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恩典365
恩典365, 365天,我们天天一起活在 神的爱和恩典里面. (每晚9点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基督徒今日QT灵修  ·  ▶BBC纪录片《人体的奥妙》看新型冠状病毒是 ... ·  3 年前  
基督徒今日QT灵修  ·  《生命吗哪》提醒 ·  3 年前  
51好读  ›  专栏  ›  恩典365

人心中的空洞,唯有上帝才能填满

恩典365  · 公众号  · 基督教  · 2017-07-04 20:47

正文

在人心中的宝殿,

有一个只有上帝才能坐的宝座。

       渴望,它在每个人心里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不单是因为人们彼此需要,更是因为人们需要上帝。“你为自己创造了我,我的心除非安息于你,否则永不得安宁。”这是奥古斯丁向上帝表达他的渴望和不安。


    《传道书》的作者指出:“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上帝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3:11—12) 人人心里都有一个上帝所设计的“空洞”,而且这个洞只有上帝自己才能填满它。这也是史上如帕斯卡尔、奥古斯丁和《传道书》作者等许许多多具有伟大心智的人所共有的信息。


       有近代心理学家说,激发人内在渴望的潜意识就是上帝的另一个名字。然而,对基督徒来说,纵使是上帝先把渴望摆在了人里面,但若我们因此就将上帝与人内在的渴望意识混为一谈,却是极其严重的错谬!

       人的渴望有如两刃的刀,能敦促人投入上帝的怀抱,但也能让人投入罪恶的魔 掌。有很多人低估了自己对上帝的渴望,而以低下的代替品为满足,例如廉价的偶像崇拜、工作上的成就感、拜金主义、性的满足、食物的享受、社会地位等等,然而,这些根本满足不了人心底的空虚大洞,因为这就好像一直朝海浪丢出无数次的小石头、想填满太平洋一样,结果就如奥古斯丁形容的,大海的反应也会是:“我不是上帝,我也是受造的。” 


     人心底最深处的渴望,唯有在寻求上帝与永生的时候才能得到满足。要证明这一点,我们必须采取两个重要步骤,第一,必须愿意承认,我们内心有一种天然渴望,是指向一位真能满足我们这种渴望的对象;第二,愿意承认,我们对上帝的渴慕与我们对受造物的渴望是截然不同的。 


      广告商洗了人的脑,要人相信很多东西是生活中不可少的,例如“很正”的香水、“很有品味”的衣着发型、“很有时尚感”的饰品和鞋子等,结果就让人的心底渴望最后沦为琐事一件,贬低了我们作为人的价值。我们实在太容易被流行的暗示引诱、被社会世俗的想法操控、被其他人看我们的念头驱使了,使我们原先对属灵实际的崇高渴望变成了对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追求。 


      但有些渴望确实是回应了人类的价值,例如渴望友谊,或是渴望给别人幸福(人类的天性会意识到其他人的需要)。渴望并非飘浮不定的,它不是阳光下的尘埃,也不附着于任何东西;它乃是反映了附着于人性上诸多价值的总合,换句话说,渴望与人类的本性切身相关。 

     我们已经看到,路易斯比大部分作家更清楚地认识上帝所启发的渴望、人以上帝为渴望的对象是多么独特的一件事。他在《天路回程》(The Pilgrim’s Regress)这本书里论到对上帝强烈渴望的经历,与其他的渴望有着两方面的差异:


      “首先,虽然那种需求的感觉很尖锐,甚至有些痛苦,但是那需求本身却又让人感觉到喜悦;这种饥渴好过任何其他的饱足,这种贫穷好过任何其他的富有。第二个差异是,这种渴望的对象带有特殊的神秘性,其他每一个假设的对象都不足与之相比。对我而言,这就像有个人殷勤地顺着这个渴望去追求错误的对象,然后有一天,这些对象的虚假显露了出来,他就毅然决然地丢弃了它们。他一定是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人的灵魂是受造来享受某一位特殊的对象,而这对象,在我们现今受主观和时空限制的经验模式里,是绝对无法全然得到,甚至无法凭想象得到的。 


       在人心中的宝殿,有一个只有上帝才能坐的宝座。在许多情形下,这个内心的隐形空位会以任何看得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有人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垂死者,要求别人拉张椅子放在他的床边,因为他觉得耶稣整夜都坐在他旁边;而当他临终时,他的一只手呈现出一种情景,仿佛身旁有位看不见的朋友在握着他的手,因为他的手不但伸出了床外,而且还安放在椅子上。


