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要求国有金融机构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对金融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肩负党和国家重要使命的金融主力军,农行陕西省分行以党建为引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的宝贵经验,精心搭建起涵盖政府、机构、企业、同业等多方协同的服务乡村振兴合作大平台,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千万工程”落地实施,持续为服务能力赋能升级,探索打造深度合作服务乡村振兴有效模式。为强化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一方面,农行陕西省分行不断健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各级分行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小组,专设乡村振兴金融部,组建1000支惠农服务队,明确各条线协同推进职能,牢固树立“全行办三农”理念,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建立党建结对帮扶机制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联系点”,创建32家“乡村振兴示范分支行”,省行班子成员分别挂点11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行。派驻140名帮扶干部进行脱产驻村帮扶,同步开展多层次、多岗位干部交流活动,选派47名副科及以上干部到县(区)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挂任副局长,全面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开创银政合作新局面。
延安,这片红色热土,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优势,孕育出极具竞争力的苹果种植产业,一颗颗色泽红润、饱满多汁的苹果,承载着当地百姓的致富希望。“今年可多亏了农业银行,给我贷款30万元,让我能及时给果园装上防雹网,还备齐了化肥和农药,果子今年没受灾,收成好得很!”果农张延峰难掩喜悦,“到农行贷款真是效率超高,申请第二天,30万元就到手了,利息还低,农行真是帮了大忙!”
目光转向陕南,秦巴山区腹地的西乡县,汉江自西向东悠悠流淌,滋养出一方茶叶胜地。返乡创业大学生江娟满怀深情:“是农行让我手中的绿叶子变成了金叶子,是农行的金融力量,让家里的茶叶从小作坊发展成为知名企业,圆了我家几代人的梦。”
近年来,农行陕西省分行全面对接全省8条现代农业产业链,靶向发力,先后创新推出“陕果贷”“陕茶贷”“秦粮贷”等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积极融入全省“链长+行长”协同服务模式,累计发放贷款近1000亿元,服务客户超50万户。联合省水利厅搭建专项融资对接平台,首创“节水贷”,已累计服务客户12个,贷款金额达3000余万元。在宝鸡,成功探索出“银行+担保公司”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功模式;在重点帮扶县,创新试点推出的“智慧畜牧贷”,探索出一条主体服务新路径;在杨凌,成功发放陕西省同业首笔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被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农行陕西省分行创新研发的“品味乡村”特色产品,集乡村治理、涉农服务、田间农事、农村经营、普惠金融、医疗问诊等多元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使掌银乡村版客户净增39万户。同时,加快场景推广迭代,“农银惠农云”平台入驻机构较年初增加1040户,首批成功入驻3家果业合作社。此外,围绕农村“三变”改革,创新推广“三资”管理平台,全省“三资”平台合作县区达47个,地市覆盖率达100%,平台推广力度全国领先。
作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领军者,农行陕西省分行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精准施策,倾力加大各类金融资源倾斜投入,全方位搭建乡村振兴服务体系。一方面,凝聚系统合力,积极与各级政府、担保公司、保险公司、金融同业以及集团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搭建合作平台,深入推进“千万工程”,持续增强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持续优化“三农”和县域资源配置机制,为山区行配备越野车,提高三农下乡伙食补助,全方位保障乡村振兴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