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林,一位来自云南玉溪市新平县的普通小学美术教师。何以为美?课堂上,胡永林用粉笔的流畅线条,为孩子们教授着美的启蒙课,课堂之外,他却是一位“消失在社交圈的同事”。
胡永林同事
普家平:
“有一段时间我就突然发现,他很少参加我们的写生活动,我就打电话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是老人比较多,身体不好。”
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三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五位老人或是因为疾病缠身,或是因为年事已高,都已几乎失去自理能力,胡永林和发妻便在那一方庭院中,挑起赡养失能老人的重担。从1993年胡永林参加工作可以养家糊口,到2023年家中最后一位老人,胡永林101岁的爷爷离世,回头一算,胡永林和发妻竟已是肩负照顾老人的重担30年。
胡永林妻子 陈丽松:
“他不抽烟也不喝酒,他也不出去社交,外面的活动他都不参加了。”
何以为家?何以为孝?回首三十年,胡永林说,自己做的,唯有“良心”二字。
胡永林:
“我从小长大,我家里的所有人都关心爱护我,我心里得到的是温暖,是满满的爱。现在看着他们一个个的变老了,身体不行了,经常生病,我觉得我应该是在他们无力关爱我、无力帮助我的时候,我现在长大我也要回报他们,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良心’二字。”
下古城村副组长
王美凤:
“胡永林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他家一家人本来就是不容易, 他三叔、他父亲、母亲本来就有身体缺陷,生理上就有缺陷,生个病什么的都是他亲力亲为要送去医院,再领回来。”
在同村人眼里,这样的胡永林和妻子,也潜移默化地给村里树起了标杆。
下古城村副组长 王美凤:
“
有胡永林在村子里做这个表率,我们也经常讲要以他为荣,所以我们整个村子现在到今天为止,八十岁以上的还有七位老人,七十到八十岁患病需要人照顾的也有一位,有子女多的,也有子女少的,但是每家都把老人孝顺得好好的,没有说为老人抚养争吵的情况。”
同村村民
杨春:
“我们这些小伙伴讲起他都是竖起大拇指,向他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