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郑州楼市
米宅( www.mizhai.com)旗下,深度分析郑州房地产、教育、装修、财经、人文等领域;专业、客观、深度、情怀;有分析、有数据、有现场案例、有团购优惠,专家团队实时在线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Fweek维科网  ·  净利激增106%!联想追平荣耀 ·  昨天  
OFweek维科网  ·  荣耀暴涨67%!小米“二杀”苹果 ·  2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最高座谈会,发言的6位企业家,最近在关注什么事? ·  4 天前  
OFweek维科网  ·  宁德时代大动作,联手滴滴! ·  3 天前  
OFweek维科网  ·  千亿光伏巨头终止50亿收购案,发生了什么?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郑州楼市

今年主城最值得期待的改善楼盘中,我想也只有万科才能做到

郑州楼市  · 公众号  ·  · 2020-04-08 18:39

正文



万科就像一个技术精湛的雕刻大师。

每一刀,都在雕琢历史,雕琢老城,删繁就简之后,呈现在所有人面前的,既是一件极其精美的物件,更是一个脱胎换骨后的老城区。

也许你猜到了: 万科山河道。


1


故事的开头,要从一棵法桐说起。

也许在郑州,大家见过最多的树,是法桐。从花园路到文化路,从嵩山路到中原路,但凡是郑州主干道两旁,大都是遮天蔽日的梧桐,这也是郑州当年被称为“绿城”的功勋。

从第一棵法桐种下,到现在已有60余年。

当时主政郑州的宋致和、史隆甫,选定了树形好、生长快、树荫大的法桐。从此之后,绿城不仅成为郑州的一种别称,更让 法桐 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

粗壮繁盛的法桐背后,也是穿越了60多年的记忆标签。


树影婆娑,摇曳着城市变迁。

更令人吃惊的是,一棵棵法桐栽种的背后,不仅让郑州“绿城”枝繁叶茂,更是让整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实现了长达数十年的跨越,经久不衰。


省会搬迁,一举奠定郑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

主城不断扩展,从50多暴涨至400多平方公里;

铁路+矿产资源,五大棉纺厂、二砂先后建成;

也吸引了数十万的全国各地人口,涌入西郊;

……


尤其是中原区,同样作为当年郑州的绝对功勋,棉纺厂、印染厂、郑煤机、轴承厂、电缆厂等产业落地,这里一下子成为郑州工业布局的绝对重心,同时也是人们的生活重心。

90年代前,这是老西郊的高光时刻。

时光流转,辉煌岁月渐行渐远。

老西郊的辉煌,如同枝繁叶茂的法桐一样,正在不断挤压城市的发展,如今在郑州不断缩减,这也是老西郊人最不愿意面对的事实:

时代变了!

2


也许从西郊人的只言片语中,你也能体会到他们对过往生活的留恋,以及繁华不再的伤感:


“喜欢遮阴的桐树小路”

“东区活的是面子,西区过的才是里子”

“留住郑州城市里的最后一片自然净土”

“留恋纯净的家属院圈子,不喜欢鱼龙混杂的环境”

“国营工厂大院的生活,是我小时候记忆最深处的影像”

“一幢三层苏联风格的单元楼,是我人生起始的那七年”

“物价和高大上的东区比,是我妈那一辈人引以为豪的谈资”

……


老西郊人,太过于渴望一个振兴中原的盖世英雄了!

有人还在原地叹息,有人已经做好了冲出束缚的准备。

当我把郑州所有房企筛选一遍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么多的房企中,真正能够将改善产品+主城情怀合二为一,竟然屈指可数。

也许,万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从2012年正式入郑,8年万科可以一分为二:

1、第一阶段:城郊包围城市。

前4年,都在围绕城郊做文章,从万科城、魅力之城、大都会,全部都是千亩大盘,几乎都位于四环外,刚需+刚改,大城大配套,谈及万科都是 “性价比”

2、第二阶段:全面进军主城。

以郑纺机为一个非常鲜明的分界点,万科开启了自我蜕变,世玠是第一枪,此后江山府、世曦接二连三,不断在主城攻城掠地, 全面升级改善,品牌溢价非常明显。

尤其是万科世玠,主城舞台技惊四座:

单单是售楼部的打造,就让中原人民开了眼。原址是拥有68年历史的郑州纺织机械厂,但是售楼部非常狭长,破旧且可利用空间极小。

工业风的锈板,原厂的圆形耐火筒制作成长方形发光墙,两排郑纺机原生法国梧桐,使得郑纺机的历史得以完整保存。


我想起一个词: 温故而知新。

一片旧土,数代记忆,
一截红墙,一城变迁。


3


巴掌土地,赋予时代感。

不管是万科世玠小心翼翼的试探,还是江山府、世曦的连发二子,都充分显示了万科打造产品的实力,以及小地块精心雕琢,以及非常尊重土地、尊重历史的能力和耐心。

这是我最欣赏万科的一面:

