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独角兽智库
独角兽智库是一个新兴产业投研平台,搭建新兴领域高端技术与投资机构、传统行业的桥梁,让专业的资本找到优质的企业,实现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平台提供新兴产业干货报告、专家咨询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概念股逻辑  ·  节后,大盘要涨停? ·  昨天  
概念股逻辑  ·  节后,大盘要涨停? ·  昨天  
独角兽智库  ·  大消息!上交所决定,就在明天! ·  1 周前  
独角兽智库  ·  洪灏对话刘煜辉:行情大概率会持续半年 ·  2 天前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2024年中国产业科技百强企业名单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独角兽智库

计算机软件行业专题报告:持筹握算担大任,数字财税见真章

独角兽智库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24-09-26 23:14

正文


独角兽智库 产业研究第一智库

独角兽投研情报群招募

独角兽智库发展至今,历时9年,积累了大量资源,也和顶尖投研资源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并经过今年近一年的产品测试,小范围会员服务近两年。

六月精准把握住了车路协同、维生素等板块机会,个金溢科技、世运电路、蓝思科技、恒玄科技、花园生物

现开放体验名额,加微信:itouzi8888,文末有二维码


1.当前时点为什么要研究数字财税

财税乃庶政之母,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保障作用。 数字财税是指财税部门依据现代财税管理理论,应用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等工 具,整合财税部门的预算、执行、监督等管理流程,全面、及时、准确地提供财税管理决策 和计划所需的信息,用以处理财税数据、优化预算分配、监控支出和收入、评估政策效果, 满足政府财税管理和对外服务需要。通过数字化的财税系统,政府可以更准确地收集、存储 和分析财税数据,从而为决策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1.1.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离不开数字财税的全面支撑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新一轮财税改革一大背景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3 年之后, GDP 名义增速和财税收入增速持续下行,财税政策持续发力。近十年减税降费退税超 10 万亿 元,对推动经济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财税收入造成较大挑战。2015 年之后,财税收入增长 率低于 GDP 名义增长率,财税可持续性面临挑战,财税政策空间缩小。另一方面,为了稳经 济,弥补减税降费等政策性减收和扩大政府投资,近些年地方政府举债规模快速攀升,地方 政府负债率和债务率快速攀升。增强财税可持续性、激发地方政府积极性、防范化解地方政 府债务风险等问题,都亟需财税体制改革去解决。 国家各类改革政策催生数字财税需求。在行业深化改革方面,为了提高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 化标准程度、加强资金绩效与规范核算机制、提升政府采购、数据资产管理和财政管理现代 化水平,财政部近年来陆续发布了《财政总会计制度》、《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方案》、《预 算管理一体化规范 (2.0 版)》、《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 V2.0》、《关于进一步提高政 府采购透明度和采购效率相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政策。 这些政策的出台催生了许多数字财税的建设和应用需求,比如在财政支出方面,各级政府纷 纷通过打造集网上交易、网上监管和网上服务于一体的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平台,来深化政 府采购制度改革,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透明度,实现有效节约财政资金、预防腐败等目标。

数字财税即传统财政的数字化变革,是财政改革的一部分。数字财税是财政收支管理的系统 性数字化变革,通过数据集聚、数据共享、数据协同、数据赋能和循数决策,实现以数聚财、 以数理财、以数促管和以数辅政,提升财政监管与服务、财政分析与决策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水平,增强财政收支的科学性、公平性、效益性,从而更好发挥财政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和 政务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与传统的财政管理模式相比,数字财税是以数据证据为基础、促 进财政数据协同共享、注重财政数据发掘应用、提高财政资金服务便捷效率、更好发挥财政 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新型财政治理模式。这种新模式力图借助数字技术来挖掘、 整合、活化和运用财政大数据,服务于政府的精准化决策、智能化服务和协同化监管。

《2023 年审计工作报告》建议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2024 年 6 月 25 日,审计署受国务 院委托,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 2023 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 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其中披露 2023 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 107416.7 亿 元、支出总量 149016.7 亿元,赤字 41600 亿元,与调整后的预算持平。《报告》指出,谋划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退出机制,对地方税费优惠政策进行评估和清理。

数字财税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数字财税通过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统一业务数 据标准、共享数据资源、实行系统控制与处理等手段,推动财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强 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执行和财税监督,不仅能够实现精细化管理,还能催生新的财税管理 模式,赋能财税管理变革。比如,在支撑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 支持了中期财税规划管理;地方预算综合管理系统帮助规范了地方预算业务管理;系统新增 的地方政府债券统计管理和债务限额管理功能,则实现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兑付情 况的统计,有利于更加严格控制存量债务。在支撑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新建的国产 化的中央国库支付系统,统一了技术路线和底层结构,整合重建了现行国库支付相关子系统, 扩充了现金管理、决算管理等子功能,支撑了财政资金支付全流程管理。

1.2.政府精打细算“过紧日子”,更需要数字财税助力

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提出明确要求。2024 年 3 月,财政 部印发通知,从强化预算约束角度,对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提出 明确要求,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坚持过紧日子不放松。通知强调:一是严格加强“三公”经费 管理;二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三是强化预算约束和执行监督;四是严格支出管理,兜牢 “三保”底线;五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六是严肃财政纪律。未来,中央财政带头压实责任, 不断完善制度措施,让过紧日子成为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自觉遵循的原则。 “过紧日子”既是优良传统,也是当前环境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 以来,从中央八项规定到每年的财政收支安排,无不体现出过紧日子的要求。特别是当前形 势下,一方面是过去几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国际环境持续保持错综复杂的局面;另一 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而民生、科技、教育等 方面的支出仍要强化。因此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还有更加现实的紧迫性、必要性。

财政收支呈现紧平衡状态,必须坚持开源节流。今年 4 月 22 日,财政部披露的 2024 年一季 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0877 亿元,同比下降 2.3%。分中央和 地方看,一季度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5805 亿元,同比下降 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 收入 35072 亿元,同比增长 1%。支出方面,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69856 亿元,同比 增长 2.9%。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 8004 亿元,同比增长 10.5%;地方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61852 亿元,同比增长 1.9%。在财政收支紧平衡的状态下,开源节流尤为 重要。“开源”就是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平稳恢复;“节流”则要求党政机关坚持 过紧日子,节省不必要的开支,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业。

经济修复承压的背景下税收收入增长承压。税收是“经济晴雨表”,政府对今年税种收入的预 计也侧面反映了对经济运行的预判。根据《关于 2023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 2024 年 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4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预计约 18.77 万亿 元,同比增长约 3.6%。今年税收收入保持增长,反映政府预计经济持续恢复,但税收收入增 速低于今年经济增速预期(5%左右),这与今年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带来收入规模减小,以及 2022 年缓税收入在 2023 年入库导致前期基数相对高有关。2024 年 1-5 月,全国税收收入 80462 亿元,同比下降 5.1%,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同比增长 0.5%左右。在消费税增速放缓、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国内需求不足的背景下,税收收入增长仍面临一定的压力。

数字财税是政府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科技抓手。在强化预算约束和预算管理方面,数字财税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科学,资金绩效管理进一步加强,并将预算绩效管理 嵌入到预算编制模块,进一步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的紧密结合,以系统控制切实提高财 税资金使用效益,把钱花在刀刃上。在严格支出管理,兜牢“三保”底线方面,数字财税系 统可以开设“三保”专户,不仅有力地约束了财政支出行为,加强库款保障监测预警,使财 政资金流量流向更具协同性、精准性、指向性,还能够确保“三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底线。 数字财税可以有效匹配财税资金和公共服务需求,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作为公 共财税的核心内容,公共服务供给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突破口。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 会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导致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现象出现,财税数字化转型可以改进 政府公共服务决策能力、公共服务投入能力、公共服务管理能力、公共服务产出能力四个方 面,从而有效缓解两类失灵。

2.数字财税核心是预算和收支管理

2.1.我国数字财税循序发展、规模可观

20 世纪我国数字财税经历了从零到一的发展。1979 年,财政部从日本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系 统,开始筹建部计算中心;1980 年 8 月财政部计算机中心正式成立。随后,计算机技术成为 出台重大财税改革方案之前进行测算分析的重要工具。1983 年,财政部便使用计算机系统进 行了“利改税”相关方案的测算,为国有企业“利改税”的政策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一 时期数字技术在财政领域的应用以报表汇总为主。1985 年和 1992 年,财政部先后公布了全 国财政信息系统建设“七五”和“八五”总体方案,提出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 准、统一规范”的“四统一”信息系统建设原则。1995 年财政部先后分七批为各省市财政部 门引进、安装了电子化的信息系统。与此同时,国家税务总局提出将征管改革、会计改革与 开发应用计算机结合起来,推进税务信息化。

进入 21 世纪,“金财工程”带动数字财税加速。2000 年 8 月,财政部成立由国库司、预算司、 综合司和信息中心等有关人员组成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GFMIS)”专门工作小组,开 始启动全国性的财政信息系统建设。2001 年底国务院又做出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 的决定。遵照国务院指示,财政部将原规划建立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定名为“金财 工程”,计划于 2008 年全部实现。同期,税务信息化进程则更快,“金税工程”二期顺利完 成,建立了增值税发票的立体全国监管体系,税收信息化已经初具雏形,并将税收信息化建 设提高到与依法治税、从严治税相并列的地位。 “金财工程”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个重点工程之一,是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支撑预 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和财政经济景气预测等核心业务的政府财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金财 工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工程建设:公共基础建设、业务管理系统及信息系统建设、系统运 行保障建设。其中,业务管理及信息系统建设主要由预算编制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非 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系统、债务管理系统、现金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行政管理系统八大系统组成。截至目前,“金财工程”业务管理及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系统已 初步建成,在各级财政部署,部分解决了传统财政成本和效率的痛点问题,但仍然存在不同 业务系统间、上下级系统间较为分散的问题。

2010 年以来,数字财税各类政策频出,国库支付和电子票证是重点。2011 年,财政部会同 人民银行在全国开展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的顶层设计和试点推广工作,通过建立国库电 子支付支撑系统,实现财政部与人民银行、代理银行系统间进行电子凭证数据的安全传输, 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唯一性、防抵赖、防篡改,同时提升工作效率、减少行政运行成本,实 现财政资金支付安全与效率的统一。2012 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关于推进财政票据电 子化改革的方案〉的通知》,启动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通过建立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 以经过数字签名合法、有效的电子文件为依据,构建全国统一的缴款渠道,建立起与公共财 政管理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电子化缴款新机制。

