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借宿 ID:jiesu1228
推荐关注
本文转载已获授权,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文推荐 | 知学学园
五号山谷,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数过来的第五个山谷。
两公里的崎岖山路屏蔽了外界的喧嚣,它就这样成了一个独立的桃花源。
小时候的暑假,可以一天20个小时野在山林里。
拿一根细细的竹竿,做个简易的网,追着满蜻蜓、蝴蝶满山谷狂奔;
累了就靠在溪边喘会气,捧一口泉水往脸上泼,瞬间又充满了电……
张家界的野生猕猴
一别数十年,等我再次回到张家界的老家,才发现曾经的时光已经被高大的绿树,无尽的藤蔓所覆盖; 破败的老屋在凶猛的藤蔓野草面前,竟然显得有点可怜。
除了偶尔有几只大黄狗在田野里撒欢,以及几家老人屋顶上的炊烟,这似乎就是个废弃的村庄。
原来等人走了,大自然会重新把一切都变回原来的样子。
把当地特有的吊脚木楼悬在半山间,藏进果林里;
小青瓦,玻璃窗,遇上雾气缭绕的清晨,仿佛误入仙境。
我在山谷,用木头和玻璃,编织了一个比童年时光更美好的甜梦。
山谷里,太阳就要落下,各种吵杂的声音褪去,知了不叫了,夜虫上场了。
青蛙在稻田里一路高歌,门前的泳池倒映着繁星。
「砰~」的一声,有人纵身一跃,溅起的水花正好给旁边的小花浇水了。
6年前,他们反复问我:子墨啊,你确定要建泳池吗?你以为还在北京啊?
我是陈子墨,要不是50岁那年,父亲执意要从北京回到老家,我大概已经快要忘记那些小时候的日子。
张家界,中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好莱坞电影《阿凡达》的取景地
一切就像命中注定,父亲当初如此执着的离开北京,要落叶归根。
等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修复好老屋后,
父亲就离开了。留下母亲一人,怎么也不肯和我们回北京。
摆在我面前的是两条路:回北京,继续自己公司的事业,但留母亲一人在家;
回老家?自己已经50岁了却要抛弃一切,抛弃北京几十年打拼累积下的资源……
百善孝为先,和妻子婉儿商量过后,我们决定回家:
大不了把老家收拾收拾,空出几间客房,做个民宿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呗!
五号山谷俯瞰图
除了百亩梯田,还有5栋独栋别墅,每栋7到11间客房
虽然离景区只有2公里,但是五号山谷被两条山脉完美地包围,
屏蔽了一切外界的喧嚣。
五个院子沿着山谷高高低低的错落在山谷间,这一栋是干妈家,那一栋是老屋,还有自己改造的酒吧、泳池……
每一栋都是从村民那一栋一栋收来的,也就保留了大家原来的名字。
民宿周围万籁俱静
没有光污染的天空黑得能滴出墨来
远处传来数声蛙鸣
在空灵的夜里格外动听
以前1000多亩的梯田
再也不是光秃秃的荒山
除了是摄影师、画家的采风天堂
还是大家做瑜伽的好去处
山谷里也不再只有飞鸟的啾啾声
还有小孩随着风奔跑的哈哈大笑
插秧比赛、稻田里抓鱼,
水田上大黑牛的哞哞叫……
有空大家互相串个门
等主人温好一壶酒
端出一盘自己炒的酒鬼花生
剩下的就等脑袋微醺
唱一首山谷回荡的山歌了……
他们说:
子墨,你一回来,好像以前的那个山谷也活过来了,而且,活过来的不只是山谷,还有山谷里的我们。
甜甜是我们的阿姨,烧得一手好菜,让许多慕名而来的国外游客都赞不绝口。
还无师自通插得一手好花,山野之上无名野花被她采移到花瓶里,也好看的很。
他们说我是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他们有爸爸妈妈接上下学,只有我没有。
家里上小学的女儿在电话里和远在广州的甜甜打电话,满肚子委屈。
在回到老家前,甜甜和所有年轻的夫妻一样,和丈夫在外地打工,一年365天,只有7天和女儿在一起。
甚至回家第一天,她都不敢叫我妈妈,等到感情深了,我又出去工作了……
但是现在,甜甜下班收拾好,想女儿了就回家,陪着宝贝一起写作业,听她讲今天学校的故事,亲眼看着她一天天长大。
我最喜欢的,就是她挂在我身上撒娇,而不是懂事地说,妈妈你去工作吧。
不只是甜甜,还有干妈家的儿媳妇——春春。
从全职的家庭主妇,到现在随手就能冲泡一杯浓香的咖啡,眼界宽了,身材还瘦了……
大家都打趣的说,是我这活太多了,只有她乐呵呵地说:
减肥最好的方法是开心啊!
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五号山谷,还可以给大家带来这么多意想不到的温暖。
在山林间的露台沐浴
竹林掩盖,亲近自然又保证隐私
躺着什么都不做,看看星空就很好
所有的设计都是最传统的土家族元素
小时候糊着报纸的花格窗
是我们土家族和自然最亲近的窗
泥巴糊成的土墙
隔住了山谷的湿气,冬暖夏凉
躺在房间温软的大床上
都不用坐起来
就能将山谷的美景尽收眼底
日出日出,看书品茶
生活就是离自然近一点
再近一点
因为五号山谷,
很多人来做客,很多人回了家
看着山谷里的荒地重现了深深浅浅的绿
孩子的笑声和飞鸟的扑腾回荡在山谷
我知道,山谷在重生!
文章来源
:
借宿 ID:jiesu1228
推荐关注
免责声明:
知学学园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及准确性保持中立。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018年 7月18-20日
3天课程 . 6位导师 . 4类农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