哪怕时间紧迫,仍旧充满了耐心。

此次,万科进驻中原区,这一次的试探显得异常小心翼翼:

中原所有的,是文化底蕴,是西郊情怀,是城市记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这里不再是城市发展主力,发展日趋平缓,极度缺乏突围的方向。

在突围的方向上,中原区也极为谨慎:

1、片区发展方向。

中原老城再无净地,但是常西湖则有大片的净地,可以进行最高规格的大手笔规划,有四大场馆,有莲湖,新增4条地铁,再加上市政府搬迁的利好加持。

常西湖与老中原,顺利完成了发展重心、城市界面的新老交替。

2、产品迈入2.0。

保利心语、昆仑望岳、融创御湖宸院是这里住宅产品的1.0时代,不管是从户型,从园林,从文化氛围,从交房标准,都可以称得上老西郊改善的第一步。

万科的到来,不仅要承接历史记忆,更要开启改善产品2.0。

老西郊尤其刚需太多,缺乏改善:


老、旧、破、乱;
小区无景观;
停车难、无地铁;
房型、户型、面积;

万科山河道,为满足改善而来。

但是,仅仅满足最基础的改善,比如面积、户型、环境等等,只不过是在1.0时代进行了简单的修修补补,也只能沦为俗套,完全不够,这只是最基础的改善,还未触及老西郊改善的天花板。

万科的使命,不是一个项目,一个改善楼盘。

它的使命更大、更饱满,甚至要捅破将近20来老西郊不断固化的天花板。

对于西郊,万科的内心里,既有对时代的敬重,同时也流露出“让日月换新颜” 的果敢。

万科与西郊,像极了一对跨越时空的忘年交,年龄悬殊、却又相识已久。万科不仅了解自己,更了解西郊,这是一群骨子里充满骄傲,同时又最会生活的老炮儿。

作为操刀者,万科太了解西郊的脾性,户型面积一定要适中,所以山河道的面积区间在120-140;环境要充满老城味道,中央绿化景观小品应有尽有;最关键的,未来邻居多为老西郊人,甚至就是你的故交老友。这样的小区,不仅仅是新,更是充满了旧的味道,向前走又不禁让人频频回眸岁月。

就像法桐,多余的枝杈,一定要剪掉。

4


只一眼,我就被山河道勾了魂。

单从万科的一份报告中,我就知道万科对老西郊进行了非常深度的剖析。

在这份将近40页的项目报告中,超过80%以上的篇幅不是在阐述项目,而是还原老西郊的过往,从建区、工业、人群、情怀,等等,内容非常详细。

这个报告至少打消我的一个疑虑:

不功利,销售不会凌驾于产品、情怀之上。

最让我意外的是,仅仅“山河道”三个字,万科就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

第一次看到山河道,我以为只是“华山路、颍河路”有关“山、河”的组合,没有什么新意。


没想到,我想简单了。

万科在山河道上,着墨最多的无疑是“山河道”这三个字。万科在山河道的理念植入上,远比我们看到更多。

问道中原区,万科敬山河。

如何理解“山河道”?

咫尺山河,背后是穿越时空的情怀:

不仅是华山路、嵩山路、 颍河 路、伊河路、汝河路,也是最具有市井气息西郊慢生活,更应该是国棉厂、二砂等工业时代的时代记忆。

红砖红瓦的苏式小楼,斗篷屋顶、方正楼身和青砖烟囱,以及贯穿绿城广场、郑州大学、文化宫、市政府、裕达国贸等记忆地标,就像一串珍珠,点缀着最地道的“山河”情怀。

这里的道,更多是回首过往、相遇未来:

既包含了万科对于建筑风格的挑选,更是对老西郊未来产品风格、居住理念的全面升级,甚至在万科的这份报告中,你在大堂、暗花、挂钩、门牌、地砖、玻璃暗花等非常小的细节,都能找到万科在理念植入上的谨小慎微。

仅仅一个案名,万科都如此大费周章。

我才意识到,对于这个充满了城市记忆、时代情怀的项目,一定倾注了最多的心血,同时在面对这个项目的时候,也一定是异常谨慎、战战兢兢。


5


万科山河道的信息很简单:

万科·山河道位于中原区华山路与 颍河 路向西500米,总占地面积约139亩,共规划4块住宅用地。首期建筑面积约3.38万㎡,规划7栋高层,装修交付,户型包含121㎡三室、125㎡三室、142㎡四室三种。


我想透过项目本身,山河道传递出更多的意境。

城市更新,人文依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