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晚睡”将我们设置为星标哦 ·
本文转载自:
我是艾小羊(ID:
qingchangaixiaoyang)
作者:艾小羊
这档综艺有点素人改造的意思,选的是准素人,即明星的妈妈们。明星带妈妈参加改造,为妈妈进行时尚助力,然后由导师刘雯把关和点评。
吴昕给妈妈做了两个改造方案,第一个是让妈妈穿娃娃款连衣裙,画晕染中国风妆容、扎丸子头;第二个方案是让妈妈穿炫酷皮衣,走中性路线。
这两个方案被刘雯评价创意不够、改造难度不大,因此把吴昕妈妈放在了待定区。
其实在吴昕讲方案的时候,吴昕妈妈自己也是被雷到外焦里嫩的表情,说明大表姐让吴昕妈妈待定,从导师角度没什么问题。
按说这时候吴昕应该去请教刘雯,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改进,但她的思维好像很难放在解决问题上,永远是情绪第一,直接哭着冲出了教室。
如果比吴昕小5岁的刘雯也一屁股坐地上哭,这戏就好看了,看过《奇遇人生》的姑娘都知道,刘雯的泪点也很低。
好在刘雯没有,她拉着吴昕的妈妈一起出去安慰吴昕,耐心讲解、解决问题,一直说到自己也鼻子红、眼睛红。
这档综艺开播不到一个月,吴昕已经哭过两次了。一次是刚才说的被刘雯点评,失控冲出去哭;
还有一次是帮妈妈选衣服,选不到腰围合适的裤子,吴昕哭着表示不想看到妈妈不高兴。
当时在选衣服环节,吴昕就不断制造和酝酿负面情绪,对妈妈选的衣服评价是:不好看、胖、不行,然后直接来了一句“咱就自动弃权了”。
吴昕妈妈腰围偏大,选不到合适的裤子,吴昕又来了一句“买不着咱们就自动待定一下”。
你瞧,只要情绪不上头,办法总比问题多,但吴昕的特点是情绪上头,不想办法。
尽管已经38岁,在职场打拼多年,成为知名主持人、许多青少年的偶像,但每次吴昕遇到问题,永远是负面情绪先行,一哭二闹三退赛,以情绪代替解决方案是她的行为习惯。
也是命好吧,吴昕每次一哭,就有像大表姐这么nice的人,不仅安慰她,还帮她想办法。
看吴昕主持节目、上综艺,很容易让人想起《小王子》里的一句话: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可以很天真简单地活下去,必是身边无数人用更大的代价守护而来的。
我不讨厌吴昕,正因为不讨厌,每次看她凹废材人设,都有种怒其不争的感觉。
我懒;我佛系;我没自信;我没有存在感;我没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
作为女明星,我一直困惑吴昕想给她的粉丝或者公众传达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卖惨也能上热搜还是我弱我有理,或者世界不公平,努力总是没有回报?
微博上,很多小朋友说起吴昕,表示超级有共情,自己就是那个胆小、自卑、不敢去争取,走路眼睛只敢看地板,却又特别想成功的小透明。
每次看到这样的留言,我都忍不住想说,不不不,年轻人你想多了,你们可能跟吴昕一样透明,但一定没有吴昕命好。
娱乐圈从来不缺锦鲤,吴昕早在十几年前,拿的就是杨超越的剧本。
生于1983年的吴昕,今年38岁。她首先赢在出道早,她出道的时候,主持人,尤其甜美挂的主持人,还是稀缺资源。
2003年,就读于大连外国语大学的20岁的吴昕,被学校推荐参加大连电视台文体频道《时尚十分》栏目主持人竞选。
吴昕在回家过暑假和电视台面试之间,选择了回家过暑假。但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编导看照片一眼相中她,专门为她进行了一次补试。
从担任大连电视台《时尚十分》兼职主持到参加湖南卫视“闪亮新主播”比赛,并以亚军身份签约湖南卫视,进入“快乐家族”,吴昕仅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这一方面说明吴昕底子好,另一方面是真的命好,实实在在拿了一手女王牌。
减个肥,然后让人改造型,你有不同的变化,就有人邀请你了。
改变造型自己在家找摄影师拍,图片发到网上,上个热搜,杂志就找上门来了。
可惜这些方法,在演戏上不灵,而吴昕又特别想当演员。
所以,在易立竞面前,吴昕哭诉了自己如何努力地想要演戏,而主持人这个身份以及人们对于主持人的刻板印象,又如何束缚和影响了一个“影后”级天才演员的发挥。
虽然国内版《深夜食堂》这部豆瓣评分2.8的剧几乎全员演技浮夸,但吴昕神经病式的表演,还是吓得观众瑟瑟发抖。
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强大的昕式演技:我在演、我会演、我用生命演戏——
好,吴昕说傻白甜本色出演没什么意思,那我们可以理解为,她因为觉得没意思,所以演不好。
在《爱上北斗星男友》里,吴昕饰演恶毒女二蔡舒萌。这部剧号称中国版《来自星星的你》,大家知道,一般号称中国版某某某基本都是扑街之作。
吴昕演的腹黑女——你们造要控制住浮夸的表情,我有多努力吗……
