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日
百廿浙大,全球同庆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
也要用独特的方式
献上一份祝福
杭州二中与浙江大学关系源远流长
1939年8月,竺可桢校长在浙大西迁途中提出创办实验学校。
1941年,学校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竺可桢任校长。以浙大校歌(马一浮词、应尚能曲)为附中校歌。
1945年,附属中学随浙江大学回迁杭州。
1951年,蕙兰中学与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合并为杭州第二中学。
杭州二中校名
由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
曾任教于
浙江大学数学系的苏步青先生
题写
校园内的
浙大校长竺可桢
雕塑
与其身后的竺可桢长廊
记录了
浙江大学西迁
的历史
竺可桢先生书写的
“求是精神”碑
在二中中心花园揭幕
校训
“立志、努力、为公”
由竺可桢先生提出并手书
箴华音乐厅以
国立浙大附中
的音乐教师
袁箴华
名字命名
杭州二中校史碑
记录了
国立浙大附中
的校舍和皂荚树
1937年浙江大学辗转六省
终到贵州湄潭
竺可桢校长在西迁途中
一手创办
国立浙大附中
▲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印章
国立浙大附中校徽
沿袭了
雄鹰
的图案设计
▲1941年10月15日
竺可桢校长对浙大附中学生演讲处的皂夹树
▲1940年12月10日竺可桢日记述及向附中学生演讲,希望大家立志、努力、为公,后来被确定为学校校训。
▲国立浙大附中平面图
▲国立浙大附中首届毕业生合影
▲音乐教师袁箴华和浙大歌咏队部分队员
▲袁箴华谱曲的《国立浙大附中毕业歌》
▲1946年4月30日朱希亮校长向竺可桢校长请示附中复员返杭安排之电文
▲1946年6月国立浙大附中学业操行体育成绩均列入甲等之优秀学生
▲1948年7月国立浙大附中由吴牙巷迁入华家池浙大农学院内
▲1948年5月代表浙江省参加第七届全国运动会的国立浙大附中篮排球选手周智文、张勋铭
▲1949年12月在初三学生中成立了“铁群”机巧队
▲“铁群”机巧队老队员数十年后重逢
▲铁群机巧队活动场面
▲1950年,受“铁群”机巧队影响而积极锻炼身体的苏步青的四个儿子:苏德荣、苏德洋、苏德明、苏德昌
▲1950年国立浙大附中文科毕业生
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虽然只有短短12年的历史,但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1951年,该校与私立蕙兰中学合并成为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从此,杭州二中与浙江大学血脉相连。
60余年来,杭州二中传承着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也践行着竺可桢老校长“立志、努力、为公”的校训。如今,杭州二中每年向浙江大学输送毕业生百余人,也有一大批浙大优秀毕业生来校任教,共同传承着浙大精神。
来源:“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微信公众号
编辑/制作:边玉臣
本文编辑:朱尔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