政策明确数字化赋能财政制度改革的重要性。2019 年,财政部就财政业务系统建设工作,先 后印发了《财政信息化三年重点规划》、《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实施方案》、《财政信息系 统集中化推进工作方案》和《关于推进财政大数据应用的实施意见》4 个文件,提出由省级 财政统建统管的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建设。财政部推进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建设的 总体目标: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我国数字财税有大几百亿的市场规模,未来持续增长可期。近年来,国家一直在积极推动财 税信息化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支持该行业,其中包括减税降费政策、电子发票推广、 税收大数据应用、税务数字化改革等举措,以提高税务管理效率、减少企业负担,同时提升 财政收入。企业日益采用数字化财务管理系统,以提高财务核算和报告的准确性和效率,帮 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成本、资产和预算。根据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财税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 约为 670.9 亿元,产值约为 638.1 亿元。

从中国财税信息化行业市场结构来看,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及中南地区,占比分别为 37.86%、 25.44%。按照 2019 年财政部关于推进财政大数据应用的实施意见的部署,广东、浙江、山东 等地区率先推进数字财税建设,为建设数字预算绩效管理做了积极探索。从市场结构情况来 看,税务信息化行业市场结构占比最重,占比为 52.72%,其次为企业财务软件,占比为 36.43%, 最后为企业财税服务,占比为 10.85%。

我国数字财税系统实现了财政、预算单位、代理银行、人民银行之间电子支付业务流程数据 连通,让繁杂琐碎的凭单打印、人工盖章、票据往来到便捷环保的无纸化电子支付,预算单 位经办人员再无须往返奔波于财政部门和银行之间,只要在系统轻点鼠标,即可完成项目入 库、资金申请、资金拨付、凭证回单、会计记账等各项业务,解决了以往系统太多、所填太 细、改动太快、操作不便、不够稳定、联络不便等六大痛点问题,资金流转效率大幅提高。 同时,数字技术还为财政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成本节约,从现金到数字支付的转变,能减少资 金的漏损,也可降低纸张物料和人工成本、降低时间成本并节约各类交易成本等,显著提高 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数字财税建设过程中,既有中央“全国一盘棋”的统一部署,又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实践。部 分发达地区已取得基本成效。2021 年 5 月 1 日,广东省“数字政府”公共财政综合管理平台 上线成功,全面覆盖“四本预算”收支。其中“数字政府”公用财政综合管理平台服务全省 272 个财政部门、4.4 万个预算单位、14.1 万个平台用户,首次实现中央、省、市、县、镇 五级财政大贯通;以全省统一规范标准的业务和技术统筹带动,有效缩小了地区间的财政管 理差距;首次实现全省大监管,形成数字化财政监督平台底层业务框架,数字财税资金对每 笔资金进行了编码标记,全链条监控资金运转各环节。广东省公共支付平台(非税管理)一 体化系统覆盖省本级和 21 个地市、120 个县区的非税执收单位,与数十家执收单位的互联网 业务办理平台和 20 家省市县非税代收银行系统进行对接。仅上线后的前三个季度,即累计 完成缴费超过 6140 万笔,完成财政收入超过 1098 亿元,单日缴费量峰值超过 61 万笔,其 中线上缴费比例高达 99%。

浙江省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借助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通过搭建全国首个区块链电 子票据平台,对接浙江省政务服务平台、“浙里办”APP,大力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工 作。一方面实现全省所有财政票据种类全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市、区)地域全覆盖;另 一方面大幅节约了票据印刷、保管以及人工、时间等制度性交易成本,节约了财政支出并减 少了碳排放。其中,杭州市财政局在 2024 年实现了非税征管信息共享“三表集成”,将自然 资源部门系统与非税征管信息共享平台、电子税务局系统三方互联互通,并以全国标准的缴 款识别码为互联互通的统一标识,建立非税缴款通知(费源)信息流顺向逐级控制和征缴结 果信息流逆向反馈的全流程闭环机制,实现全市划转税务征收的非税收入缴款通知(费源) 信息和征缴结果信息四方(财政、税务、自然资源、人行)实时共享。确保非税征管共享信 息传递的完整性、实时性、准确性,有力提高了划转税务征收的非税收入的征缴和监管效率。

海南省自 2019 年开始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涵盖了基础信息管理、项目库管理、预算编 制、预算批复、预算调整和调剂、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决算和报告等预算管理的全流程。 旨在实现财政资金“横向到边(互联互通财政和各部门、各单位)、纵向到底(可直达乡镇)” 的管理,实现海南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技术”的变革,确保承载国家宏观政策的各项转移支 付资金精准高效落实到位,保证各级预算管理规范安全高效。目前,海南全省财政每年支付 达近 300 万笔,涉及资金 2000 多亿,差错笔数为 0。此外,还促进了预算编制水平的提高, 提升了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保障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民生福祉的重点项目。

2.2.财政三大环节数字化转型趋势明确

数字财税是财税管理的系统性数字化变革,通过数据集聚、数据共享、数据协同、数据赋能 和循数决策,实现以数聚财、以数理财、以数促管和以数辅政,提升财税监管与服务、财税 分析与决策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增强财税收支的科学性、公平性、效益性,从而更好发 挥财税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务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从更高维度俯瞰分析,我们认为前 端的财税收缴、中间的预算管理及后端的财政支出,共同构成了数字财税的核心。 政府预算是一个国家财税框架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一种在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边界 的基础上对公共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活动。预算管理即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对预算过程的预算 决策、资金筹集、分配、使用及绩效等进行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活动。预算管理既是数字 财税的核心环节,也是政府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数字财税赋能预算管理,直接 体现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及机制。因此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基础工程,也是加强内部预算管理、提升预算 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 预算管理在整个数字财税中处于主导地位。一方面因为预算总览财税收支计划全局制约和支 配其他各单项财税收支计划,使之服从于预算总的要求。预算的这种中心地位决定了它必须 对整个财税收支系统进行统筹安排、综合平衡,确保满足国家整体利益的需要。另一方面因 为预算管理是财税宏观管理的基本手段。预算形式上是财税收支计划,本质上是一种财税宏 观控制手段。财税资金通过预算集中和分配,使得预算收支规模、结构和增速能够反映国民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对预算收支及其平衡状况进行调整,能够直接影响社会总供求 的平衡。

数字财税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预算管理承担了两重任务。从生产系统看,预算管理一 体化系统有利于汇聚形成财税大数据;从应用看,将财税大数据应用与预算管理业务有机融 合,才能凸显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财税业务和政府决策的支撑作用。

收支管理是数字财税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国库集中收缴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 政府采购系统,背后的逻辑基础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也称为国库单一账 户制度或政府财政账户,是 OECD 国家普遍采用的政府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具体指取消各支 出部门单独开设的预算账户,由财政在中央银行或委托其他商业银行设立“国库单一账户”, 各级政府将所有的预算资金集中到该账户中,同时所有的预算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直接支付 给商品供应者或服务提供者。 财税收入既可以分成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部分,也可以分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 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社保基金收入四部分。从财税收入端分析,数字财税有四大典 型场景:

一是以电子票证赋能财税治理现代化。税收及非税电子票证推广普及后,首先使得用票单位 财会人员和财税部门公务人员传统会计核算业务的效率大幅提高,企业和财税部门的管理效 率同步提升,同时还减少了纸质票据使用的成本。其次实现了财税部门的管理升级,通过电 子票证可以实时监控经济税源经营动态变化,商家和企业每一笔交易产生的财税数据都能通 过电子票证反馈至财税系统,赋能提质增效和管理监控。最后有助于晚上财税服务社会化, 电子票证将财税服务数字化,通过数据分析、风险预警、解决方案一体化平台等手段,对财 税活动施加影响和调节,为各界提供社会化的普惠财税服务。 二是以精准分析确保财税征管效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既可以对纳 税人的需求进行精准计算,实现精准化投放纳税服务和税收优惠;又能够改造、提升并重构 税收信用体系,有效遏制数据造假问题,确保交易数据的真实性;还可以进行税收收入的合 理预测,从而更有效地分析税源、形成纳税群体画像,建立相关模型并进行精准治理。 三是推进非税收缴管理提质增效拓面。以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服务信息系统为支 撑,运用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公共支付平台或系统,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 加多元、便捷的智慧支付渠道,促进城市间政务服务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协同和业务联 动,全面提升政府非税资金的收缴效率和监管服务。我国非税收入项目较多,执收主体多元,缴款人群分布广泛。一体化、平台化的非税收缴系统不仅大幅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助力财税 收入增加;还能拓展到其他数字政府服务领域,打开非税收缴系统的服务面和市场空间。

四是利用区块链电子票据降低交易成本。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信息透明、可追溯、去中心 化等特点,这些技术优势使得电子票据交易成为区块链技术天然的应用场景。利用区块链技 术可以加强电子发票全流程管理,实现电子票据数据统一和整合,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 孤岛问题。在区块链上确认后,票据的全部操作都会被实时记录、数据自动备份,这样不仅 实现了全流程路径追踪,有效降低了成本,还能够实时监管交易过程,预防各类寻租腐败, 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 财政支出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等。从财政 支出端分析,数字财税能够有效节约各类有形与无形的成本,在决策、人工、资金、时间等 方面大幅提高财政运行的效率,进而减缓当前财政支出上行压力,为经济复苏与发展带来新 的活力。

财政支出就是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稳定、资源优化配置、对收入进行分配等的重要手段,为了 更高效的使用财政支出这一手段,就需要提高其使用效率。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资源配置能 力离不开高水平的财政支出效率,同时积极主动的公开每一年的财政支出效率,可以增加社 会公众的监督能力,进而减少政府违规资金使用和资金的滥用。从财政支出端分析,数字财 税有效赋能了财政支出改革的“三驾马车”,即: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及配套系统、政府采 购制度改革及配套系统、预算单位预算管理改革及配套系统。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主要靠国库支付电子化系统来实现,即将财政部门、国库(人民银行)、预 算单位及代理银行以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统一协议、统一操作归集到一套安全高效的系统。 解决了长期以来财政资金支付的效率和安全问题,为全面财政信息化拉开了序幕。在国库支 付电子化基础上,非税电子化、政府采购电子化、会计档案电子化等财政信息化的其他电子 化改革将进一步推进,整个财政管理的信息化以支付电子化为基础向外拓展,最终将形成全 链条闭环的财政管理系统。

