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TEXT函数的六种典型用法,包括连接带格式的内容、简单的条件判断、取整的间隔小时数、转换日期格式、简化公式判断和提取出生年月。每种用法都通过实例详细解释,并提供了相应的公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TEXT函数用于连接带格式的内容,可以将不同格式的文本内容连接起来,形成新的文本。
使用TEXT函数将日期变成具有特定样式的字符串,再与姓名连接。
关键观点2: TEXT函数可以进行简单的条件判断,根据给定的条件显示不同的结果。
使用TEXT函数的格式代码进行条件判断,如考核分数的评定。
关键观点3: TEXT函数可以计算两个时间的间隔小时数,并可以选择只取整数部分。
使用TEXT函数计算时间差,并通过格式代码取整。
关键观点4: TEXT函数可以转换日期格式,将日期格式转换为中文格式的月份。
使用格式代码将日期转换为中文月份的格式。
关键观点5: TEXT函数可以简化公式判断,根据两个年份的数据判断变化差异。
使用TEXT函数的格式代码进行公式简化,判断两年数据的差异。
关键观点6: TEXT函数可以用于提取身份证号码中的出生年月信息。
结合MID函数使用TEXT函数提取身份证中的出生年月信息。
正文
小伙伴们好啊,今天咱们通过几个简单的实例,一起来学习TEXT函数的几个典型用法:
1、连接带格式的内容
首先使用TEXT函数把B列的日期变成具有特定样式的字符串,然后再与A列的姓名连接。2、简单的条件判断
下图展示的是某单位员工考核表的部分内容。需要根据考核分数进行评定,85分以上为良好,76分至85分为合格,小于等于75分则为不合格。=TEXT(B2,"[>85]良好;[>75]合格;不合格")公式中使用的是包含自定义条件的三区段格式代码。格式代码的用法和自定义格式几乎完全一样。3、取整的间隔小时数
如下图所示 需要将B列的日期格式转换为中文格式的月份。 格式代码“m”用于提取B2单元格中的月份,再使用格式代码[DBnum1]将其转换为中文小写数字格式。5、简化公式判断
如下图所示,要根据B~C列两年的数据,判断变化差异。=TEXT(C2-B2,"比上年多0元;比上年少0元;与上年相同")TEXT函数第二参数使用"比上年多0元;比上年少0元;与上年相同",意思是:如果C2-B2的结果大于0,就显示“比上年多n元”。如果C2-B2的结果小于0,就显示“比上年少n元”。
如果C2-B2的结果等于0,就显示“与上年相同”。TEXT函数格式代码中的0有特殊含义,通常表示第一参数本身的数值。6、提取出生年月
=--TEXT(MID(B2,7,8),"0-00-00")MID函数用于从字符串的指定位置开始,提取特定数目的字符串。MID(B2,7,8)就是从B2单元格的第7位开始,提取8位数字,结果为:再使用TEXT函数,将这个字符串变成"0-00-00"的样式,结果为"1975-04-21"。此时已经有了日期的样式,但本身还是文本型的,再加上两个负号,也就是计算负数的负数,最终变成真正的日期序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