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方方面面都牵动着家长的心。最近,昌江黎族自治县的家长向我们反映,县城几所学校的学生经常搭乘客运汽车回家,而且车辆严重超载,威胁孩子们的安全。
张先生说,每逢周末放假,他接送孩子都会发现,一下课,县城几所中小学的学生蜂拥到昌江汽车北站,搭乘客运汽车返回乡镇,每辆客车都涉嫌超载。根据张先生提供的线索,4月28号下午五点,记者来到昌江汽车北站,此时正是放学时间,不少学生或三五结伴,或在家长的带领下,往车站里赶。
车站里站满了等待上车的学生,有近十辆客车准备出发。记者注意到,这些客车基本上都是从石禄开往海尾、昌化、乌烈等乡镇,客车车身上标注着核载19人。但是,记者观察到,有几辆客车里已经挤的满满当当,大部分都是学生。记者随机走上一辆金龙客运车。
这辆客车挤的连站的地方都腾不出一个,家长只好带着孩子走向另外一辆班车。随后,记者成功搭上一辆车牌号为琼D52601的六龙客车,这辆车从石禄出发,开往海尾。很快,车上坐满了学生和家长,但车辆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乘客买完票后,客车仍然没动静,售票员依旧不断地在招揽学生们上车。
和上一趟班车一样,等车上装到一个落脚的地方都不剩时,客车才缓缓开动。记者数了一下,这辆核载19人的客车实际承载近40人,目测超载一倍,而且车上90%的乘客是中小学生。
虽然学生和家长都意识到客车严重超载,但是都表示习惯了。记者发现,一路上,这辆超载客车晃晃悠悠的往前开,经过路坑或者拐弯路段时,车身不平衡,让人捏把汗。
记者举报客车超载 车队中途分流乘客
车辆超载的危险不言而喻,并且这辆超载车上,坐的基本都是学生。而且,学生和家长们说了,每周五下午,住校学生回家过周末,客车超载现象最为集中。采访时,记者向职能部门举报客车超载,但却发生了一连串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
针对客车超载的情况,记者首先拨打了昌江交警部门的投诉电话。
当地122客服人员表示,客车超载,不属于交警管。记者随后又将情况反映给昌江交管部门。
交管人员称,记者投诉的时间已经过了下午五点半,属于下班时间,具体怎么处理得看领导安排。然而,十五分钟过后,这辆超载客车突然在十月田镇万善村停了下来。
现场,一名穿着便装的中年女子把车拦了下来,指挥车上的十几名乘客下车。
此时,记者发现,车辆被拦停后,司机已经离开了现场。而这名中年女子表示,她是公司车队在这个卡口的检查员,刚看到这辆车超载了,于是便拦了下来。不过,虽然她承认客车超载,但还是在这辆车的稽查表上盖上“已检”的字样。
对于记者的质疑,这名自称车队检查员的女子哑口无言。此时,路面上又经过两三辆从石禄开往下面乡镇的客车,其中就有六龙客车,而且车上同样塞满了学生。然而,对于这几辆涉嫌超载的客车,这位检查员却视而不见,任由它们径直开走。
当事客运司机被罚 各方无力治理超载?
