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全中国有几百万的家庭,都经历着紧张。
因为,一年一度的
高考来了
。
高考,经历过的人估计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
「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
、
「
一分落下几万人
」
,这都是每个高三班主任常说的话。
一场高考,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命运。
有人说它是唯一公平的方式。也有人痛恨并谩骂这种应试教育。
鱼叔认为,任何一个制度或方式,都存在好或不好,我们只能不断改良它,让它变得更好。
2015年,央视拍了一系列纪录片,真实地从不同横切面反映了
这个时代的教育
。
高考
这是一部六集纪录片。
豆瓣评分
8.9
。
被弹幕称作
「
史上最恐怖纪录片
」
。
为什么讲述高考的,成了恐怖片?看了前两集
《毛坦厂的日与夜》
你就懂了。
提到这个名字,想必不少学生汗毛都竖起来了。
声名在外的
毛坦厂中学
,号称
「
亚洲最大高考工厂
」
。每年,这里都有上万名学生参加高考。
全校24000名学生中,三分之二是
高考复读生
。
毛坦厂到底是什么地方呢?
其实,它位于
安徽省大别山区
的一个小镇。
小镇上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着毛坦厂中学。整个小镇俨然成了
「
高考镇
」
。
镇上常年住着上万名的陪读家长。大多是贫苦家庭把高考失利的孩子,送到这里。
毛坦厂,是他们
最后的希望
。
高三一开始,班主任就训话,
三个红线不能碰:
不能上网,不能存在男女生接触过密,不能与社会闲散人员交往。
复读班的班主任
程老师
说,衡水中学被称为“铸造厂”。
我们这可能就是
「
修理厂
」。
因为来毛坦厂的学生,绝大多数学习态度不是很好。
前两集,就是围绕程老师带的复读班,展示他们备战高考的日与夜。
早上六点
,毛坦厂的学生就已经坐在教室里晨读。
有人在背政治,有人背英语。
整个教室的背诵声音,让鱼叔听着都产生了莫名的压力。
周围的环境也是如此。
从黑板报到墙壁上,随处可见的备战高考的标语。
中午吃饭,陪读家长把饭送到校门,学生的吃饭时间只有
10分钟
。
中午为了看着学生们复习,程老师要还要斗智斗勇。
有可能一中午都在教室,也有可能一中午来两趟。
他说,不能让学生找到规律。
当然,
扒窗户
这种事,全中国班主任大概都一样。
作为复读班的班主任,程老师要操心的事情绝不止学习。
对于复读生来说,本身的压力就会比正常应届生压力大。
他们的生活问题,心理问题,方方面面都要关注。
就比如这位女生
何飞
,她的成绩处于二本和三本之间。鉴于月考成绩又退后了,程老师必须得找她聊聊。
寝室关系如何?
是不是寝室环境太乱,你没办法学习。
校园广播中,一个积极昂扬的女声时刻说着
洗脑格言
。
要对自己狠一点,
狠一点就是高标准,狠一点就严要求。
堕落不需要理由,只需要借口。
跌倒了爬起来拍拍衣服。
这样昂扬鸡血的声音,与他们黑白的高压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晚上九点,他们在进行12月份的
月考
。
每个窗口都透着白晃晃的光。
备战高考的一年,他们共有10次月考,月考完全模拟高考。
晚上十一点,程老师也在忙。
因为何飞自习课缺课,请假在宿舍休息。
他要去宿舍看看,
到底是装病还是真病
。
有时候,还要去学生的出租屋,检查是否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
学校过年放了几天假,假期回来又继续开始新一轮的冲刺。
他们拿着口号,全班人有气势地
宣誓
。
“一百天,每天纠正一个错误,高考中就能少犯一百次错误”
程老师紧抓学生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他还要
抓紧学生家长
。
他要时刻和家长做好配合:
孩子成绩退步,最好你来陪读,
再做你的生意,你孩子这成绩只能三本。
但是,何飞的家庭环境不好,家里要供俩孩子念书,没钱租房子陪读。
班主任建议,要不要在班内搞一个捐款,筹几千是几千。
因为她是想好。
程老师看出了父亲的犹豫,他继续劝着。
关键是你决定,就怕以后你女儿会责怪你。
程老师真的什么都管。
他认为,比较差的学生你要更关注他们一些。
就怕学生若干年之后想起你,这样想,
这个老师如果当年重视我一点,我会考得比这好。
我怕她讲这话,只要她没讲这话,我感觉自己就成功了。
程老师始终认为,
拯救了一个小孩,就是拯救一个家庭。
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片中聚焦的几位学生,成绩都出现了很大波动。
模拟考失利之后,何飞面对镜头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我肯定会考不好的。
我遭报应了,因为我以前笑的太多了。
去年的时候我对高考没有概念,
在这里的生活给了我太多的第一次。
我不会放了我自己的。
不考会死得更惨,考了还有希望呢。
学习成绩退步的何飞生气闹脾气,程老师只能叫来家长开导。
面对镜头,程老师也说出了心声。
我们是弱势群体。
她对她父母都这样,
你跟她无亲无故,她管你什么想法呢。
搞这行很正常。
你还没见过更过分的呢。
学生不易,老师不易,家长也不容易。
现任毛坦厂中学
保安队队长
,也是因为儿子要复读,才选择关掉厂子,来这里当保安。
从他爷爷那辈到他,几代人都没有大学生。
因此,他必须要自己的儿子考上本科。
可是,一直名列前茅的儿子,成绩突然跌了几千名。这让他难以接受。
又临近高考,不敢说重话,怕给儿子造成压力。
夫妻两人商量着到底该怎么办,说着说着妻子又掉了眼泪。
他只能说,
听天由命吧
。
到了高考那一天,毛坦厂的大巴车满载着近万名考生;
警车开道。
家长都聚在道路两旁,这阵仗真的战士
跟上战场一样
。
考完之后自然是
有人欢喜有人愁
。
然而,不管结果如何,在这里,新一轮倒计时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