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设计新知
以创意设计类干货分享为主,扯淡为辅,偶尔也当当知心大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混在邯郸  ·  74岁刘晓庆,官宣! ·  昨天  
混在邯郸  ·  74岁刘晓庆,官宣!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设计新知

未来三年9大热门AI设计趋势详解!

设计新知  · 公众号  ·  · 2024-11-20 08:08

正文

艺术设计,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其流行风格是时代的缩影,也是观察世界变化的一扇窗口。
在2023-2024年,人类经过了疫情,更加的自信及敢于创造,未来三年设计师的设计趋势该如何预见?

1




AI做创意设计
最近一年,AI技术应用大爆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为代表的技术在设计产业被广泛、深入地应用。这一现象不仅强有力地推动了设计产业的发展,也为艺术家、设计师和创意专业人士提供了新的设计手段和机遇。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对传统设计师角色的再定义。
人工智能对很多行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特别是创意设计类的行业。
生成AI几分钟就能生成上百个方案,设计从未如此易得和廉价。但是,设计从来不只关于美,还有更重要的功能性,即对使用者需求的满足。AI时代,满足人的需求仍是设计的核心,那些需要通过设计创建情感连接、满足情感需求的工作,仍然需要有洞察力的人。

2




虚拟人物设计
数字虚拟人物已成为2024年后网络运营的重要趋势。
今天很多高知名度的品牌都已经进驻虚拟人物使用领域:虚拟讲解、虚拟时装穿戴、虚拟人物直播、虚拟形象大使等。
虚拟与现实正在不断深度融合。当代设计风格是时代的重要缩影之一,而设计师们则需要思索如何让虚拟人物更好地融入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3




与AI和网红相反的的复古怀旧风
虽然新技术让人兴奋,但很多设计师、艺术家都反对人工智能,这时候复古怀旧风的回潮成为必然,此时更加传统、更加质朴的设计,将会受到欢迎。
2024年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对社会稳定的渴望会很强烈,装饰艺术风格、复古平面设计等都可能再度流行,设计正在回归本源。

4




鲜艳的颜色仍将流行
2023年多巴胺一词忽然在社交媒体风靡,原本在医学领域的它,现在俨然成为设计界的新宠。
「多巴胺」是一种拥有强烈快感的神经递质,能够使人们感到快乐和满足。「多巴胺穿搭」、「多巴胺设计」、「多巴胺色系」……这些由「多巴胺」热词产生的周边,其实,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多巴胺」的高亮色彩搭配在吸引人眼球的同时,总是会让人感受到活泼、欢快的情绪。
以此理念为基础的设计,主张通过创新的设计、颜色和体验,来激发人们的多巴胺神经元,从而创造出令人愉悦和满足的产品。

5




国风独领时尚,让世界看到东方美学
“国际化”在未来三年是不变的“国际”,“新中式”“中国风”却逐渐走向国际,外国人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而我们的设计师也对文化自信了起来。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从刹那见永恒,以咫尺见千里。东方传统美学从来就是追求一种“韵外之致”或“味外之旨”,力求突破语言物象的有限性,而达到意的无限性,用有限来表达无限,至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6




文字书法
用毛笔和墨水写出来的文字,并且书体局限于行书体、草书体、隶书体、篆书体、楷书体这五种。
很多中国风设计作品,会直接以毛笔字作为设计的主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传统的书法艺术与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文字艺术。在设计中融入书法的笔意、气韵生动,又有巧妙构思和创新精神。
这种文字艺术形式,既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又融入了近年来审美观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进行了完美结合。

7




设计开始大胆突破界限
今天的人对于物质的追求已经降低了很多,他们想要的是有趣的生活、有灵魂的设计。时尚的“驾驭权”逐渐由品牌和设计师,让位给了充满个性的个体,人们不再愿意遵循旧有的范式,而是大胆解锁自己喜欢、感觉舒适的新风格。
如在近期的巴黎运动会开幕式等系列设计。
这类突破界限的设计意味着几乎任何事情都可能会发生,扭曲的字体、重叠的图形、怪诞的画面、不受局限的排版……都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设计中。

8




环境的变化与人类的觉醒带来的—可持续设计
伴随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时尚产业永续发展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无数时尚品牌开始,从生产、制造、消费、回收等多维度,控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样的行动与意识让“可持续设计”逐渐成为未来的大趋势。
如曾坚定拥趸动物皮革的奢侈品牌爱马仕,与生物材料公司MycoWorks合作,推出蘑菇菌丝皮革制成的手袋。
在视觉设计上,很多品牌也正在朝着最简约干净的方向发展。时尚让我们美丽,也应该让地球美丽。

9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