行业级的低估机会都不太见,所以明年我应该依然基本放弃A股。欧美股市几乎全面超过历史中值,有些甚至极端高估,而我们的境外指数基金产品又很少,所以基本也没什么机会。部分国家估值中性或相对低估(新加坡、俄罗斯、韩国等),但购买其指数很不方便。

港股是“行业级”低估+整体高估值风险,所以在全球股市没有整体国家级机会的情况下,还是只能精选港股的行业后进行低估配置。我认为港股的公用事业股属于行业级低估:燃气、清洁能源、电力、油气等。而且公用事业股在熊市也有防御的作用。我已将內房股的仓位逐步转移到公用事业股,未来也会慢慢转移,当然这种换仓是很慢的。

B股。大家都知道B股也就那么10只左右可以投资,目前看来还是没有港股便宜,但是我相信现在买入几年后收益依然会不错,但我自己会等港股再涨到比B股贵的时候再换到B股(当然换汇限额是个很大的麻烦)。举个例子:江铃B、长安B的PB分别为0.85和0.9,港股的东风集团股份PB为0.72,这还是前者下跌了20%,后者上涨了20%的情况下的估值。

三. 债市

今日看到一个很好的帖子: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254925。我是部分赞同这个主贴的看法的,很难说这种情况一定不会发生,尽管历史上没有发生过。

对于国内债类资产,在全球加息背景下配置债类都不是明智选择,加息的力度和长度谁都不知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以可转债如楼主所说到70-80也并非不可能。国内长期的刚兑背景,导致垃圾债根本没有垃圾的价格,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参与者的心理也没有完全接受刚兑打破的事实,所以这轮加息也许市场心理会由“刚兑”到“正常”再到“悲观”的过渡。垃圾债创造垃圾价格是有可能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一切债类资产都有可能创历史新低。但这一切都只是假设,还是要看这轮全球加息的力度和长度。

四. 经济

(1)我觉得互联网泡沫依然在收缩,许多项目已经从无脑砸转为有限砸,所以这两年能抓紧上市套现的就要抓紧,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这种趋势的反身性的转折也许是通过美股科技股暴跌而实现的。
(2)一线住宅估值继续下降,这个前面说过了,从2016年8月开始,我的观点一直是这样,没变。
(3)周期性行业的盈利恢复进入了下半场,不像去年那样几个巨无霸行业(煤炭、钢铁等)的业绩大变脸那么夸张,但是保持现在的盈利水平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从投资上来看,没像去年煤炭类股票那么爽快的一眼就能看到的整体投资机会,所以我个人对此不太留恋。比较难判断的是海运、基本金属类是否会反转,这部分和全球经济关联太大,不是我们供给侧改革能大部分搞定的,所以我不对此做太多的资本配置。
(4)股市趋势很难说,A股可能会保持蓝筹继续慢牛,中小创继续慢熊的分化,但是这对于价值投资者没有什么意义,我不会买A股的蓝筹的。港股前面论述过了。
(5)比特币,和南海、郁金香一样,基本的智商筛选器。
其他暂时没想到,有想到再思考。

五. 其他

我自己是个价值投资者,但我对索罗斯也很欣赏,尤其是对他的反身性的概念,今年我觉得自己理解有所加深。当变量X和变量Y互相加强直到极端不理性的时候,即使只是一只完全不关的蝴蝶煽动一下完全无关的翅膀,趋势也可能会得到反向的发展。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熊市就已经来了,等大家都意识到现在是熊市,牛市就来了。

也许大家都还没意识到,但是可能一线住宅已经处于未来一段几年甚至十几年长度的熊市中。就像十六、七年前上海住宅的市盈率在10倍左右一样。


量化投资先锋

系统中个体因子在做布朗运动,各分子之间存在混沌的联系,这样的系统需要用逻辑去推演,这是人还是神做的事?你认为你是足够理性的推演,但其实只是经验主义或者掷骰子。

这本身就是用逻辑推演。“系统中个体因子在做布朗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假设。才能得到“才得到各分子之间存在混沌的联系”结果。演绎逻辑推理的可靠性,来自假设条件的可靠性。

我认为“系统中个体因子不是完全在做布朗运动”,得到结论”各分子之间存在部分混沌联系,也存在一定关联性“。

归纳逻辑推理的可靠性,来自于所得结果的完整性。投资博弈无法得到绝对真理,只能得到相对真理,只能是模糊的正确。就像欧氏几何和非欧几何同时存在,最大分歧点,源于假设不同,得到结论也十万八千里。


盛唐风物


同样的“逻辑”,在不同的价格下放之四海而皆准,这难道不是笑话吗?

单就投资而言逻辑有两类,一类是含有价格的也就是估值逻辑,另外一类逻辑不含有价格也就是狭义基本面逻辑。作为投资的决策,最后基本面逻辑是会作为估值逻辑的条件注入,由估值逻辑来最终决定买卖。


allenblue

相关性比因果性更重要。因果性是最浅层次的一种概念。当上升到相关性层面后,我个人不应该止步于此,需要进一步升华理解。不应该只局限于历史数据统计,否则就是完全使用归纳法,但“火鸡科学家”的故事提醒我们尽管可以用归纳法作为99%的思维汗水,但是那1%最重要的思维灵感需要些别的东西来支撑,否则黑天鹅会让归纳法的忠实信徒在某个特别的时刻付出代价。

那1%还是需要逻辑演绎为基石,只是这逻辑演绎绝对不是就事论事的“务实”类思维,比如“人口流入导致房价上涨”这样小学生都能理解的道理,我说的逻辑应该是“务虚”的,Highlevel的。

因此我觉得对复杂自适应系统需要运用芒格的栅格思维去思考其背后的特点。比如生物学上的“进化性”概念,物理学上的“平衡性”概念,最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学、以及概率思维的数学能力。这样子可以从多个层次去了解羊群效应、长尾效应、反身性等市场基本特点,并且加深对价值投资的理解。这样除开这些我们知道的,把其他的所有一切都当做我不懂的,这样就可以像巴菲特所说的始终做小学生的题目,也完成了对“能力圈”的遵从。在投资时,我尽量将自己看成一个对具体行业和公司什么都不懂的人。

“安全边际”本身是个目前看起来最完美的逻辑闭环,逆向运用了羊群效应(别人恐惧我贪婪)、长尾效应、又利用了复杂系统强大的平衡性(类似取缔股市这种事以外系统很难被摧毁)、又理解了系统无所不在的进化性,再结合基本的数学期望=概率*赔率概念,这些是那1%的核心,另外99%就是归纳法,寻找低估值国家、行业、个股等三维度,形成一个组合,这样的组合将长期战胜市场。


通过集思录在银河证券开户,或者通过集思录参与IB团购佣金打折的用户,自动获得集思录活跃用户资格。(买基金没有最低5元佣金限制)


长按以下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集思录微信

特别提示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为信息分享。任何因本文导致的投资行为发生的亏损,本公众号及作者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集思录 微信公众号:jisilu8   

集思录(www.jisilu.cn)是一个低风险投资理财社区,我们的理念是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使资产获得稳健增长,我们专注于新股、债券、可转债、分级基金等低风险投资品种。


快捷查询:

搜索微信号“jisilu8”添加我们


回复“新股”学习申购新股基础知识


回复“债券”了解债券基础知识


回复“分级”学习分级基金基础知识


参与讨论请猛戳“阅读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