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2024年刚刚“归档”
但这一年的广东经济却势不可挡
上天有“飞行汽车”
跨海有“超级工程”
数智化、“无人化”遍地开花
用2024年流行的话来讲
就是:
超City!被硬控住了!
接下来的这组流行词,如同一部时光机,将带我们一起重温2024年广东经济的精彩名场面,又似一颗启明星,照亮我们对2025年的更多想象。
“控”即控制,“硬控”即强行控制。“硬控”一词最早来源于游戏,指使游戏玩家在一定时间内无法操控自己角色的一类技能。如今,“硬控”一词的使用逐渐扩展到了更为广泛的社交语境中,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现象对某人产生强烈吸引力,让人无法转移视线和关注。
高能“硬控”!
出门可以不打车,直接飞!
出门打“飞的”,把“飞机”装进汽车里……
你敢相信吗?这些听上去像由AI生成的未来生活场景,正在广东成为现实。
2024年2月,
全球首条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跨海跨城空中航线
在深圳首飞成功。此次成功飞行,意味着
深圳至珠海单程2.5至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到20分钟
。
同年11月,小鹏汇天在中国航展开幕首日进行了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全球首次公开飞行。
这是全球唯一能装下“飞机”的汽车
,仅需一键操作便可实现陆行体和飞行体的自动分离与结合。
如今,在广东,
深圳、广州、珠海三大低空经济集聚区已经形成。
-
其中
深圳
以大疆创新、道通智能等无人机企业为龙头,聚集了1700余家产业链相关企业;
-
广州
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和飞行汽车上表现亮眼,拥有亿航智能等多家整机制造头部企业;
-
作为国家发改委确定的首批26个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之一,
珠海
依托“双航展”平台,已逐步形成了飞机制造、维修服务等较为完整的通用航空产业链。到2026年,广东低空经济规模将预计超过3000亿元。
“含金量”“含新量”buff叠满!
全球首款数据流AI芯片是广东造
我们平时刷手机,是不是特期待刷到那种 “哇塞” 的科技成果?告诉你,在广东制造业里,正藏着这样一群 “王炸”。
全球首款数据流AI芯片CAISA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国际首创导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统、首辆国产化5G+8K 3D VR超高清转播车
……2024年12月18日,广东启动“广东厂家新技能”宣传展示活动。其中既有制造业创新平台、制造业龙头企业,也有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它们亮出科技“肌肉”,把现场变成“秀场”,多个国际国内“首个”“首创”广东造亮相,令人震撼。
广东厂家新技能爆发背后,是广东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营造企业创新良好环境的结果。从总体情况来看,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
广东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已全部设立研发机构,全省约90%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研发经费、发明专利申请均来源于企业
,一批战略性标志性技术和产品加快突破,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用日益凸显。
跨境电商规模全国第一
让更多“广货”出海“硬控”全球
家人们,谁懂啊!这年头国货出海6到飞起!从电热毯在欧洲大卖,到国产“三蹦子”在TikTok爆火,跨境电商火力全开,带着国货在全球圈粉无数。而广东,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今,广东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量在全国占比超过1/3,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通过链接千行百业,跨境电商直接带动了广东产业带整体能力和品牌力“出海”:
纺织服装、家电家居、电子信息、五金建材……广东的优势产业直接进入“大航海”时代
,各类新形态企业如雨后春笋冒出,放大了抱团出海的效应。让“广货”直达全球消费者,提升了广东制造在全球经贸格局中的话语权与主动权。
如果你在美国的奶茶店买一杯热饮,手里拿的纸杯、杯套、吸管可能全部来自东莞厚街镇。
指由前沿技术驱动,具有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新赛道。未来产业的突破和发展,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变革。
“家务搭子”“上班搭子”
这些“人里人气”的机器人来自广东
2024年被誉为“人形机器人元年”。机器人跳舞、泡咖啡、做家务,甚至“进厂打工”……开始不再只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
2024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广东造”机器人组团亮相,大秀技艺。
来自深圳企业星尘智能自主研发的AI机器人助理Astribot S1,用毛笔“写”下了铿锵有力的两个大字,引起展区观众的阵阵欢呼。
除了写毛笔字,
这款人形机器人
还会熨叠衣物、分拣物品、颠锅炒菜、吸尘清洁
,各种家务活样样在行。
此外,优必选机器人Walker S
在几秒内检测完车辆多个部件,演示如何进厂“打工
”
;深圳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赛大千画像机器人,
一秒内就能提取观众的面部特征,控制机械臂完成一幅幅人像画
……
可以说,从炫技到服务,“广东造”机器人越来越有“人样”!
