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智谷趋势Trend  ·  4年新增21所!河南正在拼命建大专,什么信号? ·  2 天前  
智谷趋势Trend  ·  4年新增21所!河南正在拼命建大专,什么信号?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夜读】为人父母,一定要跟孩子说的7句话 ·  2 天前  
新华社  ·  2300000000+!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网

让未成年人远离“盲盒诱惑”

新华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08-29 09:42

正文


新学期即将开启,一些家长却很苦恼:自家孩子沉迷“盲盒”不能自拔。
“满屋子都是各种盲盒,就为了找一张卡”“感觉很像赌博游戏,让人上瘾”……最近“卡牌盲盒”在未成年人中风靡,孩子们动辄几十元、数千元乃至几万元购买这类盲盒,甚至有特定卡牌以21万元天价售出。

图为以文具形态销售的奥特曼水笔盲盒。 新华网发(王若宇 摄)

看到孩子们沉迷“奥特曼卡”“小马宝莉卡”等,有人可能想到曾经的“水浒卡”“三国卡”等孩子间的游戏,但如今的“卡牌盲盒”在部分商家的炒作下,已经不单纯是孩子世界里的一种“游戏道具”,目的也从收集逐渐演变成赚钱和倒卖,暗藏风险。
一是易上瘾。买盲盒追求的是刺激,赌的是运气。面对盲盒的诱惑,未成年人容易越玩越上瘾,且从购买演变成交易,价格从“50元”炒到“5000元”,甚至“50000元”,如同沉迷赌博,越陷越深。二是扭曲孩子消费观、价值观,易造成孩子们互相攀比、炫耀,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三是可能诱发未成年人犯罪。一些孩子为集卡花钱如流水,有人甚至通过偷窃等非法途径获取钱财。

图为上海某小学周边小卖部门口,学生拆卡后将低价值卡牌随地遗弃。新华网发(王若宇 摄)

“盲盒经济”在消费领域流行,但不能盲目无序发展,更不该“盲”无底线地将未成年人锁定为盲盒产品的重点消费人群。
2023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明确规定不得向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各有关方面应依法依规加大对盲盒交易规范执行力度,不能任由孩子随着性子下单,必须斩断那些妄图利用盲盒生意“收割”孩子的“黑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