记者举报后不久,车队检查员就拦下举报车辆,让超载乘客下车,对路过的其它涉嫌超载的客车视而不见,这背后有没有什么隐情,我们暂且不说。只说这执法,周五下午5点半以后,是孩子放学时间,也是客车超载最集中的时间段,可是职能部门一句“下班了”,就管不了了吗?如果靠车队监督,大家也看到了,车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是不是助长客车超载的气焰?难不成真等到出了事,孩子遭受灾难了,才下气力治理,那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如何保障孩子的安全回家路,当地教育部门又有没有好的措施呢?我们继续来看。
现场,超载客车司机不见了踪影,而乘客被分为两批,一批在车上等待,另一批在路边等其它车辆过来接送。记者询问了解到,乘客多是昌江五小、昌江中学和昌江思源学校的学生。家长们称,他们乡镇的孩子,平时住校,周末回家成了大问题。一方面,学校没有专门的校车,家长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接送,只能让孩子乘坐客车。另一方面,客车超载他们不是不知情,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不坐的话,孩子没法回家。
家长也希望职能部门从孩子安全的角度考虑,加大对客车超载的查处力度。在大家的质疑中,客车司机从旁边的小路里走了出来。
对于超载一事,客车司机不愿多说。后来,六龙客运车队增加了一辆客车,过来分流乘客。而昌江黎族自治县交通管理总站要求司机开车前往海尾终点站,接受调查。经核查,这辆核载19人的客车,实际承载40人,超载21人。
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客车、校车载客,超过额定成员20%的,记12分,扣分处罚将由交警部门认定后处理。此外,对于客车超载问题,昌江黎族自治县交通管理总站方面也表示,由于周末学生回家、客流加大,他们已经要求工作日停开的四个车次也投入运营,增加运力,但也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那么,学生乘坐超载客车,存在安全隐患一事,当地教育部门又是否知情?有没有解决办法呢?
昌江黎族自治县教育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教育局都有教育,不要坐超载车。还专门发了告家长书,但是原因有多方面。这名工作人员同事还表示,公办学校没有校车,是学生自己搭乘的,目前他们只能要求相关部门增加班次。
事实上,校车客车超员行为时有发生,且超员载客往往极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单单是2011年至2014年期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存在营运客车超员的事故1946起,死亡1289人,受伤6173人。
超员驾驶存在安全隐患极其严重,其实早在2015年11月起,《刑法修正案(九)》已经将校客车超载列入追究刑事责任的范畴。对于昌江存在的周五客车超载学生现象,我们希望当地相关部门能进行严厉打击,对此我们也会继续关注。
微评论:快给孩子们开一辆安全校车
在城市,正规校车的缺失可以由公交车、私家车等弥补;但在乡镇农村,由于公共投入的不足造成校车短缺,而学校又不愿意为校车费用买单,就造成了客车、面包车,甚至是“三脚猫”充当校车的现象。这些车,以盈利为目的,自然是装越多人越好,这也导致了超载情况的发生。难道农村的孩子,乘坐这些超载车,成了别无选择的选择吗?职能部门能不能给点力,给孩子们一辆安全校车呢?来听听网友们的声音。
网友大美海南:很多地方对校车压根没有概念,随便找一辆面包车,刷成黄色,再写上“校车”二字,摇身一变,普通面包车就成校车了。殊不知,校车对于车辆的各项指标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而这些面包车非但不符合规定,还经常进行私自的改装、超载,同时还缺少安全运营校车的常识和经验。这样,怎么保障孩子的安全?
网友小敏:中国校车匮乏,真正匮乏的是标准、技术,是经费、财力吗?我觉得并不是,而是政府动真格地重视教育的意志和决心。喊了多少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豪言壮语,可现实呢?职能部门就不能想方设法给孩子们开一辆安全的校车吗?我们不能再用孩子的生命换社会的重视。
网友桃子:很多农村中小学大规模“撤点并校”,很多学生上学距离变远,而农村学校往往无力购买校车。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尽快在农村实施免费校车制度,把农村中小学的校车采购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将其纳入民生工程范畴,解决农村儿童上学远的问题
网友开心人:校车能不能借鉴“免费午餐”的经验,假如政府部门没有准备好,可以由民间群策群力,为孩子们捐赠校车,并由专门的团队监督实施。只是校车需要的资金要比免费午餐的资金多得多,而且校车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并非有钱有车就可以的。所以,民间慈善最终的意义仍然在于推动政府施政履责。
我们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对校车投入再快一些、再多一些,跟时间赛跑,跟悲剧赛跑,让更多的孩子早日坐上安全的校车。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