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大经济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人大经济论坛”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同名认证新浪蓝V“人大经济论坛”。人大经济论坛感谢多年来用户的支持,新网址迁移至http://bbs.rdjjltorg ,欢迎新老会员不吝赐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半球聊财经  ·  扒一扒一些省市已公布的财政账本 ·  3 天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水果酱酱_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大经济论坛

小岗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人大经济论坛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11-26 23:06

正文

编者按

集体经济即便不搞农业也可以致富,各自为政的结果只能是贫富悬殊愈演愈烈或者一直穷着。

无论是安徽小岗村,还是河南南街村,或是山西大寨村,对于眼下许许多多的国人来说,都不是一些陌生的名字。它们的昨天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史上曾经浓墨重彩地打上了厚重的烙印,而它们的今天和明天正为我国广大农村提供波澜壮阔的改革蓝本。

人民习惯把它们称为名村,因为从一夜成名的那一刻起到现在,它们一直未离开过公众的视线,一直就处在各类舆论的漩涡中,人们在对它们的眷恋中更寄予深切的厚望。从小岗村到南街村、再到大寨村,记者的思索随着一路前行的采访步伐而从未停止。

法律给第一个吃螃蟹的小岗村人吃上了定心丸,但此后二十余年小岗村发展缓慢。

“从南街村可以看出人的因素决定一切,学习南街要建好小岗村。”这是2002年8月27日,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参观团一行21人第二次到河南省漯河市南街村参观考察时所写的一段留言。当他们了解到在南街村这个集体大家庭里,村民们生老病死有依靠、免费享受十多项福利时,纷纷给予高度赞扬。

记者不经意间从南街村人自己编的《南街村报》上发现了这则消息。相比南街村而言,小岗村人心悦诚服地承认了自己发展的滞后。

“大包干”主要发起人之一、当时的生产队长严俊昌今年已64岁。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毫不避讳地承认了小岗村相比其它名村的落伍。多年以后,当后起之秀、年创利税超亿元的全国最佳经济效益村———位于长江边上的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村千里迢迢跑来结对子、帮助小岗村发展时,严俊昌与长江村村支书郁全和之间曾有过这么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

郁全和说,我们所有先富起来的人和村都要感谢小岗村;没有小岗村当时先富起来,我们那里还是芦苇荡。

严俊昌说,长江村今天的发展值得我们学习,对小岗村的现状我感到有愧,这一生是还不清的。

郁全和的话包含了对小岗村的历史评价。27年前,因为小岗村一场包产到户的冒险,掀起了波及全中国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造就了我国当代改革的大趋势,为包括城市经济在内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

小岗村大包干的冒险更具有法律上的深远意义。1993年、1999年的两次修宪,都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写进宪法,确立了“大包干”的法律地位;而2003年3月正式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不但给予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物权保护,而且严格限制了承包土地的收回与调整,从而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较以往更能摆脱政策的影响、纳入到法律保障的轨道上。

“冒险”在人,小岗村人多年后的切身感悟印证大包干的精髓就是“人的因素决定一切”。这个由小岗村人冒险创造的“包”字,可谓博大精深,它不但在法律形式上明确了广大农民的责任、权利和利益,而且用法律的手段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严俊昌曾经也为此担心过,他说:“大包干虽然好,但一开始总是有人说三道四,我们心里也直犯嘀咕,怕上边来个什么政策给反掉了。到1993年修改宪法,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写进了宪法,心里才算踏实下来,种起地来也敢施肥用药了。”

法律给第一个吃螃蟹的小岗村人吃上了定心丸。然而,令严俊昌感到遗憾的是,在大包干后的20多年里,小岗村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当我国南方、华东地区一些乡镇纷纷大力兴办乡镇企业、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市场农业的时候,小岗村人却依旧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满足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有一组对比数字能说明小岗村的滞后:当小岗村人目前依然把依靠土地进行粮食生产作为其主要收益时,在南街村,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11000多人里面,只有一支70人的农业队伍从事1000亩耕地的农场生产;而在大寨村,2004年农业的直接收入仅占到该村总收入的2%。

还有一组数字令小岗村人更加感到汗颜:2002年,大寨村经济总收入就突破1个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而今,南街村在1.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出了年产值14个亿的奇迹;而到2003年,小岗村人均收入只有2100元,离“小康”标准相距甚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