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网
财经网微信,用财经思维勾搭一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新网  ·  纯血鸿蒙的前世今生 ·  2 天前  
专注业绩潜伏  ·  三季度业绩超预期(10.23) ·  2 天前  
专注业绩潜伏  ·  三季度业绩超预期(10.23) ·  2 天前  
洪灝的宏观策略  ·  “人生能有几回搏!”还有三周左右,就又到了我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网

累感不爱,可你为什么还要留在北京?

财经网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17 21:45

正文

近日,围绕北京的学区房展开了好几轮舆论风暴。一些中介和市场研究人士表示,现在北京学区房市场有个基本的定义,每平米单价低于12万元的,都不算是学区房。


学区房房价背后,隐藏的是人们对于优质资源的追逐。北京到底集中了多少资源,会让人们不知疲倦的为之倾其所有。


有一部分人的北漂之旅从大学开始,“去北京读大学”曾经是很多高中生的奋斗目标。但其实北京的高校数量并不是最多的,根据教育部2016年的数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2595所,江苏省高校数量最多,共有166所,而北京只有91所,仅排到第14名。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


但是北京的本专科比例却是全国第一,远远超过第二、三位的吉林和上海。也就是说,北京的高校数量总量虽然不高,但胜在本科数量高。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


而在这些本科中,更是有好多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名字。如果说北大清华是个有点遥远的梦,那大把的985、211工程大学就是头顶跳一跳就能够到的金币。985、211不仅仅是学校水平的标记,还是就业是一把金钥匙,更是意味着一个精英的同学人脉圈。


北京拥有26所211大学,比第二、三名的江苏(11所)、上海(9所)加起来还多。而仅分布在18个省市,一共只有39所的985工程大学,北京更是独占了8所。


在北京的大学生活总是格外的丰富,学校里有便宜的宿舍和食堂,有各路名家的讲座,还有数不清的实习机会。所以,对于大部分从大学时代开始北漂的人来说,留京就业变得理所应当,简直不需要问理由。


与此同时,外地的高校生也在源源不断涌入北京,先不说别的,光是就业机会多这一项就足以让人打包行李北上。


有些就业机会是北京独有的,比如各种中央部委,“当个外交部发言人”这种童言无忌也只有在北京才真的有实现的可能。



此外,传说中的高福利央企也是主力军。依据2015年的数据,在40家国资委直管的大型重点央企中,只有7家不在北京。


部委和大央企代表的不仅是户口和高福利,更是一种对于国家甚至世界大事的参与感,而这种参与感是一些北漂为之奋斗的动力。


除了国字头的就业方向,北京的企业资源也不容小觑。截至2016年7月底,北京辖区A股上市公司已达270家,总市值占到全国上市公司市值近四分之一。


截至2015年,共有268家境外跨国公司在京设立总部,北京总部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总量连续三年位列全球城市第一位。此外,2016中国五百强企业当中,北京就占了101家。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


与其给别人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互联网浪潮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创业。而北京,恰恰是一所最不缺创业氛围的城市。中关村帝国的辉煌犹在,798等后起之地也开始狼烟四起。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座始终流传着先辈神话的城市。


卖光盘的刘强东绘制了京东的大版图,而90后的戴威,研究生在读期间就创办了ofo共享单车,如今小黄车的踪迹已经遍布大街小巷。这一段段故事吸引着一批批的创业者。


工作以外,北京日常生活的精彩程度也远非其他1、2线城市可比。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北京的博物馆文物藏品有120多万件,但从这个数量来看,在全国各省市当中只能排到第7位,但是,一旦加上中央级博物馆320多万的藏品量,北京就成了拥有文物藏品最多的地区,把第二名甩出好几个身位。


北京还是电影人和爱好者的资源圣地、知名影评人张小北甚至表示,爱电影的人只能来北京。


“浙江横店是个很大的拍摄基地,很多群众演员聚集在那里,但如果你想真正成为演员,或者想成为一个明星,还是要来北京。尤其是电影行业,最上游资源的最关键环节都在北京,你在这里的时间成本是最低的,机会相对来说是最大的。”张小北历数道,“从剧作、制作、投资,到电影的营销、宣传、发行,不管你想从电影行业哪个环节进入电影行业,在北京都是机会最多的。”


对于电影爱好者来说,大量展映非公开上映影片的国际电影节也只有北京和上海两地,2016年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的片数高达360余部,这个数量比上海国际电影节还是稍有逊色,但是考虑到后者悠久的电影传统,也算是后起之秀了。毕竟同年已经举办到第13届的长春国际电影节,展映片数只有107余部。



在体育基础设施方面,也有类似现象。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曾经以网球场为例讲过北京的资源集中:


北京有空调的网球场几乎是无限的多,非常得多。特别是我住在亚运村那边,那边太多了。而到上海,到南京,你要找一个有空调的网球场太难了。一直到去年,好像整个南京市,只有一片场地是有空调的。然后一般的都是给当地的领导,才有权去用的。