数字化采购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效率。各级政府正通过打造集网上交易、网上监管和网 上服务于一体的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平台,来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 透明度,实现有效节约财政资金、预防腐败等目标。2023 年 12 月,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 步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和采购效率相关事项的通知》,针对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公开、推进采购 项目电子化实施、提高采购合同签订效率、加快支付采购资金、支持开展政府采购融资等工 作提出进一步要求。例如博思软件打造的政府采购一体化云平台包含基础信息库和十大子系 统,形成覆盖政府采购全业务流程的”互联网+政府采购“云平台。平台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无 纸化、智能化操作,方便参与政府采购的各方主体便捷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提高采购工作效 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营造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3.预算管理数字化:一体化系统奠定数字财税基本面

3.1.预算管理一体化是治国理政的总账本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以统一预算管理规则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主要载体,将统一 的管理规则嵌入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预算管理一体化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基础信息 管理、项目库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批复、预算调整和调剂、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决算和 报告等。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作用在于提高项目储备、预算编审、预算调整等工作的标准化、 自动化水平,实现对预算管理全流程的动态反映和有效监控,保证各级预算管理规范高效实 施。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已基本覆盖我国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划和预算单位。财政部于 2020 年制 定并发布了《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统一了新一轮财政信 息化体系建设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新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下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 建设,可分为业务系统开发和推广实施两个阶段,即各省先在省本级财政完成业务系统开发, 再向市县进行推广实施部署。截至 2023 年 2 月,中央及全国 3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 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建设应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地方 3700 多个财政部 门、60 余万个预算单位已应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开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业务,基 本覆盖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划和预算单位,初步实现了预算管理各环节的衔接贯通,以及上下 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

预算管理一体化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监管并合理分配财政资金。要确保财政资金全部 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非侵占挪用,高效投放至专门领域与特定主体而非盲目投资、延 迟拨付,重点之一就是要推动信息公开,打通不合理壁垒,加强各类主体监督。组织因信息 交换而存在,组织内和组织间主体对信息的控制行为和支配地位影响着权力的行使、制衡和 监督水平。当前的预算监督设计可以以财政部门为界,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预算监督主要 包括逐渐覆盖预算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监督和针对预算执行活动的动态监控;外部预 算监督主要包括财政部地方监管局、对预算草案提出建议审议的同级人大、监督审计政府财 务和执行情况的审计部门和对披露信息提出质疑的社会公众。归集数据的一体化系统在客观 上赋予了绩效监督统揽全程和压实反馈的基础,也给予人大、审计部门以强化日常性、经常 性监督和健全债务等领域监督审查的能力。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基于“集中管控、分级运营”的理念设计,在系统中固化了财政部及省财 政标准规范,强化了约束力,确保了规范标准的贯彻执行;在上级财政的规范标准框架下, 地方财政可扩展形成本级财政规范标准,在受控模式下,独立地对本级的一体化系统进行运 营管理。同时,“数字财税”系统以项目库作为财政管理的基础,坚持“先谋事后排钱”、“先有项 目再安排预算”,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监 督、预算公开等各类资金运行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对每一笔财政资金的“前世今生”了若指掌 并可以防未然,提出风险预判、预警,进一步保障财政资金运行安全性和高效性。 2.0 版本拓展业务范围,涵盖预算管理全流程各环节。2023 年,财政部对《预算管理一体化 规范(试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 V1.0》进行修订,形成了《规范 2.0》和《技 术标准 2.0》,要求各地财政部门加快拓展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范围,切实将统一的业务规范 落实到一体化系统中。《规范 2.0 版》包含十大业务模块:基础信息管理、项目库管理、预算 编制、预算批复、预算调整和调剂、预算执行、资产管理、会计核算、预算指标核算、决算和报告。而《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试行)》只包含八大业务模块,“资产管理、预算指标核 算”属于新增。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强化预算控制力,预算管理一体化通 过将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等全流程纳入系统管理,实现了对预算的精细化和规范化 管理。这有助于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透明度,降低人为干预和操作失误的可能性,从而强化 了预算的控制力。二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预算管理一体化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预算 全流程的自动化管理。这不仅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避免纸质文档传递 和审批过程中的时间和人力浪费。同时,通过系统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 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三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公开透明,预算 管理一体化强调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通过系统平台,各部门可以共同参与不同的环 节,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此外,预算管理一体化要求预算信息的公开和透明,通 过系统平台可以向各部门、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预算信息查询服务,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监 督权,增强预算管理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在财政预算管理中有五大典型应用场景。1)根据财政的需求,自动生成 预算编制表格和报表。这些表格和报表可以清晰地展示各部门的预算情况,包括人员经费、 公务经费、项目经费等。2)实时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包括预算金额的分配、使用情况、执 行进度等;各个部门可以通过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3)对预算进行分 析和评估,通过对历史预算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发现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 预算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4)会计审核,依据相关制度与法律规定自动对财政各项业务进行 会计核算。5)绩效考核,系统在时间进度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事项的预算资金支出与实际进展 情况,与设置的绩效考核指标作对比,对部门整体绩效和项目进行评分。

3.2.系统供给集中度高,具备百亿级市场

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是有效贯彻及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预算制度建 设新要求、党中央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讲话精神 所开展的重要工作。在预算管理活动中,财政部门、预算部门与单位、外部监督主体和投资 者同时作为信息的发送者或接受者,在不同的通信环境中彼此互动,成为了通信活动中的供 求主体。

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市场份额集中程度较高。领衔厂商为博思软件、中科江南,太极华青(未 上市)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此外,用友政务(未上市)、海南金财(未上市)、久其软件等厂 商也是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厂商。

博思软件:从电子票据龙头到预算管理一体化领先厂商,2016 年 7 月上市。主营业务包 括非税及财政电子票据、预算管理一体化、数字采购等。承接了中央财政部、陕西、吉 林、广东、湖北、内蒙古等多个省市的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树立了全国财政乃至政务 信息化的标杆。根据年报披露,截至 2023 年末,公司已深度承建财政部及 11 个省市一 体化核心业务系统,共计参与 19 个省级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相关系统建设。

中科江南:财政支付电子化和预算管理一体化领先厂商,2022 年 5 月上市。主营业务包 括财政支付电子化、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和预算单位财务服务平台,承接河南、辽宁、 湖南、广西等多个省市的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根据年报披露,公司主要参与自建模式 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截至 2022 年末,公司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覆盖 14 个省级财政单位。

太极华青:成立于 1998 年,是一家政务数字化产品提供商和面向公众的数据服务提供 商。主要产品包括:项目云、财务云等业务云;中央部门云服务、地方政府云服务等领 域云;大数据服务、智能运维服务等智能服务;中央财政信息化、地方财政信息化等软 件。根据 IDC《中国数字政府 IT 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22》,太极华青在财政行业位居 市场第一。

用友政务:成立于 2003 年,由用友软件集团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所共同设立。提供财政 一体化、预算绩效管理方案等多种产品,其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内置多区划、分级授 权机制,有效支撑集中化部署和统一运维。用友政务参与贵州、江西等省市预算管理一 体化系统建设。

久其软件:专注政企信息化的管理软件供应商,2009 年 8 月上市。主要产品包括政府报 表与统计、数智化资产管理、企业绩效产品等。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方面,公司已助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宁夏、陕西、江西、吉林、宁波等 19 个省份及计划单列市资产融入一体化项目;已助力江西、河南、宁夏、云南等 15 个省份及计划单列市部门决算融入一 体化项目,同时继续为财政部以及北京、天津、吉林、湖北、海南等地区提供决算服务。

海南金财:成立于 2003 年 2 月,是海南省财政厅下属企业,全面承担海南省财政信息 化建设的任务,并初步形成了一套国内领先的财政信息化解决方案。

以陕西省为例,其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是全国首个基于全面云化架构、全省同步上线的财政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跟从建设的中央部门和其他省份提供了选择。一方面对照《规范》 完成业务需求整理和管理模式调整,梳理核心业务流程 45 个、业务节点 1000 余个、业务单 据 130 多个,业务间衔接关系 83 项。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打通了原业务间断点断层,将《规 范》的业务管理要求和控制规则嵌入系统;另一方面以《标准》为技术指南,选用了具备“大 数据、微服务、弹性伸缩、灰度发布”等优势的云计算架构的一体化系统,引入总集、监理等 对系统建设的技术路径、程序质量和数据结构实行全域跟踪和监督,形成“业务需求—顶层设 计—开发测试—上线运行”的开发管理模式;同时,协调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等外部机构完成 系统改造和联调,确保了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在 2021 年 1 月全面上线。根据陕西省财政厅数 据显示,陕西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已在全省 148 个财政区划全面上线,2.8 万家预算 单位、9 万多用户在线开展预算管理业务。从运行情况来看,陕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已度 过改革实施的“适应期”和系统上线的“阵痛期”,系统总体平稳运行,系统日均访问量 10 万人 次,高峰时期并发用户达到 1.4 万人,日平均最高并发 7000 人左右,用户满意度达到 95%。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市场具备百亿量级规模。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使用主体包括财政 单位和预算单位。针对各级财政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可分为自建模式和跟从模 式两类:1)自建模式由各省财政部门自主选择系统开发商,在省本级完成系统开发和实施部 署后,进一步推广至下级财政,根据中科江南招股书,截至 2021 年 5 月,全国省级财政中采 取自建模式的为 17 个;2)跟随模式由各省财政部门直接参照完成试点的海南或河北实施部 署系统,再行推广至下级财政。根据已有数据及合理假设测算,各级财政单位的预算管理一 体化系统建设市场规模约 44 亿元。

针对全国各预算单位,上市公司中科江南的招股说明书披露:根据地方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 进展情况通报,截至 2021 年 4 月 30 日,地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已覆盖 20.48 万个预算单 位,覆盖率为 29.3%,由此推算全国财政预算单位整体数量为 69.90 万个。这些预算单位未 来不仅要全面部署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还要部署配套的财务服务相关平台或系统。参考区 县级财政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十万元量级的建设客单价水平,保守假设每个预算单位的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平均建设客单价为万元量级,全国近 70 万个预算单位的预算管理一 体化系统建设市场规模至少为 70 亿元。综上所述,全国财政单位和预算单位的预算管理一 体化系统建设市场规模合计预计超过 100 亿元。