数据显示,
2024年上半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7.6%
,产量已经占到全国一半以上。也就是说,
全国工业机器人过半“广东造”
。2024年5月印发的《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提出,将推动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制和应用,到2027年,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900亿元。随着机器人长出双手、双脚和聪明的“大脑”,其还将胜任更多工作,推动工厂等多个场景的“无人化”。
“无人化”海陆空
在APP下单收到无人机投喂
如果问未来是什么样子?广东,或许可以给到一些答案作为参考。
2024年10月23日,在深圳福田,美团开通了国内首条口岸区域的
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
,消费者在APP下单后不多久,即可收到无人机带来的“投喂”;在佛山南海,一场“交通事故”后,
原本需要交警出警鉴定事故责任,如今派出无人机现场采集照片即可
;广州黄埔的一片农田上,极飞科技的
无人机正忙着施肥、喷药
……
如果要为广东产业发展提炼一个2024年度的关键词,“无人化”想必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装配了“大脑”的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艇已经活跃在广东的海陆空域
,增添了智慧化的城市立体层次;有形和无形的AI,相继在工厂、商场上岗,接管了繁重且重复性的劳动……千行百业中,“无人化”进程正在加速。
“无人化”并不意味着广东减少了劳动力消纳能力,相反,AI应用的落地催生了众多新岗位,同时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更带来了对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强大需求。
截至2023年,广东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1800亿元
,同比增长18%;到2025年,这一数据或将突破3000亿元。
为了捕捉宇宙最神秘粒子,中国科学家们耗时多年,
在地下700米深处打造
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大科学装置,于2024年10月进入收官阶段。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江门中微子实验首席科学家王贻芳表示,通过大科学装置认识、研究中微子,对于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等基础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这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过程中,科研人员在国产新型光电倍增管研制、高性能液体闪烁体研制、超大型高精度探测器设计制造、超大跨度实验洞室等一系列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充分体现了大科学计划对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广东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将基础研究摆在重要位置,支持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创新“无人区”。目前,
广东全省已建和在建国家大科学装置数量达10个
,这些成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科学研究的“大国重器”。
与全球顶尖企业过招
广东企业虎虎生风
2024年9月10日,华为发布
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
的消息全网刷屏。
10月22日,
我国首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
——华为原生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发布,这也是继苹果iOS和安卓系统后,
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
;
12月3日,腾讯混元大模型上线了文生视频能力,
输入1000字以内的文字
提示,选择不同的视频风格,很快就
能自动生成一段高质量的AI视频
……
作为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先导力量,未来产业尽管处于产业萌芽阶段,但对经济社会却起到全局性引领性的变革作用。
近年来,广东培育未来产业的动作不断加快。2024年广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实施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根据计划
,
到2030年,未来电子信息、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材料、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将成为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
。
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融合体,即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引入智能化的高级技术,如自主学习、决策优化、预测分析等,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数智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1家企业拥有5座全球“灯塔工厂”
让机器更“聪明”地干活
换换换!2025开年,多地“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想换家电的请举个手!说到家电,有一家广东老牌家电企业,它不仅坐拥
5座被誉为全球工业界“奥斯卡”的灯塔工厂
(
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共同评选
)
,去年在资本市场还来了一次引人瞩目的大动作。
2024年9月17日,
美的集团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
成为又一家“A+H”股上市公司。此次美的
上市还成为
港股近三年来最大的IPO项目
。
自2012年以来,美的累计投入超过200亿元用于推动数字化转型,这为其带来了营业收入237%的增长,净利润增长了389%,资产总额更是提升了382%。这样的成绩,不仅证明了数字化转型的巨大潜力,也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制造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
2024年,广东财政专门安排39.4亿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及产业基础再造等工作。目前,广东累计推动超4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8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进入“Next Level”的新能源汽车
“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花落广东
1000万辆车长啥样?它们整齐排放,头尾相连能绕地球赤道一圈!
2024年11月18日,在比亚迪成立30周年之际,其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也正式下线,
比亚迪也成为了
全球首家达成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在智能化的下半场,比亚迪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发展人工智能和汽车相结合的智能化技术,实现整车全面智能化进阶,赢得未来的技术话语权。
再把目光转向“汽车之城”广州。广州智驾行业2024年“连下三城”,佳音频传。2024年7月10日
,广汽集团旗下智慧出行平台如祺出行在香港联交所举行上市仪式;10月下旬,同样来自广州的文远知行在美股上市,成为
“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
。11月27日,地处广州南沙的自动驾驶头部公司小马智行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总募资金额达约4.52亿美元,成为
年内美股自动驾驶最大规模IPO
。
作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全球重镇,广东产业基础雄厚,
上下游产业链涵盖了整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自动驾驶科技公司、传感器等关键配套供应商、创新平台机构、网联技术服务方、第三方行业组织等
,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主,东莞、佛山、惠州等城市为辅,辐射粤东粤西粤北的产业集群。
依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以及广东雄厚的产业基础、优越的营商环境,一个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浮出水面。
“city”本义是城市,也可指城市化的。“city不city”中的“city”指的是时髦、洋气、现代化,又指刺激、开心的感觉。“city不city”即“时髦不时髦”“洋气不洋气”“现代化不现代化”,“好city”即“好刺激”“好开心”。
不用再“转个弯就到”!
你说city不city!
如果问深圳人和中山人,2024年什么事最“city”?相信走一遍深中通道会是答案之一。
2024年6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
深中通道通车
,让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两大城市群跨海直连。
深圳、中山之间的车程由此前的约2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两地携手进入“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