       没有上帝在身旁的空虚心灵,是令人不安和悲惨的缘由。帕斯卡尔比喻道:“谁  会比一位‘被废掉的国王’更为自己不能身为国王而伤心呢?”人原来是有视力、能看见事物的,所以一旦失去视力必定非常伤心,这不是稀奇的事。帕斯卡尔提到像这种遭遇不幸的例子,其实也证明了人之所以不凡的原因:“这是一位伟大国王的悲哀,是废位国王的悲惨,反映在我们这些按照上帝形象受造的人类的尊严上。”人类的光景真是个奇怪的吊诡,所以他说:“人的伟大,正因为自知悲惨;树木可不会知道自己多么悲惨。所以,‘自知悲惨’固然很悲惨,但这同时又是个记号,可以显出人类身份的不凡。” 

     人类的尊严也来自思考能力,得以在众人中间享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过,人的尊严最主要是因为地位和渴望,所以人才能享受他、寻求他的尊重和友谊。这个信念乃是暗示:我们拥有的是天命而非宿命!也就是说,人不是机遇与宿命的受害者,相反,在自身独特命运的属灵剧本里,人是主动参与在其中的。人类同时具有高升与堕落的特质:既在宇宙万物中领受独特尊贵的地位,却又是有罪的。人的罪就在于企图窃取上帝荣耀的位置,想自己做上帝,做一些篡夺创造主地位的事。 


      这就是为什么耶稣要成为神—人,来到地上为人类的罪行付上赎价并拯救人脱离罪恶。人若没有看见真正的美善、慈爱等人性的至高表现,就不能有真正的高升与尊严,这样一来,在现代世界里,人不是陷入共产主义想象中的虚假理想,就是落入世俗的绝望中。人也不可能只因自己是被爱的就高升为有位格的存在。基督信仰的独特性,在于人能够在上帝里面找到盼望,并且能回应他的爱,单单安息在他的爱里,以他为终极幸福的唯一源头。 


       当人问自己或精神科医生“我是谁”的时候,最容易感受到上帝在自己里面塑造的“空洞”。这是动物从来不会问的问题和感受到的心灵状态。人类可以坦诚面对生命,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不完全,这与动物界靠本能行动的封闭世界形成了高低等之对比。所以“我是谁”这个问题既显露出人的尊严,也显露出人的愚昧。我们应当紧紧抓住那些能提供我们生命意义、帮助我们认知这问题的象征,而不能靠情感上的各种影像,无论它们是在孩童时期形成的,还是在情感发展遇到危机时被强化的。 

      心,是我们内在生命的标记,这标记是圣经采用的。人的生命被雕塑时,一切改变的焦点都集中于心。心对人的快乐或不快乐有最直接的影响。每个人从他生命的一开始,就受到另一个人的心的影响;母亲的心脏在胎儿生命中不断地跳动,一分钟60下,一小时3,600下,一天86,400下,整个怀孕期约2400万下。母亲不在的时候,护士们学会在新生儿的枕头下放闹钟来代替。希伯来词rechem 的意思是“上帝的怜悯”,是引用子宫的喻象,因其字面意为“子宫”,这就是告诉我们:上帝与他的子民之间有这种保抱怜恤的关系。


      从圣经里可以看见,心是人内在的有力象征,它会喜乐或忧伤、骄傲或谦卑,也是所有欲望的原发地。“整全的心”可显示出诚信正直的操守,而一个人基本的品格,无论好坏,都是从心里发出的。心被视为人的情感、意志,也被视为思想、心智,所以“倾听的心”指向“理解的头脑”。《诗篇》和旧约的先知们在使用有关心的词语中提到,人若要恢复自己与上帝的关系,必须“洗净我们的心”,好像换心手术一样;新约则说上帝的爱经由圣灵浇灌“在我们的心里”,如今因为属于基督了,他就将我们的新身份写在“我们的心上”。 


       现今大家都公认,精神压力会影响心脏。心脏是否健康与情绪状态有连带关系,这就提示了一件事实:我们需要与其他人有健康的关系,而且最重要的是与上帝有健康的关系。“你幸福吗?”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在问:“在上帝面前,你的内在生命如何?”也就是说,既然上帝为他自己造了我们,我们与他的关系究竟如何呢?心是一位伟大的老师,可以指示人回到上帝那里,只有他才是真幸福的源头。我们不妨用“聆听你的心”来彼此劝勉吧。 


       对喜乐和幸福的渴望,深植在人类灵魂里,而且深过对享乐的追求。虽然有人误以为“潜意识”本身是智慧的、美好的,几乎与上帝不分上下,但是这也可能成为一个“走向上帝”路径的指标。 

上帝已在每一颗心里塑造了“空洞”,这就是显明了(或者说暗示了)永恒的存在。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

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箴言 4:23


效法基督  造就信徒  敬拜赞美  广传福音

微信ID:endian_365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阅读原文,进入微信教会。

一切荣耀归于神,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