3.3.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度+技术”价值大

“制度+技术”的预算管理一体化机制未来可期。根据中央关于预算制度建设以及关于以信 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未来要形成“制度+技术”的预算管理一 体化长效机制。通过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统一规范各级财政机关部门和财政预算单位的财政预 算管理,将制度规范与信息系统建设紧密结合,用系统化思维全流程整合预算管理各环节业 务规范,通过将规则嵌入系统强化制度执行力,以全面提高各级、各类财政预算单位预算管 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实现各级财政部门对预算管理的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 为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提供基础保障,推动预算管理买上新台阶。未来,一旦“制度+技术”的 预算管理一体化长效机制建立起来,或将逐步催生巨大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价值一:实现中央和地方财政系统信息贯通。以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支撑中央和地 方预算管理,规范各级预算管理工作流程,统一数据标准,推动数据共享。目前,以省级财 政为主体建设的覆盖本地区、与中央财政对接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正在逐步完善,以实现 动态反映各级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未来,中央部门还会根据数字中国和数字政府建设的进 展同步推进数字财税相关配套系统的建设,建立并完善全覆盖、全链条的转移支付资金监控 机制,实时记录和动态反应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情况,实现资金从预算安排源头 到使用末端全过程来源清晰、流向明确、账目可查、账实相符。

价值二:推进部门区域间预算信息互联共享。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可以集中反映单位基础信 息和会计核算、资产管理、账户管理等预算信息,实现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共享共用。未来 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和长效机制,有望积极推动财政与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 务、人民银行、审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实现基础信息按规定共享共用;落实部门和单 位财务管理主体责任,强化部门对所属单位预算执行的监控管理职责。

价值三:建立财政预算与国库集中支付连接。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有助于政府会计集中处理 各项和财政预算管理有关的业务内容,同时也可进一步简化业务开展流程。对一体化标准灵 活应用,注重以精细化实施预算编制,在制订预算用款计划时便无须再次进行细化,并且因 为财政支付系统、预算财务系统间关联更为密切,故而工作中也能随时做到信息交互和业务 办理。对于预算部门来讲,申请款项支付环节也可与财政部门直接对接,该操作除能使国库 资金支付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外,整个流程运行的时间、人工成本也能得到一定节约。

价值四:将预算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进行融合。在各项新准则与制度指导下,财政预算单位会 计核算形式与标准也逐步转变。改革会计核算制度环节,可对一体化平台中的数据信息库合 理应用,以此助推会计核算的业务模式、流程和制度有机融合。与此同时,在制作会计核算 报表时也可对信息同步交互,并真正做到实时监控会计信息动态运行实情,无论是财政资金 收支或是资金收支运行,都能得到全面规范和管控。不仅如此,一体化平台应用既能使会计 核算业务与资金支付两者相互独立,也能实现彼此交叉运行和相互监督,特别是在信息技术 辅助下,会计核算开展也能进一步降低人工依赖性,通过利用计算机系统可更精准的核算该 项数据,核算过程中也能对数据错误内容进行识别与修正,更加有效的避免不规范操作和人 为失误等问题发生。

价值五:直接管控预算单位资金收付及运行。每年国家财政部门都会依据项目预算计划来进 行拨款,而各行政事业单位则要对预算资金进行规范、合理使用。结合近几年的总资金运用 情况来看,在年终阶段经常有部分结余,通常依照一体化规范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将预 算结转资金投入到下一年的预算项目支出中。若想要在下一年使用预算结余资金需由预算单 位向财政部门提出明确申请,随后财政部门可依据实际情况将预算结余资金规划到次年部门 预算中。以该模式进行工作,财政部门可全方位的掌握资金支出与运行实际情况,除能对年 终结余资金管理进行简化外,也可使整个管理工作高效且规范的落实。

价值六:激活庞大的财政预算单位市场需求。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全面运行,可使社会团 体、学校、医院、行政事业单位等财政预算单位形成较为完善的代码管理制度与固定资产类 别,通过科学制订信息规范制度,反映单位内财务信息、基本信息与使用信息等三种信息内 容,能够将政府资金配置、价格变化和实际运用情况等充分体现,进而提升预算单位资产管 理水平。此外,根据上市公司中科江南的招股说明书披露:未来全国近 70 万个财政预算单位 还需要建设部署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相配套的财务服务平台或系统,进而打开更大的需求 市场。

4.财税收缴数字化:金税工程和电子票证提供增长动能

4.1.从“金税工程”迈向“以数治税”时代

“金税工程”建设从标准化到精细化,是数字财税的重要抓手。1994 年,我国工商税收制度 进行了重大改革,核心内容是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与此同时,国务院指示要 尽快建设实施以加强增值税管理为主要目标的“金税工程”,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以加强对增 值税的监控管理。

1)1994 年 7 月,“金税一期”伴随着增值税全面开征而启动,着力于开发增值税专票的交叉 稽核系统,但受限于当时的电子化水平,不仅专票信息需要手工录入、错误率非常高,仅在 50 多个城市建立了试点。

2)1998 年,“金税二期”启动建设,旨在建立起一个对增值税专用 发票进行监控的全国性网络,不断完善对增值税的征收管理。“金税二期”由增值税防伪税控 开票子系统、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增值税稽核子系统、发票协查信息管理子系统四大系统 组成,并于 2001 年 7 月 1 日在全国全面开通,通过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全面监控,基本 实现了对增值税相关犯罪、偷逃税的监管。

3)2008 年 9 月,发改委正式批准初步设计方案和中央投资概算,“金税三期”启动建设。2013 年 2 月,“金税三期”开始在广东、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重庆 6 个省市试点;2016 年 10 月正式在全国推广上线,包括“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即基于统 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依托计算机网络,在总局和省局两级集中处理信息;覆盖所有税种, 国、地税局的所有工作环节;设置征管业务、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决策支持四大系统。“金 税三期”工程实现了税收数据的全国集中,为各省之间业务联动提供了全面有效的数据支撑, 开展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各类数据分析利用工作,推动了税收管理向网络化、大数据方向 转变,为税收现代化踏上大发展、大融合、大跨越的新征程奠定了基础。

4)2021 年,“金税四期”启动实施建设,2023 年 8 月,“金税四期”正式上线,在广东、山 东、河南、山西、内蒙古、重庆进行试点,并于 2024 年全面启动。“金税四期”的核心是从 “以票控税”迈向“以数治税”,通过“推行全电发票”和“建设智慧税务”来实现税收的收 取、协查、管理、稽核环节全数据、全业务、全流程打通,让税务系统的每个环节形成一张 在线的网。“金税四期”系统主要部署于税务局的内网,实现对业务更全面的监控,同时搭建 了各部委、人民银行以及银行等参与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核查的通道,推动税收征管方式从 “收税”到“报税”再到“算税”,税收征管流程从“上机”到“上网”再到“上云”,税收征管效能从“经验 管税”到“以票控税”再到“以数治税”。

“以票控税”主要依托专用税控设备和离线客户端开具的纸质发票,而“以数治税”的核心 是全电发票。全电发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办理流程简化:全电发票实现“去介质”,无需使 用金税盘、税控盘、税务 Ukey 等税控专用设备,无需办理发票票种核定,无需纳税人现场领 票,系统可通过“授信制”自动为纳税人赋予开具金额总额度,实现开票“零前置”。2)发票开 具渠道更加多元:在应用全电发票后,纳税人可过电脑网页端、客户端、移动端手机 APP 随 时随地开具发票,打破开票的时间、空间限制。3)“一站式”服务更便捷:纳税人登录电子 发票服务平台后,可进行发票开具、交付、查验以及用途勾选等系列操作,享受“一站式” 服务,无需切换登陆不同平台进行。4)入账归档一体化:通过制发电子发票数据规范、出台 电子发票国家标准,实现数电票全流程数字化流转,同时,通过电子发票服务平台税务数字 账户下载的 XML 数据电文格式的数电票含有数字签名,无需加盖发票专用章,进一步推进企 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信息化。

“金税四期” 强调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税收管理。智慧税务系统通过大数据应 用,聚合各方数据资源,搭建“税警关银”四部门联合作战指挥平台,以信息化指挥平台为 依托,推动相关政府部门基于税收法定义务提供涉税方信息,实现数字政府和税收共治。此 外,利用大数据比对和监控技术,建立以“数据监测、数据研判”为核心的稽查机制,能够 发现企业未按时确认收入的情况,从而触发增值税风险预警,实现精确执法和精准监管。

“金税四期”还将打通涉税业务和非税业务,相较于“金税三期”,“金税四期”将业务监控 延展到了“非税”业务和其他监管部门的信息,实现税与非税业务的更全面的覆盖、多部门 的信息共享、信息核查等功能,基本建成“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 的税务执法新体系。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 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 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等而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 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近十年来,我国财政非税收入从 2014 年的 2.12 万亿元增至 2023 年的 3.57 万亿元。2024 年 1-5 月,非税收入 16450 亿元,同比增长 10.3%。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跷跷板”效应逐渐显 现,非税收入在税收不足时补充作用显著。

信息化系统助力非税收入精细化管理,规范财政票据收支行为。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是 执行“收支两条线”,实现综合预算的关键,属于财政部“金财工程”收入管理系统的主体 部分,旨在确保政府非税收入按规定及时、准确、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提高非税收入 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政府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应用市场按业务的前后衔接 可分为前端的收缴环节(面向用票单位、代收银行、各级财政部门,使用财政票据电子化管 理系统)和后端的管理环节(面向各级财政部门,使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及非税收入政 策管理系统)。

4.2.数电票试点带动发票全要素电子化

数电票是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全新发票,去版式、去介质、无须申领,要素化、标签化,将 发票信息全部形成结构化数据,多种发票类型归并为单一数电票类型,无须申领税控设备、 票种核定、审批最高开票限额,智能授信赋予、自动定向交付,实现全国统一赋码。2023 年 12 月起,国家税务总局数电票试点覆盖至全国省份(除港澳台地区外)。全电发票推广后, 我国将正式从“以票管税”迈入“以数治税”的新阶段。

全电发票样式与现有发票样式主要有三方面的区别。一是全电发票票样将原有发票代码+发 票号码变为 20 位发票号码;取消了校验码、收款人、复核人、销售方(章);取消了发票密码 区。二是全电发票特定业务会影响发票展示内容,不同的特定业务展示的发票票面内容不同。 三是全电发票将原备注栏中手工填列、无法采集的内容,设置为固定可采集、可使用的数据 项,并展示于票面上。

