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场景,你一定不会陌生。
协作成本里面,最关键的是什么呢?就是沟通。
可以说,一个项目的执行过程,就是不断进行沟通的过程。团队内,团队外,对上级,对老板、对伙伴、对客户……如果这中间有哪个环节失灵,后果可能会十分严重。
往小里说,一项工作对接有误,可能就要重新做,几天的努力付诸流水。
往大里说,跟客户沟通出错,就可能导致整个合作取消,使公司蒙受巨大损失。
那么,如何提高职场沟通能力,让沟通更加有效呢?
分享三个非常基本、但是常常被人忽略的小技巧。
一、 要点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意组织语言,可以旁敲侧击,可以用大量的话语去表述一个意思,但是在职场中,这些情况都要避免。
职场沟通,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需要建立信息点的意识。
在你跟别人沟通之前,可以想一想:我需要向他传达哪些信息点?如何才能最简练、最有效地把这些信息点传达出来,尽可能降低对方的接收成本?
在这个基础上,再尽量减少冗余信息,提高信息浓度,用最精准的语言,把信息点表述出来。
简而言之,最需要考虑的,是精简—— 亦即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全面的信息量。
不要考虑过多的修饰、铺垫,这些只会增加对方的理解成本。你要做的是,让对方能够立刻意识到:你要传达一个什么信息,这个信息的内容是什么。
这里面,最常用的一个技巧,就是要点法。
这个技巧非常简单,但在职场中,十分有效。
从
心理学的角度讲,人对于复杂信息的理解,最根本的模式是分类。
也就是说,当你面对一段复杂的内容时,你下意识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对其进行分类:这段话讲了什么?可以分成哪几块?每一块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紧接着,你就可以把这段复杂的内容,进行归约,转化为有效的信息点,从而有序地储存进大脑里。
所以,开宗明义“我要传达什么信息”和“这个信息有几个要点”,可以让对方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一个心理预期。让对方知道:你要讲的是什么事情,范围是什么,我需要调动起大脑中哪些相关的信息,来更好地理解你要说的内容。
然后,直接表述信息点,则可以帮助对方节省转化的过程,尽量避免信息的失真。
举个简单的例子:
经理,昨天跟某主播沟通过了,他提出了一些要求,我总结成下面三点:
第一,签约费50万,先付50%,一年期满再付尾款。
第二,打赏所得,平台跟他按55分成。
第三,每周至少直播5次,至少2次首页推广。(数据是杜撰的)
这个信息的传达,就非常简洁、直接、有效。经理不用去思考主播的诉求是什么,只需要考虑:我能不能满足这三个要求?就可以了。
最后提三个需要注意的点。
1.阐述要点的时候,不要超过4点。因为人的短时记忆只能记住4个单位的内容,超过4点的话,会令对方感到超负荷。
2.各个要点之间,在逻辑上必须彼此独立,互不交叉,否则会给人十分混乱的感觉。
3.每个点只讲述一个事情。如果过于复杂,就把多件事情合并成一件,分层次讲。
二、倒推法
职场沟通中,最容易发生的一个问题,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话,而没有考虑,对方想听到的内容是什么。
这是许多职场新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例如:当老板问你“某个事情搞定了没有”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也许是脱口而出:
我做了很多努力。我跑了十几个地方,花了多少多少时间,见了多少多少人……
大家都会有一种心态:我做了这么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虽然任务没有完成,但老板应该也不会责罚我吧?
这就是一种非常低级的错误:为自己辩解。
老板最想知道的,并不是你做了哪些努力,也不是你有多么辛苦,而是:
任务有没有完成?为什么没有?什么时候能完成?
你为之所做的努力,应该放在后面再说。一个合格的老板,是绝不会不了解详情,就随意责骂下属的。
再举个例子。
当老板问你“昨天客户都说了什么”的时候,很多人会怎么做呢?会按照时间顺序,把客户说的话简要概括下来。
“一开始怎么样怎么样,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再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