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财经
新主流财经门户凤凰财经官方微信:众多精品栏目总有一款你喜欢:涨停板复盘,追涨股,只做强势股;财知道,不同视角读懂新闻背后;小报告,以小见大读懂大时代;连环话,一张图让你看懂热门财经事件。全球华人都在看的财经公众号,你值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财经  ·  突发爆炸!“击落592架无人机” ·  2 天前  
首席商业评论  ·  阿里发布Qwen2.5,又让美国Ai界震撼了 ·  2 天前  
央视财经  ·  过!年!好!(附能用一整年的祝福语)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财经

笨蛋,不要再说“钱能去哪儿”了!

凤凰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12 15:02

正文

来源:路财主N(imoneya)  作者:路瑞锁


投资者最近有点烦。

 

股市、债市和商品市场,都在跌,而且貌似不是以往的那种跌了立马就来反弹的那种,按照以往,金融机构立即就又给央妈哭穷去了:这日子,没法过了,央妈赶紧放水吧!

 

这时候的央妈在干什么?

在紧缩货币,在抬升市场利率,而且丝毫没有再度大放水的意图!

 

央妈目前正在领先于美联储缩减自身资产负债表,由此导致了市场上的利率蹭蹭蹭的上涨。

 

央妈为何不再疼爱孩儿们?

很简单,因为大Boss的心态变了!

 

权威人士早在2015年就说了,中国经济将是L型,可很多人仿佛没听见,2015年爆炒股市,2016年爆炒房子、债券和商品,央妈稍不配合,立即哇哇哭着死给央妈看,所以中国金融体系仍然在沿原有轨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荣着、腐败着、溃烂着。

 

2016年金融领域已经有好几个大老虎被揪出,可大家都认为是“个别事件”而不以为然,以为传统体制的惯性永将持续,直到2017年好几个超重量级的大老虎被揪出,央妈也一反以往的慈爱劲儿,大家才忽然觉得不对劲——

 

去杠杆,这下要真的来了。

 

即便是在中国号称“永不跌价”的大城市房价,从深圳到北京,最近都传出了松动的迹象,想想我过去一年卖力的唱衰中国房价,被永久封号三次,差点儿要老泪纵横……

 

有人说了,央妈印出来的钱就不可能消失,它总要去个地方:你看2015年上半年去了股市,2016年就去了房市和债市,这2017年第一季度虽然看似所有资产都在下跌,但这些钱最终一定要去个地方,要么股市,要么房子,总还会涨起来……


自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人类斩断了纸币与商品的最后一丝联系之后,我们已经进入点纸成金的信用货币时代——信用货币时代与传统货币时代最大的不同就是,信用变成了社会货币的主体,而真正由央行印刷出来的货币反而在金融体系中占小头。

 

就拿人民币来说,截止到2017年3月底,央妈的资产负债表总规模是33.74万亿元,其中储备货币(也就是由央妈印出来的人民币)总规模是30.24万亿,但对比之下,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也就是全国所有人的存款+现金总额)却是159.96万亿元!


换句话说,央妈自己印出来的钞票,在全国人民拥有的总钱数中占比连1/5都不到,你所谓的“钱”,大部分不过是信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

 

这正是现代信用货币体系的奥妙之处。

 

当信用货币不发达的商品货币时代,100两的白银或黄金,要么在A这里,要么在B这里,绝不可能同时在A这里,也在B这里。

 

但是,在当代金融体系之下,央妈印出来的钱,却是分身有术,既可以在你这里,也可以在他那里!

 

我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即可展示:


假定央妈印出来钱总共有1万亿元,分散全社会人们的手里;

人们肯定不会手头上拿着上亿元钞票啊,除了留下日常花销之外,他们会将这1万亿元存入银行;


银行得到这1万亿元,根据央妈规定,必须留下20%的钱做准备金以防备用户来取款,剩下的8000亿元就可以轻松的放贷出去了;


8000亿元进入社会,大家最终还是要把钱再存回银行,银行再度得到8000亿元,根据央妈规定,8000亿之中只有6400亿能够被放贷出去,剩下1600亿做准备金;

……

 

就这样,N轮过后,统计出来全社会人们加起来有多少钱呢?