发票是以数治税的核心媒介,向企业传导政府侧数字化影响。对企业来说,增值税发票不仅 是实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商事凭证,更是完税凭证。对政府来说,增值税发票将产业链上下游 串联起来,监管部门通过发票可以洞悉企业的经营、合规情况。从纸质发票到电子发票,再 到正在试点的全电发票,政府侧通过对发票的数字化升级将财税数字化理念由 G 端推广到 B 端,促使广大企业为承接数字化发票完善自身财税数字产品,升级财税数字系统。随着税收 征管数字化与社会生产生活数字化的数据打通,税收征管各环节将逐步趋于无缝衔接和零摩 擦,将大幅减轻社会运行成本,也将大幅降低税收监管成本,“以数治税”将成为现实。

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正逐步从票据日常业务管理发展到票据监督、数据要素应用及分析的阶段。 2021 年 3 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深化 税收征管改革,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自 2021 年 12 月起,金税四期 依托全国统一的电子发票服务平台,试点开展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简称“数电票”)。2022 年 2 月,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点工作,明确了试点标 准包括电子发票、电子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银行电子回单等 7 种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

为持续深化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点工作,2023 年 5 月财政部等印发的《关于联合开展电 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将该试点票据范围扩大至 9 类,增加试点单 位,进一步推动电子凭证从开具、接收、报销入账、归档等各环节全流程标准化无纸化处理, 旨在打通电子凭证报销入账归档“最后一公里”。

政策持续加码,将实现试点电子凭证的常态化处理和运行。2024 年 3 月,为方便试点单位了 解深化试点的有关工作要求和操作流程,指导和保障深化试点工作顺利高效进行,财政部会 计司对 2023 年 5 月发布的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点工具包、操作指南、技术问答,以 及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行版)进行完善更新,并发布 2.0 版本。根据 2024 年深化试点 工作的总体时间安排,在 2024 年 6 月底前,试点单位应当实现试点电子凭证的常态化处理 和运行,包括已纳入试点范围未实现全流程处理的接收端试点单位、新纳入试点范围的接收 端试点单位、新纳入试点范围的开具端试点单位等。

1)开具端试点单位范围扩大,其中数电票的开具范围从“数电票试点省份内能开具数电票的 所有开票主体”扩大至“能开具数电票的所有开票主体”:数电票(铁路电子客票)开具范围扩 大至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所有开票主体;数电票(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开具范 围扩大至全国 39 家客运航空公司和 165 家民航销售代理企业,此前仅为 3 家航空公司和 3 家民航销售代理企业。

2)接收端试点单位范围扩大至所有中央企业、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地方单位等, 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并在此基础上,增加“鼓励未纳入试点单位范围、具备条件的单位在备案后自愿参与深化试点工作。”这一鼓励将有利 于调动企事业单位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

相关厂商积极参与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点工作。在电子票证推进过程中,各类厂商 推出了多款平台产品。“统一支付平台+业财票一体化协同 SaaS 服务平台” 助力广大财政 预算单位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加强财务内控效果;“乐享凭证协同服务平台”推动电子凭证开 具、接收、入账全程数字资产流通使用,助力企事业单位财税数智化转型,并拓展在商保医 保领域的数据要素应用。“电子凭证综合服务平台”遵循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具备电子凭 证开具、分发、获取、存储、管理、应用、归档等全流程服务能力,助力广大企事业单位解 决电子凭证 “接收难、入账难、归档难”问题。

4.3.业财税一体化打开数字财税增长空间

数电票的应用拉动企业端财税软件的升级改造,业财税一体化成趋势。电票时代必然会简化 企业的领票、开票、税控盘管理及发票库存管理等业务,发票的电子化为财税全面数字化提 供了条件,但同时也对财务和业务的协作、数据信息的交互处理、电子档案的保存、发票电 子管理乃至税收合规管理等财务数字化的建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挑战,迫使企业加 速对财务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站在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而言,数电发票的应用可以推动企 业自身各方面业务协同,在财务报销、对账、入账、交易、结算等各环节实现自动化处理, 提升上下游协作效率,让企业将更多精力放到能够创造价值的工作上。

财税与业务走向深度融合,未来与营销、管理决策、销售等场景的融合更重要。从业财税一 体化产品融合场景的分布情况来看,当下处于明星象限的是财务处理、数据分析、采购管理 和仓储管理等场景,其场景覆盖率高,重要程度也较高。处于重点布局象限的则是营销、管 理决策、销售管理、质控监测等场景,虽然现阶段覆盖率较低,但重要程度高,是未来应该 重点布局的融合场景。

财税服务的需求围绕针对 G 端客户的税局涉税服务市场和针对 B 端客户的企业财税服务市场 这两类,正在量级释放。从业财税一体化用户规模分布来看,2021 年用户规模已达到 333 万 家,未来五年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 2025 年可达到 501 万家。从业财税一体化市场规模和 市场容量来看,2021 年市场规模达 142 亿元,但市场容量可以达到 322 亿元,至少仍有 2 倍 以上的提升空间。根据甲子光年的预测数据,到 2025 年业财税一体化市场规模将达到 448 亿 元,市场容量可达 533 亿元。

财税市场马太效应显著,头部厂商有望率先受益。当前财税市场整体份额和明显竞争优势都 主要集中在头部厂商,比如用友、金蝶等厂商以 ERP 软件出发,产品范围逐渐扩展至财税领 域,在大中型客户中覆盖范围最广;税友在 G 端优势显著,在企业财税方面由代记账业务逐 渐拓展至人资、薪税等创新业务;高灯科技、分贝通等财税 Saas 以发票管理、业务结算等单 模块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痛点。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中,财务 软件的出现早于税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所以企业的税务系统要主动适应已有财务系统。在企业财务核算中,由于会计科目众多、信息繁杂企业税务厂商向上游进行数据梳理难度大, 而财务厂商向下游打通企业税务环节相对容易,因此在企业财税一体化趋势下,各类头部厂 商友商率先收益,其中 ERP 厂商的综合能力更强,财税信息化企业的专业优势更突出。

5.财政支出数字化:国库、政府及预算单位支出招采升级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及配套系统数字化: 国库集中支付是指由执行单位将国家财政资金集中到国家或其指定的代理银行账户,由其统 一管理,并通过统一开设的账户,向用款单位提供相应的财政资金。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财政 管理体系中国库都扮演着核心角色,它不仅负责收纳来自税收、国有资产收益等各种渠道的 国家收入,更承担着将这些资金按照预算安排,用于各项公共支出的责任。国库集中支付改 革从 2001 年开始,将原直接拨付给预算单位的资金改为国库统一管理,依申请支取,从制度 上保证了国库资金的安全存放。 国库支付可以分为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方式:1)直接支付是指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 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这种方式主要用于 国家企事业单位工资统发、政府采购、大型基建项目等大额资金的支付。2)授权支付则是预 算单位根据财政授权,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日常小额零星支出。

国库集中支付全流程实行电子化管理。财政国库工作“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积极推进国库 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从 2012 年财政部正式启动河北、重庆第 一批支付电子化试点。2013 年,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电子化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地财政部门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国库集中支付业务 电子化管理,组织对行政区域内代理银行分支机构开发的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相关信息系 统进行验收;代理银行负责省级范围内通用的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相关信息系统配套建设, 与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人民银行签订协议并办理有关业务。因此,代理银行仅为国库资金 集中支付电子化中参与者和执行方,主要负责收到财政支付令后办理支付业务,以及为预算 单位提供资金支付、划转服务,配合财政部门等主体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及配套系统数字化: 政策持续推进阳光采购,黑天鹅事件突发催化数字化进程。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级政府 正通过打造集网上交易、网上监管和网上服务于一体的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平台;央国企紧 随其后,采购也逐步向电商化、集中化转型,实现采购线上化、透明化和阳光化。2020 年, 全球“黑天鹅”事件突发导致企业复工复产困难,保供应稳生产成为核心诉求。利用信息技 术和传统产业相结合,打通企业上下游供应链,提高企业间协同效率,实现信息流、物流、 资金流畅通,精准把控供应链采购的每一个环节,大幅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保障企业安全, 有序稳定实现复工复产。

招采电子化在降低招采交易成本、保证招采公平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在降低成本方 面,专业的招采软件平台支持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的整个工作流程电子化完成, 避免了制作标书的大量纸张浪费,节约了投标人的差旅费用。根据新点软件招股书透露,经 实践证明,电子招标投标可以降低 5%-10%的直接成本,节约 1%-2%的人员和办公费用,平均 每个招标项目节约交易成本约 2.73 万元。2)在确保公平性方面,招采全流程电子化使招投 标活动中的所有环节均可在网上进行,交易各方均可实时了解信息,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造 成的暗箱操作。采用计算机自动抽取、语音通知、异地远程评标等方式,电子化的招采平台 可以实现评委抽取随机、评审过程保密、评委资源共享,避免了人为因素对评委的影响,大 大提高了评审的客观公正性。3)在避免围标串标方面,电子化招采平台可以自动记录投标者 的硬件特征码、工具软件、计价软件身份码等,将该信息和投标文件实施捆绑,评标时对身 份信息进行识别比对和详细分析,有效锁定违规投标。

央企加速打造现代采购管理体系,超四成央国企数字化采购渗透率超过 50%。近年来,国务 院国资委不断加快推进“一张网、一平台”建设,逐步做到央企在统一的采购电子网络和商 务平台开展采购业务,实现采购交易管理的电子化;全面实施电子招标,依托平台统一信息 发布、流程操作、采购价格管理、专家库管理和服务评价,切实做到业务公开、过程受控、 全程在线、永久可追溯。据国资委相关数据,中央企业已经在供应链数字化方面取得较好成 效,央企集中采购各项关键核心指标持续攀升。2022 年,央企集中采购率、公开采购率、上 网采购率和电子招标率相较 2016 年均有显著提高。央国企已经成为数字化采购火车头,经 亿邦智库调研,超四成央国企表示数字化采购渗透率超 50%,较去年也有显著提高。

预算单位支出服务、财务服务及配套系统数字化: 预算单位在国家财政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财政资金的主要使用者,也是财政政策的 重要执行者。预算单位是指根据国家财政法规、政策和制度,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编制 预算并按照预算执行财务收支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具体来说,预算单位包括 以下几类:一是政府机关,如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包括教育局、公安局、卫健委等。二 是事业单位,如学校类的各等级教育机构、研究院所类的科学研究机构、各级医院等医疗机 构、以及文化娱乐机构等。三是国有企业,一些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由于其资金收支规模较大,也被纳入预算管理的范畴,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编制和执行预算。四是民 间非营利组织,如基金会、协会、民间组织等。 预算单位支出服务平台赋能财政支出。为提升财政支出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从严控制 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各级财政单位纷纷建设预算单位支出服务平台,通过 预算单位支出一网通办、原始发票自动查验、支出标准智能审核、违规支出自动拦截等功能, 有效提升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其预算单位支出服务平台自 2023 年 12 月 1 日上线运行以来,市本级 61 个市直部门共计 220 户单位已纳入平台运行,累计受理 业务 7038 笔、金额 2.7 亿元;完成支付 3850 笔、金额 2.3 亿元。预算单位的公职人员通过 手机或网站登录平台,就可以实时办理事前申请、电子凭证自动归集、验证、查重,智能填 充生成费用报销单,实现公务支出“智能报”。