小编通过百度地图搜索了一下,“北京+网球场”的搜索结果有436条,“上海+网球场”有337条,“广州+网球场”则只有168条。


柴米油盐中,每个人都逃不开生病,而北京提供的恰恰是最好的医疗资源。

香港艾力彼医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16)》显示,顶级医院集中了中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在分布上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


三个城市中,顶级医院又以北京实力最强,共有17家医院进入百强,医院竞争力指数最高。其次为上海、广州。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也曾经表示过北京的医疗资源处于全国领先的位置。


“北京的卫生相对全国来讲,确实无论在资源上还是其他方面,都是处在领先的地位,比如说我们讲资源,医疗最核心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北京每一千人口职业医师是3.6个,职业护士是3.9个,床位数4.92个,这些数字远远高于比如说河北省、高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


然而,凝结着梦想的北京,却并不是总是如想象般美好。


自从“雾霾”这个概念进入了公众视野,这两个字就成了北京冬季逃不开的话题。脱销的口罩和空气净化器背后,儿童医院门诊依然在爆满。一小部分人可以雾霾一来就飞离北京,但大部分人甚至都无法在家办公,只能带着厚厚的装备顶霾出行。



雾霾来的太汹涌,多少让人们忽视了糟糕的交通状况,“晚高峰的北京东三环是世界上最大的停车场”已经变成了不会引发任何内心波澜的段子,虽然日日堵依然存在。


而那些美好的资源,在北京内部,也并不是均衡的。


在北京各区县中,优质中小学校大都集中在西城和海淀2个区。从全市来看,海淀区考入985院校的人数占全北京所有985院校录取总人数的54.75%。


2016年西城区一本上线率达到100%的有10所学校;文科本科上线率达到100%的学校有19所,理科本科上线率达到100%的学校有16所,文理本科上线率均达到100%的学校有13所。


而对于一些偏远的区县来说,即便是该地区的高考状元,也不一定能考上北大清华。下图中是2015年北京各区高考状元的成绩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报)


医疗方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北京22所市属三级医院在中心城区有18家,比例达到81.8%;核心区医疗资源更加密集,以东城区为例,该区千人口床位数是12.04张,是全市平均水平4.13张的三倍。


(资料来源:企鹅智酷《北京医疗资源分布及热度报告》)


医疗资源的集中直接导致了北京成了看病中心,早在13年,日均就有70万外地患者来京看病。方来英认为,目前北京的三级医院常常出现看病难的情况,二级医院等基层卫生机构却“吃不饱”,病人少。


也许你家门口就是最负盛名的那几所医院,但倘若真的当生了重病,却不一定排的上专家号。


然而,留在北京就像西天取经一样,不管是九九八十一难还是更多,依然有人前仆后继的涌入这座城市。不是因为天生爱受虐,而是没有退路,没有选择。


(资料来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在北漂的人员构成中,北方诸省是绝对的主力军。公众号“伯通笔记”通过百度搜索指数粗略判断了“逃离北上广”的各省份人数,结果发现:


真正关心且能践行“逃离北京”的人,要么原籍是华东及东南沿海富庶地区,要么是湖北四川这种“天府之国”的原住民。而构成北漂绝对主力的北中国土著,是既不那么关心逃离北京,更不会践行的。因为他们的家乡比北京要差多了,甚至完全失去了可比性。


记忆中的家乡很丰满,但现实中的家乡却无比骨感。小城镇从就业到衣食住行永远离不开“关系”,原生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高度,连“奋斗”都失去了意义。


而北京,不管学区房是12万还是24万一平,至少还留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空间,而这恰恰意味着逐渐走向阶层固化的中国社会中为数不多的上升机会。


如果拼尽两个家庭和两个人的全力,能让下一代真正的拥抱上北京的黄金资源,那高额的房贷和沉重的生活压力似乎一瞬间也没有那么沉重了。虽然精疲力竭,但北京这个城市至少还在包容梦想。


就算家庭条件足够好,回到小城市就能过上工作顺利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眼界却很难跟生活在北京,每天都在接触时代前沿事物的小伙伴比。


“离开北京还是留在北京”已经像“TO BE OR NOT TO BE”(哈姆雷特经典独白,可译作生存还是毁灭)一样,变成了诸多北漂们日常的自我拷问。留下有代价,离开也有代价,每个选择的背后都很沉重,只不过表现方式不一样。这恐怕是这一代人终其一生都无法逃脱的困惑。


财经网(ID:caijingwangwx)出品,转载请联系授权。


(参考资料来源:广州日报,中国证券报,中国网,新浪教育,新浪财经,央视,新华网,公众号“伯通笔记”等

财经网ID:

caijingwangwx

   ღ   用财经思维勾搭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