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老虎财经
环球老虎财经,全球财经资讯的中文分析平台,汇聚国内外主流机构投资者提供原创投资分析,致力于成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他,28岁任北航教授,今日再发Nature大子刊! ·  昨天  
高分子科技  ·  大连理工大学刘田教授连发 Nat. ... ·  昨天  
艾邦高分子  ·  欢迎加入新能源橡塑密封圈交流群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上海交大窦红静团队/长征医院曲乐丰、职康康团 ... ·  2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深圳湾实验室饶浪团队 Acc.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老虎财经

昔日“赚钱王”华夏基金佣金逆势大涨,拿基民的钱肥了自家大股东?

环球老虎财经  · 公众号  ·  · 2018-11-14 19:42

正文

来源:新金融圈(ID:New_Finance)


一般来说,熊市时投资者减仓权益类基金,随着规模的下降,公募基金向券商支付的交易佣金也会随之下降。不过,华夏基金旗下多只混合型基金,在净资产规模下降的背景下,交易佣金反而大幅提高了。若基金经理通过提高换手率来增加基金产品回报率,也是情理之中。只不过,这些基金产品交易佣金大增的同时也跌得惨兮兮。这无疑是拿投资人的钱,肥了券商。个中猫腻,耐人寻味。


熊市修内功,牛市出奇迹;可总有机构投资者(买方)在熊市里大手大脚,用基民的大把银子,肥了整天与买方们喝酒应酬的券商(卖方)。


今年的基金中报里, 老牌公募华夏基金今年的交易额和佣金支付,出现了与市况极其不符的情况。


数据显示,华夏基金 2018 年上半年向券商支付的交易佣金总额为 1.37 亿元,较上年同期 1.10 亿元交易佣金上涨了 24.55%


与佣金反向变动的是华夏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根据Choice数据,华夏基金旗下权益类产品规模今年以来出现普遍下降。


以该公募基金旗下引以为傲的混合型基金产品(除去货币型基金,该类型基金规模最大)为例,自2017年年末至2018年6月30日,混合型基金产品规模从1200.02亿元下降至900.84亿元,下降了近300亿元。


交易佣金上涨最大的收益者,便是中信证券。据了解,中信证券为华夏基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62.20%。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华夏基金通过中信证券交易的股票金额为513.29亿元,共计支付交易佣金3653.37万元。据统计,中信证券在华夏基金股票席位占比为26.17%。而根据2016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彼时中信证券股票席位占比仅为13.70%。


由上文可知,自2017年年末至2018年年中,华夏基金混合型基金规模暴跌。有趣的是,2018年上半年基金明细中,华夏基金佣金规模居前列的基本上都是混合类基金,且一个个佣金支付增速都不俗。


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华夏优势增长混合、华夏红利混合、华夏全球股票位列前三,交易佣金分别为1430.01万元、1223.92万元和1184.41万元。前三之中,两只基金产品为混合型基金,前十之中,八只基金产品为混合型基金。


基金交易额与佣金支付往往与基金总资产成正比,规模出现反向增长的情况值得注意。在市场较为低迷的阶段,频繁操作股票更显得让人难以理解。


1. 华夏优势增长混合


以华夏优势增长混合为例,该产品基金经理为郑晓辉、孙轶佳和刘平。其中,资格最老的郑晓辉上任于2013年5月。巧合的是,自郑晓辉上任后,该产品净资产规模便持续下降。截至2013年3月30日,华夏优势增长混合规模为151.11亿元,而截至当年年末,净资产规模已经下降至137.41亿元。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年底,净资产规模又分别下降至108.15亿元、84.12亿元和64.63亿元。


可以说,在郑晓辉的管理下,华夏优势增长混合净资产规模每况日下。 有趣的是,2018年上半年,该基金产品交易佣金却高达1430.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7.95%。


截至2017年6月30日,华夏优势增长混合净资产规模为67.36亿元,而截至2018年6月30日,该基金产品规模已经降至54.78亿元,同比下降了18.68%。 华夏优势增长混合基金规模大幅下降,而交易佣金却逆势暴涨。


如果说,基金经理频繁地操作,能够给投资者带来高额回报,那么交易佣金的增长是无关紧要的,可是华夏优势增长混合偏偏一直处于亏损之中。截至2018年11月13日,该基金产品单位净值为1.4040,近三个月下跌了9.19%;近半年下跌了17.07%;近一年下跌了27.22%。


实际上,自郑晓辉上任5年又189天以来,其任职期间华夏优势增长混合回报仅为17.29%。


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2. 华夏行业混合


除了华夏优势增长混合,上述榜单排名第四的华夏行业混合似乎也存在猫腻。2018年上半年,华夏行业混合交易佣金为965.02万元,较上年同期548.89万元上涨75.81%。而截至2017年6月30日,该产品净资产规模为27.21亿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该产品净资产规模为20.82亿元,即同比下降了23.48%。


不仅如此,华夏行业混合近期的回报率也不佳。截至2018年11月13日,华夏行业混合单位净值为0.8560,近三个月下跌了5.93%;近六个月下降了18.86%;近一年下降了28.67%。


与华夏优势增长混合类似,该产品交易佣金暴涨的同时,规模却在下降,并且单位净值同样狂跌不止。这不禁令人怀疑,华夏基金混合型产品,是否能在玩同一种套路。


事实上,华夏行业混合现任基金经理孙彬自上任以来,基金净资产规模也是逐步萎缩。孙彬2012年1月上任,华夏行业混合2011年年末净资产规模62.26亿元,而截至2018年9月30日,该产品净资产规模已经下降至18.96亿元,仅为孙彬上任前的30.45%。也就是说,孙彬担任基金经理的6年又300多天时间里,华夏行业混合净资产规模缩水了七成。


值得一提的是,孙彬还曾独立担任过华夏大盘精选的基金经理。资料显示,他是王亚伟之后第三任基金经理,其任职期间不足一年,期间任职回报为-22.45%。这与王亚伟任职期间近7倍的回报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令人感叹,曾经鼎鼎大名的华夏大盘精选沦落至此,似乎证明老牌公募华夏基金当时实属无人可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