“新政府会计制度”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预算单位的财务服务平台采购需求增加。2019 年 1 月 1 日起《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简称“新政府会计制度”) 施行。根据财政部门的要求,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需要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各单位 要结合制度内容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新会计信息系统,确保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手段开展会计核算及生成的会计信息符合政府会计准则及制度的规定。由于新制度相对原制 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施行当年起需按照新制度编制会计核算资料,带动了预算单位财务服务 平台的采购需求预算单位财务服务平台以预算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为核心,实现预算、核算、 决算的无缝衔接,进而形成了贯穿整个单位财务管理的完整体系。 预算单位财务服务平台打通了财政对预算单位服务和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在不改变预算单位 核算主体和资金使用权的情况下,建立标准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单位账务处理;实现上下游 数据贯通,提高财务核算工作效率;强化数据分析、汇总和追溯,提升财务数据的分析利用; 实现多部门在线监督,形成财务监管合力;加强了预算单位内控建设和风险防范。

预算单位财务服务平台可实现 SaaS 化收费,市场规模可观。根据财政部门地方预算管理一 体化建设进展情况通报统计,截至 2021 年 4 月,全国共有约 69.90 万个预算单位,根据中 科江南招股书数据,中科江南该类产品(“预算单位财务服务平台 V2.0”规格“网络版-C6” 产品在 100 许可时)的标准报价是 4500 元/年订阅许可,粗略估算该市场规模每年约为 31.46 亿元。

预算单位的财会监督离不开数字化手段。2023 年 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各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经济业务、财务管 理、会计行为的日常监督。预算单位作为最广泛、最基础的财会监督主体和被监督对象,必 须利用技术手段构建财务监督数字化系统,以实时数据和生产数据为基础,以财会监督指标、 模型和算法为支撑,通过实时抓取经济业务数据、环节流程节点数据,在经济业务开展过程 中实时抓取并计算该业务要素、流程是否符合财政制度、标准和内控规范要求。数字化的财 会监督手段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经济活动潜在风险,并在事前阶段规避风险,是预算单位财 会监督岗日常工作的重要抓手。

6.全球视野展望数字财税发展趋势

6.1.发达国家数字财税的成功经验

美国数字财税强调分层级和专业性。美国按照中央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形 成了分级财政体制。因此,美国的数字财税没有以联邦财政部为主体统一建设,而是主要由 各州统筹考虑。例如,犹他州的财政应用系统和数据仓储信息系统就是由犹他州财政厅负责 招标建设,并协助犹他州的其他部门控制费用、保护资产及满足州政府的其他财政需求。另 一方面,美国的数字政府建设强调专业性,联邦政府专门设立了名为政府技术推动组的组织 机构,成员由政府信息化促进协会联盟、IT 产业协会、州级信息主管联盟等组成。政府技术 推动组负责全国的政府信息化管理指导工作,包括技术推进、法规政策建议、管理投资、改 善服务、业绩评估等。此外,美国政府专门建立了信息主管制度,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兼任 国家预算管理局第一副局长,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也都设立了首席信息官 CIO,由 CIO 负责整 个数字财税的规划、投资等,对整个数字财税效果负责,CIO 需要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技 术水平。与之对应,美国国会还设立了信息化委员会,监督政府信息化执行情况,每半年对 国家重大信息化项目评估一次。

美国政府的财政税收信息化系统以其高度的统一、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覆盖了美国社会 的方方面面。美国在税收预测、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及财政支出等业务上已经全 面使用信息化系统。财政部的财政管理服务系统管理着大部分联邦征收款,包括税款、罚金 和关税等;全国的社会保险、老兵福利、退还税款和联邦雇员工资,也基本是通过财政管理 信息系统支付出去的。分层级来看,美国联邦财政支出以社保、医保等领域为主;州和地方 政府支出以教育、员工薪酬、公共福利为主。在美国,全国雇主税务管理系统、联邦政府全 国采购系统和转移支付系统等数字财税相关的建设内容,不仅大大节省了人财物,提高了社 会透明度,还堵住了营私舞弊的渠道,显著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财政信息公开已经成为美国财政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美国预算公开是以其现代预算制度的 建立为基础的。二十世纪以前,美国各级政府都尚未建立起规范的政府预算制度,各州政府 和联邦政府预算过程都是由议会主导,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极为不健全,助长了当时的 政治腐败。1908 年,受巨大的财政支出压力和 1907 年爆发的公债兑付危机的推动,纽约市 政府推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预算。1921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预算 和会计法》,批准成立总统的预算办公室,也就是后来的管理与预算办公室,预算的权力逐渐 从议会转移到行政部门,形成了统一的政府预算制度。美国财政预算制度的重构以及一系列 相关改革为财政信息公开提供了制度基础。1976 年美国通过了《政府阳光法案》,规定要将 财政管理及其预算管理的所有程序性制度向社会公开,使公众可以方便地了解掌握公共财政 预算会议的进程,取得相关会议的文件和信息,并自由参加旁听公共财政管理中需要公开讨 论辩论的会议,如果对公共预算决策过程产生疑义,可以按照自由法案的要求,采取法定的形式向有关决策部门进行质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给予全面彻底 的保障。财政信息公开的具体手段则是功能完备的数字财税相关系统。

美国政府的财政、税收和会计工作有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撑。美国各政府部门不是独立的会计 主体,只是政府整体这一会计主体的组成部分,最终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整体编制政府年度 综合财务报告,这就要求各政府部门运用统一的会计信息系统,以便数据的传输和汇总。此 外,由于政府会计既要提供满足预算控制需求的信息,还要全面反映政府受托责任,因此涉 及不同会计基础之间的数据转换和调整,这也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来完成。例如,加州奥克兰 市耗资 2000 万美元开发了财政部门和其它政府部门共同使用的、大集中的政府会计管理信 息系统,财政部门通过该系统能监控政府各部门每一笔收支明细情况,并自动记入相应的账 户。 财政控制是英国政府自上而下管理的最有效手段。英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 兰等地区组成,各地方政府通过选举产生地方自治的管理机构,中央政府不能直接行使职权, 只能在草拟法律草案和财政拨款上影响并控制地方政府,因此财政控制成了中央管理地方最 有效的手段。因此,英国中央政府在财政管理工作很早就应用了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英国公 共支出管理信息系统(PES)是现行财政管理的主要系统,包含了预算管理、支出管理、现金 管理和宏观经济预测等,通过专网将财政部、预算单位和银行三方连接起来并统一运行,能 够实现财政部和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支付和账务管理,并为中央政府提供宏观经济统计和预 测数据。

英国数字财税系统建设奉行专业化、集中化原则。英国的预算和国库管理部门专门设立了一 个执行机构,负责数字财税相关系统的建设、组织及管理,该机构不从事系统开发工作,主 要致力于规范、整理业务方法和管理模式(例如业务需求的确认和编码规则的确定)的研究。 具体的财政信息系统建设均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来承担,并委托 PSA(Property service Agency 财产服务模式) 以项目管理者的身份代表政府对项目进行管 理。英国公共支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对现有的分散系统进行集中整合,构建数据集 中、功能全面的大系统。政府单一数据管理系统(SDS)于 2005 年由应该财政部初步建设完 成,代表了英国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未来规划的方向,它将之前英国政府分散使用的 PES、GOLD 和 WGA 等系统集成到一个单一的数据系统中,用于数据采集、业务处理和统计分析等。

英国的数字财税系统充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英国的公共支出管理信息系统之所以能够高 效稳定运行,除了规范的业务流程和良好的系统设计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应用强大的 数据库。英国数字财税的数据库技术应用有几大特点,一是数据存储量大,数据周期长,包 括了历史 5 年、当前年度和未来 3 年共 9 年的预算、支出数据,以及以不同口径表现的数据 副本和每一个数据的更改记录。二是权限严格控制,数据准确可行,任何一个用户更改数据 时都要按照相关规定,根据自己的权限进行。为了保证数据更改的准确性,系统设计了数据 校验规则,对数据库的每一次更改自动进行合法性校验并存储更改记录。 英国的数字财税系统重视安全防护。英国的公共支出管理信息系统以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为基 础,采取了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来保证数据通信的安全、可靠。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数字 认证。在系统用户终端安装数字认证软件,用户名和密码由财政部统一分配并集中管理。二 是网络传输层安全通信包。在系统内置数据通信模式识别模块,对传输的数据按照财政部指 定的校验规则进行校验和过滤,防止非法数据的侵入。三是用户权限定义和登录保护。任何 用户必须得到财政部的授权方可登录系统,登录后的操作权限受到系统管理员的严格限制, 不允许越权操作。四是专用安全软件保护。运行数字财税系统的所有终端都必须安装第三方 提供的主动式安全防护软件,用于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和网络恶意攻击数据库的事件发生。

澳大利亚的跨部门系统打通和预算管理值得学习。澳大利亚的财政部与许多公共部门均实现 了数字财税系统联网,为加强财政控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了重要基础。财政部 通过数字财税系统进行进行预算编制、资金拨付,并对政府各部门财政资金支付情况进行监 督,保证每月准确、及时的编制联邦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此外,财政部还通过国库 单一账户、国库集中支付与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每天都对政府所有账目进行汇总和试算平衡, 并显示合并后的政府机构资产、负债、收支等财务请款。各政府机构的财政经费只能开设一 个账户,每个账户的现金流量,现金收入和支出都受到严格的预算约束和控制,并成为国库 总资金流量的一部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交易也都要合并到政府国库账户中。 意大利数字财税的收支管理功能完备。在欧盟,意大利建成了先进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 IT IS(Italy Tax Information System),该系统由 6 个子系统构成,这个系统以税务登记 代码体系为连接点,在税收与纳税人、各子系统之间、税务信息系统与其他公共部门及个人 之间交换信息。一方面执收部门将纳税信息通过系统上报国库并由国库记录每一笔收入信息, 另一方面由商业银行通过结算系统将税款划转到国库单一账户。在支出方面,意大利从 1976 年便开始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国库建立了分类账册管理系统。每个部门(包括大区市政) 在国库都有自己的分类账册,由国库统一记录资金流量和运用情况。国库分类账册管理系统 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结算系统相互连接,国库在进行资金收付管理时主要借助于银行结 算系统进行清算。其支出根据预算支出单位提供的申请计划,通过国库单一账户支付系统进 行支付。

