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51HR派
第一时间发布“中国典范雇主”的榜单、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行业完整的数据信息,对才市行情进行前瞻分析和预测;深入分析最新发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热点话题和事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NTERNATIONAL IDEAL 筑梦求职  ·  上岸笔记 | 恭喜 东北大学 J同学 ... ·  17 小时前  
INTERNATIONAL IDEAL 筑梦求职  ·  上岸笔记 | 恭喜 东北大学 J同学 ... ·  17 小时前  
谷饶生活信息站  ·  【谷饶直聘】2月3号更新,谷饶人才求职招聘平 ... ·  2 天前  
51HR派  ·  初五财神来报到,大财小财都入包! ·  2 天前  
谷饶生活信息站  ·  【谷饶直聘】2月2号更新,谷饶人才求职招聘平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51HR派

你可能遇到了"假"的候选人。

51HR派  · 公众号  · 求职  · 2017-03-16 16:08

正文

  


 

说谎是一项协作行动,谎言本身,没有丝毫力量,然而当人们将谎言信以为真,谎言的力量就真正产生了。                        

——Pamela Meyer@How to spot a liar


在狼人杀里面,谎言的力量就是...只剩遗言...


为什么有时候扮演好身份的玩家,无论如何辩驳还是会被大家误会?为什么真正代表恶势力的狼人却可以赢得大家信任?


各位HR们肯定深有感触,招聘就像狼人杀,天天和各位候选人们进行谎言攻防战。 

  


 

Pamela Meyer等测谎专家的长期研究告诉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天都有人对我们说10次到200次谎不等。

我们对陌生人说谎的次数比对同事说谎的次数要多。陌生人见面的前十分钟,说谎的次数大约为三次。

一对普通夫妻,对自己配偶平均每交流10次就有一次在说谎;如果你还未婚,那么和对象也许每交流3次就有一次在说谎。



此外,其他专家从不同角度研究说谎,结果如下:


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说谎次数多。

男性关于自己的谎言比关于别人的谎言多出了八倍,女性说谎往往是为了保护他人。

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使用邮件时是最诚实的,相比之下使用电话这种设备存在最多的谎言。

相比通过传统的纸质简历申请工作,在网站上(例如前程无忧←_←)的简历更倾向于有诚实信息。


虽然判断人是否说谎的线索可能是细微而难以察觉的,但研究数据证明,受过识谎训练的人能认识到90%的真相,而普通人只有54%的正确率。


各位HR们也快快来训练自己,学习一些心理学识谎的小技巧吧~



关注肢体语言

  


  

划重点:人之常情,我们会事先想好说什么,但很少事先想好做什么样的动作。


说谎者会出现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的不一致。比如说谎者嘴上说“是”,而他却在摇头表示“否”。


关于肢体语言,大家通常会发生一些普遍错误。


我们以为骗子总是坐立不安,但事实是有经验的骗子在说谎时,上半身一动也不动;

我们以为骗子不敢直视你的双眼,实际上他们知道人们会这么想,反而会过久地盯着你的眼睛看;

我们以为微笑传达的是真诚,但可能只是他们收紧面部肌肉露出的假笑。


科学家的指标则在于更细节的一些部分:骗子说谎时会改变他们眨眼的频率,脚会对着出口,会拿着某样东西挡在质询者和自己之间。


在观察肢体的微妙动作时,各位HR平时留心观察,发现可疑动作时要警觉,在明确候选人说谎后,多回忆当时候选人的姿势和眼神,多次练习后,各位HR就可以较准确捕捉这些动作信息,然后运用到面试过程中啦。



关注叙述方式

  


  

划重点:让那个人用倒叙的方式再陈述一遍。


在狼人杀游戏中,有些高手总是不紧不慢得分析局面,判断场上的人物关系,最后娓娓道来自己的推理结果。胸有成竹的态度和逻辑清晰的发言,常常让其他玩家信服。


现实中,警察在审讯时,那些不诚实的人回忆自己做过什么,他们在一些不着边际的地方透露过多细节,他们会严格按照时间顺序陈述。一个受过训练的质询者,问询过程中会旁敲侧击,让那个人用倒叙的方式再陈述一遍。这种方式会极大地增加认知负荷,因为说谎者需要一边努力进行倒叙,一边还要编织谎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跳出对方的叙述逻辑,突然问一些事件以外的内容,或者询问一些对方没有提到过的细节,这样更容易让其原形毕露。


这个方法简直不能更实用,各位HR要不要试试~



关注文字痕迹

 

   

划重点:虚假评论者谈到他们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常常会用第一人称。


国外专家Jeff Hancock和他的同事运用电脑设计一种计算方法来分析骗子的文字痕迹。他们发现说谎的人趋向于着重叙事性。他们会编造故事: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在研究中,他们分析顾客对某家酒店的大量评论,这些顾客有真实住过后才评论的,也有根本没住过的。最终发现,虚假评论人谈到他们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常常会用第一人称。“我”的使用次数远远多于真正在那里住过的人,想以此试图说服他人。相反,那些真实入住过的人写评论时,会谈更多空间方面的信息,会说浴室有多大,或者购物的地方离酒店有多远,因为他们的身体真的进入过那个物理空间。


文字信息同样可以暴露谎言,如果候选人在描述自己的经历时,“我”的使用次数过多、还利用“那个人”这种遥指性措辞来故意疏远关系等,HR们可以多多深挖候选人描述此事的真实性哦。



匹诺曹现象

  


  

划重点:你爱摸鼻子吗?


除了以上三种基本识谎方法,当前的专业测谎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Kang Lee等研究者历经5年的时间,找到了挖掘隐藏表情的办法。


脸的皮肤下是丰富的血管网络。我们在经历不同的情感时,面部血液流动也会稍微改变。这些改变受自动系统的控制,人为无法刻意改变。


由于血液流动太过于微小以至于肉眼无法看到,所以Kang Lee设计了新的图像技术来帮助我们捕捉人们的面部表情,称它为“transdermal optical imaging”。当人们撒谎时,脸颊的面部血液流动减少,鼻子的血液流动增加。识谎者通过这项操作,判断撒谎的准确率达到了85%,比随机要好很多。


这就是匹诺曹现象。


也许这就是网上为什么经常说说谎者爱摸鼻子的原因~

不过这种说法没有实际数据支撑,各位HR要慎重判断哟~


善于观察和倾听是HR的基本技能!


为了避免轻易被谎言蒙蔽,我们可以借助于专业的测谎仪器,也可以借助很多的测评工具。(强烈推荐!前程无忧旗下的智鼎在线产品,采用心理测量技术中先进的迫选技术,防止候选人表现作假或者装好倾向~本文作者就是咱们的智鼎小伙伴哦~)


不过对于HR来说,更可以从基本的识谎知识出发,把握大概率的谎言标志,做一个善于观察和倾听的人,从身边人开始练习如何识破谎言,用行动告诉候选人,谎言是可以被揭穿的,诚实始终是一名求职者最重要的价值观。


【来源:前程无忧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