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房地产的最大消息是:在2017年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市县的“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房源信息,将全部接入国家级平台。届时,一个人在全国买过几套房,只要进行过登记,就有望依法查询。
从国土资源部获悉,2017年是实现不动产登记“四统一”的决战年,该部将会同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着力抓好信息平台接入,力争
年底前所有市县全部接入国家级信息平台,全面实现“四统一”。
北京大学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曾撰文指出,落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核心是必须实现
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
的“四统一”。
据悉,截至2016年底,全国335个地市州盟、2808个县市区旗已经开始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累计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400万本,不动产登记证明1300万份,全国全面实现了“发新停旧”。全国1700多个县(市、区)顺利接入国家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四个直辖市、河北、江苏、浙江、广西等地率先实现接入范围全覆盖。
根据此前国土部列出的时间表,2014年建立统一登记的基础性制度,2015年推进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过渡,2018年前,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投入运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基本形成。
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房产税,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并不是开征房产税的前提条件,不过,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成并全面运行后,能够为征收房地产税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和基础信息,能更加有效支撑房地产税收改革。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并不意味要开征房地产税,更谈不上老百姓将面临高额税费的问题。
中国每隔10年就进行一次人口普查,但基本上没有进行过房屋普查。国家基本掌握全国不同城市的住房拥有量会产生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为短期的楼市调控提供基本的数据和支撑
。
二是从中长期来看,对于大家普遍关心的的房产税,它的征收需要掌握公民、家庭在全国的房屋拥有量,这样才
能制定出比较好的征税方案
。
三是利于
整个住房制度的设计
。如果国家层面掌握了所有公民的住房情况,对于建立住房制度、制定住房政策也很有帮助。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逐步建立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国家对于房地产长效机制没有过多展开描述,但有关的提法已经持续好几年了。在2014年国家出台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中,曾经对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有过描述,界定了四个组成工具:住房政策、土地供应政策、财税政策以及信用政策。
另外,要建立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现全国的住房信息联网,推进部门信息共享。也就是说,全国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建立此制度,全国不同种类的房源才能统一汇总到国家的平台上,从而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那么,联网后的信息不仅国土部可以使用,其他部门也可以使用。这相当于在部门之间共享了一个数据库平台,从而为我国房地产短期政策制定、长期制度建设提供坚实的根基。”
最迟从2017年12月开始,一个人在全国买过几套房,只要进行过登记,都可以在平台上查到。到那时,谁是贪官污吏,谁在大规模炒房,谁涉嫌在房产上偷漏税,纪委、反贪局、央行、银监会和税务部门将一目了然、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