6.2.数字财税海外供应商典型代表

6.2.1.SAP:全球 ERP 解决方案先驱

SAP 是企业应用软件 ERP 市场的领导者。1972 年,五位来自 IBM 德国分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创 立了 SAP,全称 System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目标是开发标准软件。SAP 于 1981 年 上线了 ERP 第一代产品 SAP R/2。凭借 SAP R/2 的成功,1988 年 SAP 公司成功在法兰克福以 及斯图加特股票市场上市。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末计算机硬件飞速发展,SAP 顺应时代着手 开发基于 Unix 小型计算机的软件 R/3。小型计算机的崛起帮助 SAP R/3 在 ERP 领域中取得王 者地位,成为了 ERP 的代名词。凭借其技术优势,以及对多种语言、多种货币、多国会计准 则的支持,SAP 成为一家国际性的大型软件服务提供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2008 年 SAP 推出适配所有浏览器和移动设备的全新 UI 套件 Open UI5,开始开发各种移动 App。2015 年 推出 SAP R/3 的替代品,S/4 HANA,它既实现了 ERP 的功能又汇集了 SAP HANA 的敏捷性、 快速性和实时性,是 SAP 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拳头产品,成为市场领先的实时计算应用软件 平台。

被誉为“世界 500 强背后的管理大师”,SAP 助力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 理体系主要涉及战略支撑、人员与组织、流程与制度、数字化落地四个方面,其中数字化落 地尤为重要。核心是要推动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最终目的是价值创造。这跟 SAP 与基于 S/4HANA 管理平台提出的智慧企业框架中的智慧财务管理体系有异曲同工之处。SAP 作为全 球领先的企业管理应用软件提供商,全球 94%的世界 500 强企业都是 SAP 的客户,大部分行 业头部企业及跨国企业都在财务领域广泛应用了 SAP 解决方案并与其保持长期合作。根据 Gartner 发布的 ERP 软件在全球市场的分析报告,SAP 从 2012 年开始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始终 位居第一。

目前国外支撑政府信息化的仍然主要是 ERP(SAP、Oracle)的架构。例如,SAP 为波士顿市 政府实现城市数字化管理转型:借助 SAP HANA 绩效管理平台,波士顿市为 18 个城市部门提 供交互式的记分卡——不仅可查看城市原始数据的门户,新的内部仪表板,还可用来帮助引 导整个 45 个城市部门进行决策;波士顿市和 SAP 合作开发了一个叫做“市民洞察”的 iPad/iPhone 应用程序,给公众提供了一个具有监督职能指标的移动工具。再比如,斐济当 地政府通过使用 SAP S/4HANA®和 SAP®税务和收入管理,提高纳税人的合规性,实现自动化 流程等税收现代化管理;伦敦行政区兰贝斯委员会采用 Oracle 面向财务、采购和 HR 的 ERP 云、EPM 云和 HCM 云应用套件,用以简化和标准化繁杂、孤立的财务、采购、薪资管理和 HR 系统及流程。

案例 1:匈牙利国库使用 SAP S/4HANA®去提高公共预算的利用效率和透明度。为利益相关者 提供一个统一的综合信息库,直观地访问有关公共资金使用的拨款和支付数据。核心是一个 支持稳健拨款管理、预算义务登记、支付、数据仓库和主数据管理的集成系统。新的 ERP 套 件支持国家机构的所有交易,以及国家支付和收到的所有款项,包括养老金和家庭津贴。SAP S/4HANA 可以每天实时报告 40,000 到 50,000 个交易,而不是每月报告。它帮助财务部门在 准确的数据、安全性和性能方面满足最苛刻的要求。

6.2.2.Oracle:全球数据库管理龙头

Oracle 是全球数据库管理软件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 1977 年,1978 年公司开发出第一版甲 骨文系统,以汇编语言写成。1986 年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甲骨文公司是第一个跨整个产品 线(数据库、业务应用软件和应用软件开发与决策支持工具)开发和部署 100%基于互联网的 企业软件的公司。数据库是 Oracle 的核心壁垒,2018 年公司推出自治数据库(Autonomous Database),作为其数据库产品的革新方向,自治数据库定位于云端的数据库产品,可以在公 有云或者私有云或者混合云部署,其通过大量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减少人工操作, 从而减少安全风险。Oracle 提供了一套自治数据库、基础设施 OCI 以及企服 SaaS 相互支撑 协同的综合解决方案,在云时代另辟蹊径探索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云转型之路,巩固了自身产 品市场份额的同时拓展了业务成长的边界。根据 IDC 测算,2022 年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超过 400 亿美金,目前关系型数据库占据约 80%的体量,Oracle 在全球关系型数据库中占据约 42% 的市场份额,三甲中的另外两家厂商分别是微软(24%)与 IBM(13%)。

多年来 Oracle 深受全球各国政府的青睐,得益于其在云计算的开放性和数据的安全加密方 面表现出色。OCI(Oracle 云基础设施)对于混合云战略非常包容。客户可以在自己的数据 中心运行整个 OCI 区域,也可以将整个本地数据迁移到公有云。此外,因为许多政府都在尝 试集成生成式 AI,OCI 与微软 Azure 的低延迟互连使其优势更加凸显。出于同样的原因, NVIDIA AI 现在也选择进入 OCI 市场。目前,Oracle 数据库是唯一可以在其他超大规模云上 运行的数据库。

案例 2:AgrarMarkt Austria 利用 Oracle 数据库加速专项资金处理。Oracle 的技术为 AgrarMarkt Austria (AMA)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极大地提升了奥地利农业补贴的审批效率。 通过 Oracle 数据库的空间功能,结合 Oracle APEX 快速应用开发平台,AMA 能够高效地处理 农民的土地和种植信息,将原本耗时数天的农场检查工作缩短至一天内完成,同时显著提高 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这一变革不仅减少了繁琐的手动验证,降低了错误率,还加快了补贴 发放的速度,减少了农民等待补助的时间。此外,Oracle 数据库还助力 AMA 建立了“透明度 数据库”,增强了补贴发放的透明度,为农民提供了更加公平、可靠的支持。Oracle 的综合 解决方案,为 AMA 提供了从空间数据处理到快速生成报告、构建应用的全方位能力,确保了 补贴审批流程的高效和可靠。

6.2.3.Intuit:美国智能财税软件龙头

Intuit 是全球领先的财务管理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公司成立于 1983 年,专注为中小型企业、 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信用社)、消费者和会计专业人士提供财务管理、税务管理、薪资管理、 支付、个人理财等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有 TurboTax,QuickBooks,Credit Karma,Mint 等。 1993 年,Intuit 在纳斯达克上市。2012 年,公司逐步推动全线产品进行 SaaS 云转型,赋予 公司新的增长动能。2013 年 Intuit 进一步启动云端战略,与 AWS(亚马逊公司旗下云计算服 务平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旗下应用、服务以及支持工具从公司内部数据中心逐步向 AWS 迁移,以降低企业的硬件和维护成本,将资源聚焦在软件开发等核心业务,为客户打造 更好的服务体验。自此,Intuit 的云端客户数量飞速增长,存量客户也加速从桌面向云端和 移动端迁移。

产品能力超群,构建覆盖 B、C 两端的智能财税生态体系。针对 B 端小企业财税领域,Intuit 于 1992 年 4 月推出了面向小型企业的会计软件 Quickbooks,之后以 Quickbooks 为核心,先 后收购了薪资处理平台 Computing Resources Inc,支票管理服务商 Electronic Clearing House,在线支付服务供应商 PayCycle Inc,员工时间记录和规划软件 TSheets 等。在 C 端 个人消费者领域,Intuit于1993年进军个人税务申报领域,收购Turbotax母公司Chipsoft。 当前 Turbotax 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报税软件产品,占据自助税务申报市场 70%以上份额。除核 心报税产品 Turbotax 外,Intuit 于 2009 年收购了个人理财网站 Mint.com,通过网站及移 动端用户可实时管理几乎全美所有的金融账户:储蓄、房贷、车贷、信用卡、退休金以及股 票等账户等。Intuit 通过用户财务数据的无缝衔接,覆盖了 C 端个人消费者的理财、记账、 报税以及信贷服务,构筑了完整的个人财税服务生态。

案例 3:帮助纽约税务和财政部简化提交州税的过程。Intuit 与纽约州税务和财政部合作, 简化了提交州税的过程。这种伙伴关系允许用户直接将其州税收信息导入 TurboTax,减少准 确和高效地提交州纳税申报表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个合作中,纽约州将与美国代码合作 开发首个直接申报工具,以帮助符合条件的纽约州公民免费向纽约州税务和财政部提交电子 报税。

6.3.科技赋能+GRP 全栈服务是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在财政管理中的应用呈现出日益重要的趋势。数字技术打破了空间分隔与部门 分割,使财政管理更易于集中,根据社会治理的实际需要,科学动态地配置人、财、物、技 术等资源,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行政成本,而且有利于财政数据的整合。在数据分析方面,人 工智能可以实现大规模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分析,帮助财政部门更好地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在 财政预测和规划中,人工智能凭借对历史数据、当前情况和未来趋势的分析,可以通过模型 的建立和算法的运用,提供准确的预测结果,为财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财政部门工作 效率的同时还能减少欺诈行为的发生。在风险管理领域,人工智能能够帮助财政部门发现潜 在的风险点,并及时进行预警和干预,进而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在监管和征收方面,人工智 能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监管与征收,提高效率并减少错误。在公共财政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实 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云计算和大数据在赋能数字财税方面同样作用巨大。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梳理财政数据资 源目录,建立数据分析模型,推动数据综合应用,逐步完成收支总览、预算执行、非税收缴、 地方政府债等数据分析应用及生成综合查询报表。随着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建设,数据中 心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逐步向实时数据展示、项目库全链条追踪、一体化运行监控等方向 进行探索和尝试,形成一系列围绕预算管理一体化相关的综合查询和分析应用,做到预算支 出全覆盖、预算级次全覆盖、预算管理全流程核心业务全覆盖、电子化支付全覆盖。未来, 数字财税可以运用各类前言科技继续拓展数据聚合领域,实现宏观、中观、微观数据的共享, 不断夯实财政大数据基础,充分发挥财政对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引导作用。 IMF 指出数字化不仅能帮助政府获得更多及时可靠的有效信息,从而改善财政政策的设计和 实施,而且数字化可以帮助政府花较少的成本来改善私人和公共部门的税收遵从(Tax Compliance)状况。例如,英国海关正在利用大数据来识别进口商在边境的欺诈行为。IMF 估 计,采用此方法可以提高在边境征收的年度间接税,其规模相当于 GDP 的 1%-2%。

