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被琐事束缚、被无效社交困住,精疲力尽却一无所得……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动作、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用21天效应来约束和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简化生活,也是简化心境。
21天断舍离心法,通过一天一件事,可以让自己从内觉醒,体验极简人生。
过多的物品占据空间的同时,也占据着我们的感官和心灵。
成熟的人,擅于在生活中做减法,房间的东西越少,才能吸引更多的新鲜空气。
有人说:
“人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把周围打扫干净,会给自己一种得救的感觉。”
来自食物的愉悦感,除了吃饭,就是逛各种食物的店铺了。
只有用完的瓶瓶罐罐才有它的购买价值,不然就是多余消费。
整理自己的衣柜你会发现,“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不适用于每个人。
“百术不如一清”,人在清洁的房间待着,心情也会变好。
电子产品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剥夺了传统阅读的乐趣。
每天对手机的使用时间过长,导致近视和远视的人群逐渐增多。
没有信息的密集输入等于在清洁大脑,也给眼睛一个健康环境。
大脑有了空间,可以思考更多问题,提升自我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多花钱不一定提升消费品质,但一定会给自己带来负累。
如果说拖延会滋生恐惧,那么行动就可以治愈恐惧和贪念。
长期早起10分钟,可以降低焦虑,从容面对日常工作。
看到过一句这样的话:
“一个人散步,是思想的解放。”
很多人发现自己网购上瘾,每天不买东西就会觉得少点什么。
简单的行李,不仅方便移动,更能让自己聚焦在工作上。
研究发现,行李的重量是人体重的5%,就不会造成负担。
简约出行,还能减轻人的心理负担,常说的轻装上阵,就是这个道理。
一边吃饭,一边做其他事情,看似节约时间,时间长了,有人得了“胃涨气”。
细心地体验每一个季节食材的味道,可以获得被生活回馈的愉悦感。
全世界每40秒就有一个人因心理健康问题而选择轻生。
自我的深度链接,会让大脑放松,增强记忆,找到内心的平衡感。
舍不得又得不到的要离开;忘不了又追不上的也要离开。
哈佛大学在1953年,曾经做过一次关于目标对人生结果影响的调查。
同一个群体中,只有3%的人对自己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而其余没有目标或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没有超越自己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