在《定义》里,吴昕特意提到演技上热搜。说以为上了热搜,片约会纷至沓来,结果并没有。
感谢吴昕,让我们知道了国内影视剧导演还没有堕落到看热搜选演员的地步。
对于为什么没戏演这个问题,吴昕一直强调自己很努力,会去剧组亲自试镜,但因为大家对她约定俗成的主持人和谐星印象,导致她试镜屡屡失败。
为了证明只有走出“定义”,才能成就影后吴昕,她举例有一部古装片,用了配音,大家马上觉得她演得很好。
本羊好奇地考古了一下,吴昕演的古装片,满打满算两部。一部是古早的《宝莲灯前传》,那时候焦恩俊还没脱发,刘涛还没美白,宋祖儿还是个孩子。
吴昕在里面客串孙悟空幻化的小仙娥,戏份很少,许多人根本没看出来这是吴昕。
还有一部是《倾世皇妃》,吴昕跟杜海涛饰演为公主求情的路人。客观地说,群演比他俩演的好。
吴昕是否有演戏的天赋,见仁见智,单说努力这一项,吴昕的理解就很清奇。
她理解的努力,一是在节目里喊话制片人,让全世界知道自己特别想当演员;二是亲自去剧组试戏。
但吴昕是怎么试戏呢?导演问她,吴昕老师,你是真的很喜欢这个角色吗?吴昕说:不是,我其实都不知道这个角色是什么,就昨天晚上发给我这两段,然后大概有一个人物的框架,我觉得这是机会啊,那我就来试试呗。
此刻,导演一定非常想念蓝盈莹。不管能不能演好,至少她会说,我喜欢这个角色,我一定要演。
作为擅长分析人物性格的老中医,我总觉得吴昕很像我们身边那些吃惯了大平台的福利、享受了神队友的努力,只想躺赢,但又心虚,不想让别人看出来的人。
卖惨只是为躺赢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我自卑、不敢去争取,所以失败了也没什么,你们一定会同情我,对不对?
我心里的这些脆弱、不安、蕉绿,跟你们一样;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越弱,你们越要支持我,对不对?
说实话,这种刻意去挠公众胳肢窝、激发大家的泪点与同情的人设,像杨超越那种刚出道的小姑娘用用,大家可能觉得新奇、可爱、接地气——问题是现在人家杨超越没有再“哭”上热搜了。
从二十几岁,一直用到三十几岁,手握那么好的资源,有那么多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人物却丝毫没有成长,别说观众烦不烦,对吴昕自己来说,也是弊大于利。
去年吴昕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我本来对她充满期待。
希望看到一个多年混迹主持人圈子,大家却根本记不住她说了啥的著名主持人;一个演了十几部影视剧,大家根本不知道她还会演戏的演员票友;一个公众记忆点只有“哭了”和“恨嫁”的娱乐圈卖惨达人,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向大家展示女性自信、独立、努力、坚韧的一面。
没想到在浪姐的舞台,吴昕拿的还是看小透明如何哭出圈的剧本。
前期混乱的排序环节,最先站出来cue流程的是沈梦辰。
到了张雨绮、王丽坤争歌以及七人组群雄混战时期,吴昕还是处于只想自保的小透明状态,完全没有表现她主持人能说会道,擅于cue流程,以及高情商的协调能力。
张萌激情拉票环节,可能觉得吴昕是主持人,应该发挥光和热,把炙热的话筒递给了吴昕,吴昕的状态是游离于故事之外,直接把自己定位为“佛系”加永远睡不醒的姐姐,拉票说了四个字:“就这样吧”。
《乘风破浪的姐姐》有一个热搜是“吴昕十点出发十点醒”。
下面一群人尬吹昕姐真性情,像极了不想上班的我们。羊哥一口老血喷到屏幕上不知道找谁来赔。且不说这种上班态度如何,只说你们上班拿多少钱,明星一个通告又拿多少钱?
二公心心念念进了学霸组,我以为吴昕成长了,结果还是我太天真,上热搜的是蓝盈莹霸凌吴昕,吴昕哭了。
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吴昕:卖惨拉同情,上热搜拉热度。
一来蓝盈莹比吴昕小,出道晚,在她眼里,吴昕应该是一个非常成熟、有能力的姐姐,说不定她拿吴昕对标的是宁静。
第二,蓝盈莹是进击型选手,一切以赢为目的,她一定会提出自己认可的最优方案,至于能不能做到,她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但如果别人说做不到,其实她也会妥协。
这个逻辑我认为没什么问题。成年人的职场规则其实非常简单:你觉得你行,你就上,为团队争光;你觉得你不行,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问题。
当时蓝盈莹组选歌不利,整体形势不乐观,蓝盈莹作为队长,想要出奇制胜,说明她在战略、战术上,是个合格的队长。
然而,吴昕在哭之前,既没有主动、认真地参与讨论,也没有反对大家对自己的安排,就是一副“我都可以”的态度。等方案被老师否了,大家又主动找她商量,她就委屈得不得了;
后采的时候更是哭得梨花带雨,说自己没有做好准备来到声乐组,可是蓝盈莹这个组是吴昕自己选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