数字化还可帮助政府追查那些藏匿于离岸金融中心(低税辖区)的财富,根据 Zucman 的估算 这些财富规模占到全球 GDP 的 10%,对这些财富征税可以扩大税基。虽然在现行税率下扩大 的税基所能带来的潜在收入增长规模很小,但数字化有助于未来从源头上征收所得税,防止 其逃税。

在实际的财政工作中,各项数字技术往往是交叉使用在某一业务领域,需要发挥数字技术的 协同作用。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用于精准扶贫、财政资金和税收收入预测;基于 “大数据+云计算”建立的“政采云”、“政务云”对优化财政业务流程起到了积极作用;人脸 识别系统同时需要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支撑,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 等各项数字技术,方可实现数字财税。 全球数字财税的发展趋势倾向于类企业资管管理。通过分析数字财税领域发达国家和海外供 应商,我们不难发现,政府用户的理念趋于市场化管理,越来越多地借鉴企业对内外部资源 进行优化配置的理念和做法,因为政府和国家在财政方面本质上类似于企业,都要考虑预算 和收支平衡。另一方面,海外数字财税供应商大多为企业资管管理供应商,SAP、Oracle 等 企业的主营业务更多来自于企业级资源管理服务,即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业务。ERP 是建立在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一体 化管理,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这一点与 数字政府的建设思路如出一辙。而财政作为政府管理的最核心组成,最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 如何对政府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由此可见,借鉴企业 ERP 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 政府内各种资源实行计划与管控,既是发达国家政府财政的通行做法,也是数字财税发展的 重要趋势。

政府资源规划(Goverment Resources Planning,GRP)的概念发源于 ERP,是指在特定的行 政环境下,政府根据现代行政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政府环境、优化 政府结构以及规范政务行为的行政管理系统工程。ERP 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核心工具,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演进,无论是理论和管理体系,还是软硬件、网络体系和架构都已经非常 成熟。GRP 理念的引入与应用将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引进政府管理,通过对政府 所掌握资源的整体规划、通过最完整、科学的系统工程运作模式和实施方法,突破政府部门 的条块分割,解决信息孤岛、信任孤岛、用户孤岛、管理孤岛、服务孤岛等问题。另一方面, 与企业相比政府部门所拥有的资源范围更广、种类更多,也更需要对自身的资源进行有效整 合,因此未来 GRP 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数字财税和数字政府建设均面临“数据孤岛”的典型问题。以“金财工程”为例,单一省份 的相关系统有 20 余个,均由不同的技术服务公司开发上线,存在技术标准各异、数据标准不 统一、汇聚融合难度大等问题。同样,数字政府建设也面临“数据孤岛”方面的诸多痛点: 各类政务平台建设分散,数据分类格式和接口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平台资源的统一调用和 监管;信息共享程度低,不同的政府部门间、不同平台间和线上线下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联 动机制,数据未能在多条业务线产生价值增值,制约“一网通办”和“一网协同”。此外,财 政部门和政府多年积累的数据既需要创新技术进行高效清洗和分析,在合理利用的同时还要 确保数据安全,这也是数字财税和数字政府建设必须面对的难题。

GRP 在数字财税领域已有成熟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政府资源规划已经在包括财政、 税务、审计、社会保障、金融监管、工商等各政府部门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以数字财税领 域的“金财工程”为例,GRP 的建设理念以集中管理模式为核心,以资金优化配置、资金全 程监控和数据全面共享为目标,从部门预算编制和审核到财政预算执行和监督,从中央财政 到乡级财政,从预算执行单位到银行、审计、纪检等部门,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全过程监 督 和管理,全面支持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最终建立全面支撑公共财政体系和框架的完整的财政 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记录每个用款单位每一笔财政资金收支的来龙去脉,可监控任一时间点 的财政资金收支状况,大大减少了预算执行的随意性。 数字财税和数字政府都以打通整合政府各类资源为手段,旨在实现 GRP 全栈服务。以往进行 的财政信息化建设,由于技术、认识等方面的种种限制,往往局限在财政业务的某一个方面, 更多的考虑的是本部门、本业务的局部利益,而较少地从财政整体信息化、从公共财政总体框架的高度来考虑财政信息化建设。生活中,很多政务项目的办理都是跨部门的,涉及到调 动很多不同委、办、局的政府资源,包括政府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即人才流、资金 流、物料流和信息流。因此,数字政府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要打通各委办局的资金流和信 息流,即实现从数字财税到 GRP 全栈服务的转变。

数字财税以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主线,是未来 GRP 全栈服务的核心。资金流和信息流是政府各 部门之间流通最频繁、通用性最强的政府资源,也是数字财税的核心主线。凭借对资金流和 信息流的整合,数字财税可以帮助政府打破部门条块分割,达到各类政府资源的有效协同, 从而发挥政府的整体效率和整体效益。政府资源规划(GRP)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人力、 物力、财力资源及应用系统进行规划、配置、调度、管理和控制,是数字财税从专业走向全 面的重要发展方向。一方面,数字财税以资金流为抓手,促进政府公用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提 供,更好地匹配服务对象的需求,减少政府资源浪费或无效配置;另一方面,数字财税可以 凭借信息流实现政策-项目-资金-服务对象的四位一体,既可以发挥财政精准调控的结构性 政策目标,又可以实现对财政资金的穿透式监管,保障了稀缺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规范 运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从数字财税到 GRP 全栈服务,对运维提出了“一站式”和“SaaS 化”两大新要求。GRP 系统 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但需要大量的实施和运维成本。数十万行政机构、数以百计的政府服 务网点和成千上万的公务员都需要使用该系统来达到公共服务和治理的目的;此外,政府精 简机构和减少编制的大背景下,政务服务不能打折,这就要求数字财税以更多的全栈运营服 务减轻政务公职人员的负担,提高政务服务的工作效率。如何提供更高效的全栈运维服务, “一站式”和“SaaS 化”是两大方向。面向政府和大型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服务正呈现出全 栈解决方案的发展趋势,“一站式”服务模式解决了以往窗口信息采集、材料提交、二次排队 等政务业务办理繁琐的问题。以出入境管理为例,在“一站式”服务的新模式下,出入境证 件申请人在窗口完成受理后,通过扫码支付功能,可直接使用手机微信、支付宝等方式快捷 完成缴费,并实现同步获取电子票据。同时,申请人也可在智能签注设备上自助办理签注类 业务,受理后扫码即可完成缴费。

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模式。近年 来,随着 SaaS 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政府客户对 SaaS 模式的接受度不断提升,SaaS 服务已经陆 续运用于电子凭证业财协同服务、公共缴费支付服务、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服务、数字采购领 域的电子交易服务等数字财税的多个细分业务领域。以博思软件为例,为了给广大行政事业 单位和企业提供“支付+凭证+业财协同”的全栈服务,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公司对配套产 品进行多租户 SaaS 应用模式改造,采用云化互联网架构,满足全地域全行业通过多种渠道 接入 SaaS 平台和应用,最大化满足客户环境的个性化需求,实现运营运维一体化的电子票 据全流程业务 SaaS 应用模式,支撑线上线下运营推广。

数据要素是数字财税和 GRP 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量。2022 年 12 月 1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正式对外公 开发布,我国数据基础制度顶层设计成型。2023 年 12 月,国家数据局等十七部门印发《“数 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明确提出到 2026 年底,数据要素应用广度和 深度大幅拓展,在经济发展领域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得到显现,形成相对完善的数据产业生态, 数据产品和服务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创造的新业态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2024 年 1 月 11 日,财政部资产管理司印发《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旨在探索 公共数据资产应用机制,促进公共数据资产高质量供给,有效释放公共数据价值。目前,数 据要素已经在商保、医疗等公共领域形成一些特定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基于电子票证和行 业模型助力商保公司开展核保核赔等业务。未来,公共数据资产有可能纳入政府资产负债表 中,一方面通过市场化处置以获得新的财政收入,最终实现财政从简单的价值转移者向价值 创造者的转变;另一方面在保障多方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宏观、中观、微观公共数据的 共享,或将充分发挥公共数据要素对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引导作用。

现开放投研情报群体验名额,更多投研情报服务,请往下看

独角兽投研情报会员服务

服务概述

现在的A骨市场,风格切换极快,不论是做赛道成长、风口波段、价值投资、龙头打板、技术短线都处于短暂有效,大多数时间亏损的情况,只有一点持续有价值,那就是快人一步的信息,这种信息不会是财联社的新闻,不是知识星球的调研纪要、更不会是公社的吹票逻辑。

服务主旨

提供各种快人一步的投研信息,让你明明白白知道盘中异动。

情报来源

独角兽智库投研情报团队已经根植在大A各个生态阶层:

1:公募核心圈,提前获取公募看好的大方向和主攻领域。

2:券商分析师圈,深入各大券商核心客户群,提前获取券商主推逻辑。

3:游资核心圈,在游资大佬的小圈子有一席之地,提前获取大资金动向。

4:产业链圈,各个新兴产业技术核心圈子,提前挖掘技术变革推动的A股炒作逻辑。

服务内容

1、大资金抱团动向

2、集合竞价龙头早知道

3、先手小作文

4、券商主推方向及逻辑

5、市场的机会和风向提示

6、个骨和行业避雷

服务方式:

微信群--只有微信群的消息才可以做到第一时间的信息传递。


现开放体验名额(非免费,白嫖勿扰)


加入体验方式(如果您关注短线交易)

请加微信:itouzi8888,备注:体验+姓名+公司+职位

如果您关注基本面,做波段或者价投

请加微信:itouzi5,备注:体验+姓名+公司+职位

群内其他历史记录如下,可自行验证其情报的价值,有投研情报群历史聊天记录的截图,在盘后都会截图并且发在当天文章内,请查看历史文章验证(6月份精选情报)

















防止失联,关注备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