如果不考虑人们留在手中的应付日常花销的钱,全社会的钱总数将是5万亿元!

由1万亿变到5万亿,这就叫“货币乘数”。

 

大家都在骂,说央行印了5万亿,这么多钱,怪不得物价狂涨!

可央妈说,臣妾冤枉,我真的只印了1万亿啊!


另外4万亿,的确不是央妈印出来的,而是通过现代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而变出来的,本质上是商业银行信用!

 

在过去10多年间,房屋贷款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贷款人角色,促使中国的M2不断扩张。

 

现在,我们遇到了新情况。

 

央妈不仅停止新印刷钞票,这意味着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没了新的弹药,而且催促商业银行收回当初的贷款——还钱时刻到了,这会产生什么样的连锁反应呢?

 

答案是:钱变少了,整个社会融资利率会遽然上升!

如果你继续问,钱,或者说信用,到底是怎么消失和变少的?

答案是:原来怎么扩张和变大的,现在就怎么样消失和变小的!


首先,那些贷款多的人惨了,债务本身是一种信用透支,他们必须连本带利的归还银行的钱。还钱本身就需要更多的钱,如果市场上都没有更多的钱(更多的钱源头还是央妈),那么就意味着原来持续扩张的货币乘数开始倒过来,信用开始消失。

 

其次,资产价格泡沫会逐渐破裂,无论是股市、债市乃至中国创下人类历史最大泡沫的房市。因为社会上的钱开始变少,钱开始变得昂贵(利率升高),如果没有央妈持续无节制的放水来支撑,资产价格泡沫不可持续。

 

最后,央妈不可能继续大放水,因为这会让人民币汇率崩溃、让人民币信用崩溃。这样一来,这次的债务去杠杆就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因为大Boss强调说“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说明如果真出了严重问题,央妈还是会放水,但绝对不会像以前那样的大水漫灌。

 

诚实的说,央妈如果继续大放水,只能让事情更糟糕。

 

众所周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当前整个社会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债务太高、资产价格泡沫太大、人们热衷于金融套利和货币空转。

 

产生这些问题的源头就在于央妈在2008年之后不要脸的持续放水、无原则的扩大信贷——打个比方,某人生了个感冒这样的小毛病,央妈立即让病人吸食大量毒品来抵抗感冒的不良反应,导致的结果就是病人感冒倒是好了,但却对毒品开始上瘾,而且瘾越来越大,超过了央妈库存的全部毒品。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强制戒毒呗!

 

所以,你看到的是,最近半年中国金融体系的实际利率大幅度上升,目前已经达到2008年之后的最高水平,而在一年前的2016年初,还是中国2012年以来中国市场利率最低时刻、同时也是居民债务膨胀最猛烈的时段,转变何其的快?!



想起来我去年还苦口婆心告诉大家,2016年会成为中国债务周期的顶点,并且用居民储蓄与居民贷款增长的速度推演了以黄金计价的大城市房价也会在2016年底到达顶点,不知道有没有人听信。

 

接下来的一两年时间,很可能是过去10年吸附在中国金融体系上套利的寄生体们难过的一段时间,原来因为背负债务大山倍感光荣而且赚钱速度飞快的人群,现在已经变成了被刀架在脖子上的杠杆鸡。

 

根据众多媒体报道,刚刚过去的4个月里,因为看到市场利率高涨,有2600亿元的信用债弃发,而与此同时,就在3、4、5月份,信用债的还债压力却分别高达5580、5288、5340亿元,这不是典型的要还债却融不来钱的节奏?

 

那些期望着债市利率降下来再发债的企业,我倒是劝他们暂时死了这条心吧——只要中国的债务去杠杆继续,再加上银监会严查“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之类的资金空转,企业发债成本降不下来的,发债的好日子早已过去——从10年以上的周期来看,中国目前的利率还算不上很高,该发赶紧发,不然以后可能涨得更高。

 

至于房子、股市、债市乃至人民币汇率和中国主导的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就别指望雄起或牛市了,只有在跌到让你绝望又绝望的时候,可能会来个死猫反弹啥的……


来源:路财主N(imoneya)  作者:路瑞锁


新媒体运营编辑 王程海伦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ID:finance_ifen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点赞支持财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